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本章主要论述了失道之道,也就是人与天地万物在迷失了其自身的本源大道之后,会进入什么样的境地。
人在丢失其自身本质大道之后,会根据迷失的程度不同,分别进入德、仁、义、礼的不同境界。道德仁义礼,此五者都可以算作是道,但只有第一个道字才是真正的道、完全的道,后面的四个字所代表的道,都是残缺的道、不全的道。所以本章才可以称之为失道之道。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谁才是得道之人?谁又是失道之人呢?
一个心中有仁恕之念的人,一个内心有大义公义的人,都可以算是一个有道之人,但是他们的道都是残缺不全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最多只能算是德、仁、义或者礼。它们都是失道之后的道。
道德仁义礼的关系其实很好理解,其差别的核心就是: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小、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越来越少。
道是面向宇宙天地万物,德是面向一切生命众生,仁是面向一切同类种族,义是面向自己身边一切同道之人,礼只能面向眼前可见可视之人。
同样是失道,但失道之人的道,却各有各的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德或仁,不同的人也会有上德下德、上仁下仁的不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说:上德之人不需要特意的行善布施,不需要特意地去做有德行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有德之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德念之中,哪还需要特意行德。
古人云:“君子不欺暗室”,“君子慎独”。慎独、不欺暗室的君子便是上德之人。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下德之人每天都在特意的行善布施、特意地去做有德行的事,但德行依然不高。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无德,其所言所行都必须经过努力校正,才算稍稍符合了德。所以只能算是下德。
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有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为,是为了占尽天下之利;无为,是为了天下万物皆为其所用。有为,相当于拥有权;无为,相当于使用权。有为是占有,无为是使用;道虽然生养万物,却清静无为,只运使(用)万物,不占有万物;如此才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有为,占其利;无为,务其用。有为,是独自占有;无为,是共同使用。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德之人模仿大道以无为务用的方式运使万物,并不需要采用特别的作为与行为,便可以轻易实现;下德之人如果也想以“下德”运使天下万物,却需要做很多的工作、运用很多的方式方法。
下德为之,其实就是在模仿上德无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天下运于掌,其实就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运使天下,比如“上德无为”的方式。“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意思就是说:上仁之人如果要以“上仁”运使天下万民,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行为与作为,便可以实现目标;上义之人如果也想以“上义”让天下万民皆为其所用,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不一定能实现。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意思是说:上礼之人如果也想以“上礼”运使天下万民,则天下很少有人真的会去回应他、理睬他;因此,这种妄想以“上礼”运使天下的方式,应该能扔多远就扔多远。
天下万民的生生不息,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资和利益,表面的礼节礼仪礼貌等,并不能真正解决天下人的生存所需。
因此,老子唾弃“礼”,礼的作用仅限于锦上添花。如果失去了道德仁义,礼就什么也不是。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在物质丰富之后,礼才能在社会上发挥一些锦上添花的作用,它可以让天下显得更加和谐。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运使天下的方式,不是道德仁义,也不是礼,而是严刑酷法和愚民政策。这也许就是近古中国越来越衰弱、最终又被西方超越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然西方也没有什么道德仁义,但是他们抓住了一条关键所在,那就是:天下万民的生生不息,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利益。掠夺物资、创造物资是他们成功的关键。陷入权利争斗漩涡的人们,是看不到天下的衰弊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运使天下的方式,其最高境界就是遵道而行。假如迷失了其道,那么治理天下所剩下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德而行;
假如德也丢失了,那么所剩下的最好方式就是仁爱天下;假如仁爱也丢失了,那么治理天下的最好方式,也就只剩下了忠义诚信;假如忠义诚信也丢失了,那么剩下的可能也就只有礼法酷刑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什么是礼?
礼,是忠义诚信极其稀疏微薄的所在。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的忠义诚信,他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礼之人。
一个崇礼而又没有任何忠义诚信的人,不正是一切祸乱的根源吗?一切肮脏龌龊也都可以隐藏在礼之下。
礼,就像一块裹尸布。无论布匹下的尸体多么腐败不堪,表面的布匹还是那么的五彩斑斓。所以老子才会那么的唾弃礼。而忠义诚信也只是才堪堪涉及到人类自我本身。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什么是前识?什么是道之华?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后相随”,就是宇宙的时间法则。
我们通常习惯于把时间分成三段:也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时间分成两段:也就是前因后果。在因果轮回中,所谓因缘前定,前就是指过去,后就是指当下。
我们常常也会说:“一切要向前看”。前字在这里就又变成了未来,后还是指当下。因此,前字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未来。
当你回头看向过去的时候,过去就是前;当你极目看向未来的时候,未来就是前。后,就一直都是指现实实际。
因此,人的认知(智识)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专注于现实实际的认知,就叫做后识;一种展望过去和未来的认知,就叫做前识。
前后相随,前与后就可以囊括宇宙一切时间。什么是道之华?宇宙天地万物不仅拥有上下、左右四极,还拥有内外(表里)两极。
天地万物在其身外有上下左右四极,在其自身则有表里两极。合共六极。大道自身也分表里内外。
大道之表(外),就叫做华;大道之里(内),就叫做实。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只是拥有展望过去和未来的前识,而没有专注于现实实际的后识的时候,你就只能看到大道外表的华丽表象,而看不到大道内里的实质本源。
这种只能看到大道华丽外表的行为,就是人愚昧的开始啊!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以大丈夫必然让自己身处于忠义诚信厚重的道德仁义上面,而不会让自身一直居住在忠信稀疏微薄的“礼”上面。大丈夫的智识认知,自然也一样只会选择大道的内里实质居处,而不会选择大道的华丽外表居处。
故而厚与薄、实与华,前识与后识,道德仁义与礼,它们彼此之间舍去哪一个、拿取哪一个,自然一目了然。
这便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主要思想。本章主要说明了人类在迷失大道之后,还有哪些道可以供人们选择。所以本章也可以叫做失道之道。
下一章,第三十九章便是得道之道。
道无所不包,得到和失去也是一种道。
严格讲:就是失去地球的自然法则,天道准则对你的帮助。才叫失道。天道就地球而言,就是时间法则,空间法师,力量法则,所组成的时空大道准则。天道现在似个变态的少女一样[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它掌握地球本原法则,让元气越来越少,一些想突破地球境界的人,根本没有获得足够的地球本源法则。[得瑟][得瑟][得瑟]所以人只能在120岁以下死亡。[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