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可是对于这个军衔,许光达却觉得不太满意,他觉得太高了。
于是,他三次向彭德怀打报告,要求降衔,彭德怀佯装责怪,“高什么高,我看不高!”
“彭总,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您要是不同意,我再向毛主席打报告。”
“你经过深思熟虑,难道老总们就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你不用再打报告了,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图丨许光达
见彭德怀不同意自己的请求,许光达给党中央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
“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毛泽东拿着这份《降衔申请书》,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后来,许光达的降衔请求还是没被同意,他仍是大将军衔,于是,他再次要求降一级自己的行政级别。
这样一来,10位开国大将中,有9位拿的是四级薪金,只有许光达一人拿的是五级薪金。
图丨开国大将
黄埔的高材生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在长沙建立了党组织。那时候,许光达还是一名普通的学生,革命的热潮让他跟着同学们一起走出学堂。
1925年深冬的一个夜晚,许光达应邀来到了长沙师范学校曹典琦老师家中,曹典琦是他的恩师,也是党内同志。
他让许光达坐下后,颇有深意地问了一个问题,“如果革命需要你离开长沙,你愿意吗?”
“离开长沙?去哪里?”
“到广州。”
许光达有些吃惊,广州当时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地,尤其在1924年国共合作后,两党的主要革命力量都聚集在那里,可是自己去哪里又能做什么呢,许光达索性问出了这个疑问。
“广州有个黄埔军校,你知道吧?”曹典琦不等许光达回答,继续说,“省委要选一些青年党员去学军事,我们觉得你很合适,决定派你去,组织上让我通知你。”
图丨黄埔军校
许光达直到走出曹典琦家以后,仍然是恍恍惚惚的,他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去广州,去梦寐以求的黄埔军校读书。
回到宿舍后,他快乐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想到春节将近,大伯许长龄可能会来学校找他回家过年,许光达特地留了张字条,上面写着“外出求学,请勿念”,第二天,他就踏上了南行的列车。
黄埔军校原名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及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建立起来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市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
想要进入这所学校的人,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尽管许光达是湖南省党组织选拔推荐来的,也不能例外。
不过,这场考试对于一直就品学兼优的许光达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1926年4月21日,许光达复试合格,被编入新生第2团。
图丨中山舰事件
初到广州,许光达意气风发,幻想着革命胜利的景象,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乐观。
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分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挑起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一系列事端,掀起了反共浪潮。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还在学校内部,不断扩充自己的权利。那时候,许光达还不太理解这些矛盾,他只知道埋头学习,参加些社会活动。
每周六,他会和其他学员一起徒步进城,去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听周恩来、谭平山等人的形势报告、或阅读共产主义、社会科学的书籍。
3个月入伍生期满之后,许光达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5期学员,被编入炮科11大队。
图丨蒋介石
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革命阵营北移,黄埔军校也决定筹备武汉分校,2月18日,许光达所在的炮科被迁入武汉分校。
1927年2月12日,武汉分校举行开学典礼。武汉分校当时完全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领导,政治气氛一派祥和。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形势陷入混乱,这时,许光达接到了党中央的指示:参加毕业分配,到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打入敌人内部。
许光达按照指示,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任见习排长,一个月后,他又接到指示:离开第二方面军,速到南昌,加入起义队伍。
