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培养计划在多数领域并不适用

鹰哥爱写文 2024-07-31 06:00:52

​《成长的边界》作者:大卫.爱泼斯坦

​波尔加三姐妹的天才培养计划

20世纪60年代,身为心理学讲师匈牙利人拉斯洛·波尔加和太太克拉拉,因为对“一刀切”式的学校教育感到失望,便想开展一场教育实验,亲自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某个领域的卓越人才。

1969年,他们生下了大女儿苏珊,从苏珊4岁起,夫妻俩就开始教女儿国际象棋。身为父亲的波尔加非常耐心,他用“兵卒之战”开启了苏珊的启蒙之路。两人对弈只用兵卒,先到对方底线者胜。

苏珊上手很快,八个月后,波尔加把苏珊带到布达佩斯一家国际象棋俱乐部,让大人们和自己的女儿下棋。

那时的小苏珊坐在椅子上,两条腿荡来荡去,脚还够不到地面。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孩子,却赢了俱乐部的大人们。到了苏珊6岁时,波尔加夫妇决定,不把女儿送到学校,而是在家里教育她,好让她有整天的时间来学习国际象棋。

这种专业化的教育策略后来也同样用在了苏珊的两个妹妹——索菲亚和朱迪特身上。夫妇俩给三姐妹安排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早上七点去健身房上乒乓球课,十点回家吃早饭,接下来一整天都用来训练国际象棋。波尔加为三个女儿聘请了国际象棋教练,还利用业余时间,从国际象棋刊物上剪下20万张棋局,其中很多可以用来研究未来的对手。那时计算机弈棋程序还没有发明,这些棋局就是三姐妹最大的数据库。

1988年,在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女子团体锦标赛上,波尔加的三个女儿:19岁的苏珊,14岁的索菲亚、12岁的朱迪特,在匈牙利队四名成员中占据三席。自从这项比赛举办以来,往年的十二届比赛中,苏联曾以绝对优势获得过十一个冠军,而在这一届,波尔加三姐妹击败了苏联,在国内声名大噪,成为了“国宝”。

父亲的最高目标是把三姐妹培养成国际象棋的世界第一,虽然后来三姐妹中没有人能达到这个高峰,但她们已经足够出类拔萃。大女儿苏珊在1996年赢得了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二女儿索菲亚的最高成就是“国际大师”称号,三女儿朱迪特比大姐二姐都优秀,曾在2004年排名世界第八。

这场教育实验成功了,波尔加三姐妹的故事无休止地出现在媒体上,和美国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的故事一样,让人们笃信天才人生是可以规划的,早早起步就是改变生活的力量之源。很多畅销书引用这些案例,认为“抢先开始刻意练习”是成功的关键,并宣称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以适用这个方法。

但真的是这样吗?国际象棋和高尔夫的成才之路,在其他领域,到底能不能作为一种范式来普遍沿用?还是说它们本身只不过是某些特例呢?

两种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加里·克莱恩是研究自然决策模型的先驱,通过观察专业人士在自然状态下的工作表现,了解他们在压力下如何做出高风险的决定。克莱恩发现,在很多领域,专家们都能依据本能辨别出熟悉的模式,这和国际象棋大师非常相似。就像优秀的棋手可以根据自己见过的各种棋局,提前预判每一步棋,然后按这个想法走下一步。

克莱恩的同事,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也在研究人类的决策行为,不过,他的发现却和克莱恩大相径庭。卡尼曼研究了很多训练有素的专家是怎么做决定的,他发现,经验不但帮不上忙,有时还会导致过度自信。

在卡尼曼做研究的同一时间,有本关于专家判断的著作问世,书中综述了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震动了心理学界。书中指出,在现实社会的各种情境下,经验根本无法创造技能。很多领域没有重复而清晰的模式,反复练习并不代表着学习。像国际象棋、高尔夫等领域,早期刻意练习所带来的成功,只不过是例外,而不是规律。

2009年,克莱恩和卡尼曼合作完成了一篇论文,两人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寻求共同存在的基础,他们一致认为,经验能否带来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全取决于所在的领域。这种领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友好型”学习环境,另一种则是“恶劣型”学习环境。

在“友好型”学习环境中,模式一再重复,反馈极其精确,反馈速度也很快,通过专业化的练习,人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像国际象棋、高尔夫这些领域,都属于“友好型”学习环境。每步棋、每一球都是在既定的范围内按规则行事。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刻意练习,也就是既要尽早开始技术性练习,又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尝试改进,如此练习数年,就能达到预期的较高水平。

