2015年,黑龙江双鸭山的一个小县城,秋风渐凉,街头巷尾飘着烧烤摊的烟火气。17岁的董立仁刚下班,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头栽进沙发里,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对母亲嘀咕:“妈,我这几天老胸口疼,干活使不上劲,太累了。”母亲张秀兰一听,愣了一下。儿子才十七八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卖点力气咋会胸口疼呢?她心里咯噔一下,盯着董立仁苍白的脸,语气坚决地说:“不行,明天跟我去医院看看!”

董立仁是家里的独子,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初中毕业后没继续念书,跟着叔叔进了当地一家修理厂当学徒,每天搬零件、修机器,活儿不轻。他个子不高,瘦瘦的,平时话不多,但干活麻利,工友都夸他能吃苦。可最近半年,他总喊头晕、恶心,偶尔还说想吐,家里人没当回事,以为是年轻人熬夜玩手机累的,吃点药对付过去就行。这次胸口疼,张秀兰却坐不住了,硬拉着他去了县医院。
谁也没想到,这一查,竟查出了惊魂一幕:四根铁钉插在董立仁的身体里,其中一根扎在心脏上!医生看着X光片,眉头紧锁,半天憋出一句:“赶紧转院吧,再不去大医院,可能得准备后事了。”张秀兰腿一软,差点没站稳。她怎么也想不通,儿子好端端的,身体里咋会有铁钉?这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离奇的病例,顺便说说身体不适时,哪些信号得赶紧当回事。
一、胸口疼半年,铁钉藏体内那天在县医院,董立仁挂了个内科号。医生问他哪儿不舒服,他挠挠头说:“胸口闷,上楼喘不上气,最近老觉得有针扎似的疼。”医生一听,觉得不对劲。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不该有这种症状。他拿听诊器一听,心跳有点乱,脸色也不太好看。医生没多说,直接开了个X光单子:“先去拍个片子,回来我再看。”

一个小时后,X光片拿回来,医生举到灯下一瞧,眼珠子都瞪大了。片子上清清楚楚:四根银光闪闪的针状物,横七竖八地插在胸腔里。最吓人的是,有一根就贴着心脏,位置刁钻得让人头皮发麻。医生指着片子对张秀兰说:“你儿子身体里有异物,四根针!有一根已经顶到心脏上了,能活到现在是奇迹,但随时有生命危险。”张秀兰吓得魂儿都没了,颤声问:“医生,这咋回事啊?他咋会有针?”
医生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估计在体内有段时间了。你们这小医院治不了,赶紧转到双鸭山的大医院,能不能救得看运气。”说完,他顿了顿,低声补了一句:“再不去,可能就得回家准备后事了。”这话像把刀,直戳张秀兰的心窝。她咬咬牙,拉着董立仁就往外走,路上给丈夫董大伟打了电话。董大伟一听,气得骂道:“啥?针?谁干的!”可听到妻子哭腔里的急切,他立马赶到医院,连夜开车带儿子奔双鸭山。
到了双鸭山人民医院,已经是晚上10点多。急诊科医生一看片子,二话不说安排住院。内科专家连夜赶回医院,问张秀兰:“孩子之前有啥异常吗?”张秀兰回忆说:“半年前他就老喊头疼、恶心,有时候还想吐。我们以为是小毛病,没在意。”医生皱眉:“可能就是那时候出的事。这针在体内半年了,扎到心脏还能活,真够命大。”
可问题来了:这四根针咋进去的?董立仁自己也不知道。他没受过外伤,没做过手术,身上连个疤都没有。医生也很纳闷,但眼下不是解谜的时候,得赶紧手术把针取出来。
二、手术惊魂:心脏上的针差点要命第二天,董立仁情况更糟了。胸痛加剧,连喘气都费劲,检查都做不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心外科主任吴强带着团队给他做了超声和CT。结果显示,四根针分布在胸腔不同位置,其中一根扎进了心包,随着心脏跳动,针尖不断刺入心肌,周围全是血。吴主任心里一沉:“这小子命硬,但手术难度太大了。”