于是,许光达和其他共产党员连夜从张发奎的部队跑了,爬山涉水,于8月6日来到南昌城下,结果,城头上没有红旗,城内也听不到歌声。
他们拦住路人询问情况,原来,南昌起义后,蒋介石调集重兵围剿起义队伍,为了保存实力,起义军已于8月5日撤离了南昌。
图丨南昌起义
许光达望着光秃秃的城门,有些失望,不过前后只相差一天,许光达决定快马加鞭追赶部队。
路上,许光达看到了不少从起义军中逃出来的散兵游勇,有些是怕死,有些是对前途失望,还有的想投靠新军阀。
其中,还有不少黄埔的学生,有些认识许光达的,劝他不要再去送死,许光达充耳不闻,继续赶路。
终于,在宁都城下,许光达追上了起义部队,这里驻扎着起义军第25师,师长为周士第,看到许光达的介绍信后,周士第将他安排到75团3营当排长。
图丨许光达
初到这个排,还有不少战士对许光达不服气,说他太过文静秀气,“去师里当书记官还差不多,带咱们打仗怕是不行”。
因为他长得面嫩,还有一些老兵叫他“娃儿排长”,许光达没在乎过这些,他知道,想让手下的战士们服气,必须得战场上见真功夫。
不久后,75团接到了攻占会昌城高地的任务,许光达的排作为尖刀排,身先士卒冲上战场。
冲锋中,战士们按照他布置的战术,利用地形优势,逐渐逼近敌人,他一抬手,敌人那边瞬间哑了火,战士们瞬时服气了堪称“神枪手”的许光达。
会昌战斗结束后没多久,营长宣布了上级的命令,“经团长批准,由许光达代理连长,你们不是叫他‘娃儿排长’吗,现在升任成‘娃儿连长’了。”
后来,还是有人叫他“娃儿连长”,这回,语气满是敬佩和认可了。
图丨贺龙
双重硬学历
在之后的一次战斗中,许光达受了伤,他去到当地的农户家休养,伤好后,他又跋山涉水寻找部队,寻到了贺龙领导的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贺龙任总指挥,管辖红3军、红6军,许光达任红6军17师师长。
10月,红二军团受命配合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攻打长沙,部队伤亡很大,最后被迫撤出战斗。
退至杨林寺一带时,主力部队被三路敌军包围,危急关头,许光达带着17师前来支援,顶住了敌人的攻击,成功掩护军团部全部撤离。
事后,军团首长表扬许光达,“这一次,是许光达救了我们。”
1931年5月,红二军团整编,许光达担任8师22团团长,在马良坪战斗中,他以一个团的兵力与敌军十几个团周旋,牵制了敌人,并安全突围。这让贺龙惊喜不已,为此专门召开庆功大会。
图丨许光达一家
不久后,许光达升任8师师长,在一次作战中,再度负伤。这一次,许光达伤得很重,当地的红军医院设备简陋,无法取出这颗距离心脏很近的子弹,湘鄂西特委决定将他送到上海治疗。
当许光达到达上海后,才发现此时的上海满是白色恐怖,正巧中央准备派一批干部去苏联学习,许光达便被一起送去了苏联。
在莫斯科,许光达先是治好了枪伤,后又进入国际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秋,苏联东方大学为中国红军举办了一期汽车训练班,学习掌握汽车、坦克、大炮的技术。
许光达作为一位红军指挥员,之前还是学炮兵的,自然被选调其中。虽然当时的中国红军还没有装甲兵,但许光达深信,未来一定会有。因此,他学的很认真,因为有基础,也学的也比较快,比较好。
1938年1月,许光达回到延安,见到了毛泽东。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毛泽东注意到了这个温文尔雅却具有双重硬学历的湖南老乡。
图丨彭德怀
1947年8月16日,党中央冒雨进入乌龙铺以东的曹家庄,周恩来给彭德怀打电话,告知中央机关不过黄河,仍继续留在陕北,但处境困难,希望立即派一名得力将领率兵前来,保卫中央机关转移至安全地带。
不一会儿,许光达就接到了彭德怀的命令:率第3纵队前往乌龙铺。连夜赶路后,3纵于8月17日到达乌龙铺。
当时,敌军36师正由镇川堡向乌龙铺前进,彭德怀判断,他们肯定会经过沙家店东犯,便决定集中野战军主力将敌人歼灭于此。
许光达被安插到乌龙铺和沙家店之间的当穿寺,负责切断敌军124旅和主力的联系。
8月18日,3纵在乌龙铺北面与敌军交火,阻击战一直打到第二天上午,3纵抗住了敌人的数次进攻。
由于3纵成功牵制住了敌人,我军1、2纵队迅速将敌36师包围在沙家店,胡宗南急电敌36师师长钟松,让他在原地等待救援。
由南路北上的敌第29军军长刘戡也致电钟松,“已令55旅就近来援,主力随后即到。”
图丨刘戡
刘戡说得容易,想得简单,不过他碰上的许光达,刘戡的3个旅在3纵的阻击下,一步没能前进。
不仅如此,许光达还命令部队实施阵前出击,一度打到了刘戡的军部,连刘戡的警卫部队都被打散了,惊出他一身冷汗。
刘戡的部队距敌36师阵地只有30多里的距离,却因为许光达的存在,无法会合,刘戡救不了敌36师,他们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覆灭。
敌36师被歼之后,刘戡见势不妙,掉头逃走了,党中央机关化险为夷,继续在陕北指挥全国作战的解放工作。
图丨宜瓦战役
宜川-瓦子街战役
1948年初,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已在我军的连续打击下,处于分散防守的状态。
随后,毛泽东根据全国战局和西北战场的形势发展,决定让西北野战军发动春季攻势,粉碎胡宗南集团的机动防御部署,向南发展,策应中原作战。
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精神,西北野战军决定发起宜川-瓦子街战役,战役的核心是要吃掉胡宗南集团的主力——刘戡的29军。
我军首先要夺取宜川,调动刘戡来援,同时,还分析出三条刘戡可能选择的路线,重点部署最有可能的一条,剩下两条做好预案。
许光达主动提出,3纵在保证完成攻城任务的前提下,抽调出1个旅作为机动预备队,在第一条和第二条两个方向上做好准备,以防意外。
图丨宜瓦战役
在讨论攻打宜川的方案时,许光达还出了好主意,