2007年,国家地理频道邀请波尔加三姐妹中的大姐苏珊参与了一项测验。测验地点选在绿树茵茵的曼哈顿格林威治村,节目组让苏珊坐在路边的一张桌子旁,面前摆放着空白的棋盘。

路人走来走去,突然,一辆白色卡车开了过来,从苏珊身旁经过,车身一侧印有巨大的棋盘图,棋局正进行到中盘阶段,显示着28颗棋子的位置。苏珊只是匆匆一瞥,就立刻在空白棋盘上还原了车身上的棋局,丝毫不差。这就是 “友好型学习环境”所培养出来的技能。

第一项测试做完后,节目组让卡车掉头,再次经过苏珊身边。这次苏珊看到的是车身的另一侧,上面也是一个棋盘,不过棋子都是随意放置的,并无章法。尽管这一侧棋局上的棋子更少,但苏珊根本无法还原她看到的棋局。也就是说,在第二项测验里,专业选手的表现,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苏珊之所以能秒记卡车第一次通过时展示的棋盘,不是因为她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是因为通过多年反复练习国际象棋的各种棋局模式,大师们掌握了一种“组块法则”。他们不是在记每个单独的兵、车、象的布置,而是根据熟悉的模式,把棋局分成一个个有意义的小组块,这些组块展示着棋局的进程。大师们记住的是就是这些重复的结构和组块。

组块法则不仅适用于国际象棋领域,音乐家、精英运动员也是如此,他们看似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或是超人般的反应能力,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识别出某些重复的结构、固定的模块,这些能提前告诉他们,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不过,一旦测试超出他们所在的领域,大师们的反应能力便消失无踪。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二场测验时,苏珊无法复原自己在车身另一侧看到的棋局。

“友好型”学习环境的反面就是“恶劣型”学习环境。在这些领域中,没有明确完整的竞赛规则,重复的模块时有时无,或者不够清楚,反馈也经常滞后,或者不够准确。如果遇到最恶劣的学习环境,过往的经验不但毫无用处,还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选择。

就像经验丰富的消防员在陌生环境救火时,比如遇到摩天大楼火灾,他们会发现,自己过去在普通房屋灭火时掌握的经验并不适用新的情况,如果还是坚持本能地依靠熟悉模式下的经验,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事情不是下国际象棋或者打高尔夫球,很多时候它们没有规则,或者规则会悄无声息地改变。人类对于技能学习一直存在错误印象,以为学习技能的环境是非常友好的,然而,并非所有的事都能靠尽早开始专业化练习且达到一定时长,就能收获好的结果。

研究天才儿童的权威心理学家埃伦·温纳发现,很多小时候的神童在成年后没能延续自己的辉煌,也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练习者能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变革者”。尽管多年以来,许多畅销书都用棋手、运动员和音乐家作为例证,把他们作为“尽早开始刻意练习,从而走上成才之路”的代言人,但研究发现,在后来表现卓越成为精英的那些人中,早期的广泛涉猎和较晚开始专业化才是最常见的道路。

如何避免“认知壁垒”

上面我们提到,当规则稍有变动,专家们的经验就不复存在,只剩下狭隘的技能本身。比如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在使用新规定时,表现可能还不如一个会计新手。莱斯大学教授埃里克·戴恩把这种现象叫作“认知壁垒”。

那么,该如何避免“认知壁垒”的出现呢?埃里克·戴恩的建议是:虽然身在某个特定领域,但要尝试各种完全不同的挑战。后来的研究者简化了这个描述,也就是:要坚持“把一只脚踏出自己的世界”。

有创造力的成功者往往兴趣广泛,不会沉溺于一个狭隘的领域,高级科学家经常有着职业以外的兴趣爱好,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其他爱好的概率则更高。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在一场著名的演讲中提到书法课程对于设计美学的重要性。他说:“如果我大学时没有听过书法课,后来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电脑时,苹果电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字体可供选择,也不会有恰到好处的字体间距。”

对职场的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成功转型的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多半接受过更广泛的培训,能保持多条“职业渠道”畅通。他们是“在八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开车”,而不是在“单行道”上行驶。他们能跨越当前所在的行业和专业,学习别的知识,拓宽能力范围。他们能把自己从某一渠道汲取的知识,富于创造性地应用于其他领域,利用外部经验避开认知壁垒,让自己成为通才,而通才又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成功概率。

许久以来,我们之所以会被错误的“人才养成论”洗脑,往往和自己思维方式脱不了干系。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