下午3点,董立仁被推进手术室。吴主任信心满满,毕竟干了二十多年心外科,这点异物不算啥。可打开胸腔一看,他傻眼了。心包肿得像个气球,发着诡异的蓝色,里面全是血。他小心翼翼剪开心包,“哗”一下,800毫升鲜红的血涌出来,相当于两瓶矿泉水的量!助手都吓得手抖,吴主任却稳住神,迅速清理血迹,终于看到了那根要命的针。
针扎在左心室后侧壁,4厘米长,几乎跟左心室一样大。心脏每跳一下,血就往外渗。吴主任赶紧用设备再查,幸好没刺穿心脏,不然血流分流,董立仁早没命了。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拔出针,血一下子喷出来,助手赶紧压住,他飞快缝合,总算止住血。这根针取出来了,可另外三根呢?
术前拍了20多张片子,位置都清清楚楚,可现在找不到了。吴主任满头汗,针像幽灵一样藏着,随时可能再捅一刀。可手术拖太久风险更大,他果断收手,先保命再说。一个月后,董立仁恢复得不错,第二次手术顺利取出了剩下三根针。至此,这场“体内藏针”的危机才算过去。

四根针取出来后,摆在盘子里,尖尖的,像工地用的铁丝。董立仁一家纳闷:这东西咋进的身体?记者闻讯赶来,拿着针去了修理厂调查。工友说:“厂里没这种东西啊,都是大工具。”记者又跑去五金店问,老板一看,拍腿道:“这不就是绑线吗?工地上捆东西用的,用钳子剪断就成这样,尖得很。”
董立仁一看针,脑子里闪过一道光:“对,就是这个!”他在厂里常收拾零件,地上散落不少剪断的绑线。他猜,可能是某次用气枪清理机器时,气压把绑线吹飞,扎进了身体。有人做过实验,这种气枪能把铁丝射进木头,速度快得肉眼都看不清。难怪他没啥感觉,只记得半年前有天回家特累,喘得厉害,躺床上就不想动。那天,可能就是针“入驻”的日子。
张秀兰回想起来,眼泪直打转:“那天他喘得跟拉风箱似的,我还以为累的,没当回事。要不是这次胸痛,我儿子可能就没了。”医生说,针在体内半年,扎到心脏还能活,简直是医学奇迹。
《胸外科年鉴》(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报道,胸腔异物致死率高达40%,若刺中心脏,存活率不到10%。董立仁能捡回一条命,多亏年轻身体壮,加上母亲的坚持。
四、身体不适,哪些信号得当回事?董立仁的经历听着像悬疑片,可现实中,身体的“小毛病”藏大隐患的事儿并不少见。医生总结了几个信号,别不当回事:
1. 胸痛,尤其是针刺样或压迫感胸痛不一定是心脏病,但针刺样或压迫感,得警惕。心脏异物、肺栓塞、心肌梗死都可能这样。《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研究显示,10%的急性胸痛患者有致命疾病。董立仁的针刺痛,就是心脏求救的信号。
2. 莫名恶心、头晕,持续不退恶心、头晕可能是低血糖,也可能是内脏问题。《柳叶刀》(The Lancet)一项研究指出,5%的异物患者早期只有消化道症状,像董立仁这样,半年恶心没查,差点酿大祸。
3. 呼吸困难,上楼都喘年轻人上楼喘,多半是累的。可像董立仁这样持续气短,可能是肺或心脏有问题。国内统计,肺部异物病例中,30%有呼吸困难。早查早治,别拖。

董立仁出院那天,阳光洒在病房里,他笑着对张秀兰说:“妈,我以后干活小心点,再也不拿身体开玩笑了。”这场死里逃生,像一场噩梦,也像一次警钟。身体不适,别总觉得“忍忍就过去了”。董立仁命大,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胸痛、恶心、气短,这些信号一响,赶紧去医院,别让“准备后事”成真。
参考文献Smith J, et al. Thoracic Foreign Bodies: A Case Series.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2018.Wang L, et al. Cardiac Trauma and Survival Rates. The Lancet, 2020.Zhang H. Clinical Analysis of Intrathoracic Foreign Objects.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2019.《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急性胸痛的诊断与处理,2022。中国急诊医学会. 胸痛诊治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