“我们要猛攻宜川,逼使被围的张汉初(敌24旅旅长)告急,胡宗南的援兵一出动,咱们就出个怪名堂,援军要是来得急,咱们就慢打,援军若是来的慢,咱们就急打。”
许光达还举了个“活捉老狼”的例子,
“有经验的猎人活捉老狼的办法,都是预先挖好陷阱,先掏出狼崽子,打得它嗷嗷叫,老狼一急,不顾一切去救崽子,结果就掉进了陷进,如果猎人一棒子把崽子打死了,老狼也就不来了。”
1948年2月22日,我军向宜川方向前进,23日,肃清了宜川周围敌军的地方武装,孤立了宜川。
24日,我军发起进攻,先后占领了老虎山、虎头山、万灵山等阵地,将敌军压缩于城内。
图丨胡宗南
在城内瑟瑟发抖的敌军,不出所料地向胡宗南告急求救了,胡宗南当即命令刘戡率29军从洛川、黄陵地区出发,经瓦子街前去增援。
接着,我军继续猛攻宜川,迫使张汉初不断求救,胡宗南直接向刘戡下了死命令:“立即前进,不准停留”。
等敌人完全上钩后,我军以5个团,继续围攻宜川,而主力9个旅全部包围刘戡援军,主战场转移至瓦子街后,许光达命令围攻宜川的部队暂缓总攻,加强防御,以防逃跑,并做好总攻准备。
待瓦子街的枪声渐渐停息后,彭德怀打电话给许光达,“现在,该收拾‘狼娃子’了。”
接到命令的许光达指挥21团从北门突入宜川城,冲到内七郎山下,可是几次冲锋,都受到了敌人的火力压制。
图丨许光达
许光达赶紧下令:不要硬攻,寻机智取。
21团2营4连在副营长的带领下,化妆成敌军向内七郎摸去,连闯几道防线后,他们到达了山顶,当敌人发现不对劲的时候,炸弹已经扔进去了。
3纵趁此机会攻入城内,张汉初见大势已去,准备逃跑,他命勤务兵在城头放下绳子,不料天气太冷,张汉初爬到一半的时候,勤务兵手麻了,放开了绳子。
张汉初摔了下来,把腰摔坏了,勤务兵赶紧跳下城墙,扶着张汉初继续逃离,最后,他们还是没能逃脱,成了我军的俘虏。
图丨张汉初
张汉初被带到许光达面前的时候,浑身湿透,直打哆嗦,许光达挪了个位置,让他来炭火前烤烤。
等到张汉初身子暖和过来,许光达问他,“你知不知道我们这种钓鱼式的打法?”
张汉初苦笑着回答,“我们明知这是你们布置的口袋,却不得不钻。”
许光达哈哈大笑,“你说了实话,你们胡长官也得服从我们的调动。”
这一战,被毛泽东称为“西北战场第一大捷”,3月4日,蒋介石给胡宗南发去电报,
“宜川丧师,不仅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而其为无意义之牺牲。良将阵亡(刘戡自杀),全军覆没,惊痛悲哀,情何以堪。”
图丨许光达(右)
装甲兵司令
1949年冬天,许光达奉命随彭德怀进京。建国伊始,百废待兴, 在一次讨论中,周恩来向朱德、彭德怀提出,想调许光达去外交部工作。
那时候,新中国主要的外交方向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许光达有苏联留学的经历,懂俄语,熟悉苏联,文化程度又高,很适合从事外交工作。
不过许光达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在外交方面是个外行,能不能胜任很难说,他还是想在军队中工作,为军队的机械化出点力。
许光达的想法和老总们不谋而合,大家一致认为,“军队建设需要许光达”,最后毛泽东拍板,“听老总们的吧”,就这样,许光达留在了部队。
后来,毛泽东点名让许光达去搞装甲兵部队,一次,彭德怀请许光达吃饭的时候,跟他说了这件事,
“战争结束了,军队要成为国防军,要变单一兵种为多兵种、海军、空军都要建立起来,陆军里面要建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等,这些都需要人去搞,你是不是去搞装甲兵,后半辈子为军队现代化出点力?”
这个建议正合许光达的心愿,他欣然接受,并向彭德怀保证,“军委让我搞装甲兵,我后半辈子肯定把心血用在装甲兵上!”
图丨许光达和毛泽东
1950年6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
最开始,许光达手下只有十几个人,没有办公场地,就住在北京前门外的一家小旅馆里。
当时,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里的坦克车也没几辆,而且大都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来的,就连技术人员也都是国民党军队的留用人员。
许光达迅速整理好当前的形势,并提出两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要整编现有的坦克部队,实行全军统一编制;二是立即着手培训干部。
经中央军委批准后,许光达将原各军区的坦克大队集中起来,整编为3个战车师,并陆续组建3个新的坦克团。
1950年9月,装甲兵司令部领导机关成立。
10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许光达亲自组织坦克部队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中。
图丨国庆十周年阅兵
1951年9月,第一战车学校成立,两年后,学校更名为第一坦克学校,校址选在天津。
1952年5月,许光达又在北京成立了第二战车学校,之后,他又陆续成立了第三、第四、第五.......
1955年9月,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尽管他自己觉得高了,但所有了解许光达经历的人,都会觉得他实至名归。
1959年9月,许光达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仍然主管装甲兵部队的工作。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许光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轰轰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的坦克车,满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