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易主,打败曹德旺的原来是他的福建老乡,藏太深了

宏哥探商论道 2024-08-13 02:36:08

说起“玻璃大王”的名号,相信大家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曹老板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硬刚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诉讼,捐款百亿建造“福耀科技大学”,这些事情都让人津津乐道,不过就在三年之前,一个神秘人物凭借 510 亿身价力压曹老板成为了新一任玻璃大王。

这个人就是李贤义,说起来他还是曹德旺的福建老乡,虽然从不在媒体面前发声,也极少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但李贤义的传奇经历可一点也不比曹老板逊色,他一手建立的信义也是福耀的最大对手。

2021 年,福耀玻璃的营收达到 288.69 亿,净利润 38.47 亿,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曹德旺将继续坐稳“玻璃大王”宝座的时候,李贤义和他的信义集团第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一年信义玻璃的营收大约是 311.88 亿,首次超过了福耀,净利润更是接近福耀的三倍,达到 115.56 亿。

福耀专注于汽车玻璃生产,信义的主赛道则在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上,虽然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有所差别,但因为都属于玻璃这个大品类,李贤义和曹德旺这两位老乡难免被媒体大众摆在一起相互比较。

李贤义1952 年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个农村家庭,比曹德旺小了六岁,因为家里条件不好,15 岁那年李贤义辍学了,开始帮着父母干农活养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可不好过,挑大粪、扛粮包、运煤灰,该吃的苦李贤义一样也没落下。就这样过了 5 年时间,后来村子里分配生产任务,李贤义被安排去开拖拉机,这才稍微轻松了一点。

1978 年,我国正式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浪潮,无数年轻人点燃了发家致富的梦想,26 岁的李贤义也不甘寂寞,他想挣大钱,彻底告别种地这样的苦日子。

光有想法可不够,还得有具体的计划,李贤义一来没什么文化,二来也没有本钱,要做点什么呢?这时候他想起了自己还有一门手艺——开拖拉机,在那个年代,拖拉机可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不仅能拿来耕地,还是跑运输的利器,只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拖拉机,养家糊口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一台拖拉机要 2000 多块,李贤义就是把整个家卖了也拿不出这笔钱。

最终李贤义找来了八个铁哥们合伙,九个人一起凑齐2000 块钱买了辆拖拉机,开始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步。农忙的时候李贤义就开着拖拉机耕田,农闲的时候就去市场上拉货,总之要尽可能榨干这台宝贝的每一丝价值。

很快这支小团队就赚到了第一桶金,面对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李贤义并没有想着去享受一把,他提议大家先不要分红,把钱攒起来继续买车跑运输,要把车队的规模扩展开来,这样才能越赚越多。

不得不说李贤义的确有生意头脑,如果九个人把这第一桶金分掉,可能没过几天就挥霍干净了,之后的故事更加无从讲起。

仅仅过了三年时间,李贤义和同伴们就买了 5 辆小货车,组成一支车队,在深圳和泉州之间跑运输。在外面闯荡久了,李贤义也见识了不少市面,当时的香港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私家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汽配维修这一行业很有市场前景。

干了这么多年运输,李贤义对自己维修机械的手艺很有信心,于是他瞅准机会,在香港开了一家汽修店。刚开始的时候店面很小,只有 1 个员工,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这家小店的规模翻了十几倍。后来李贤义又看中了深圳的发展潜力,并且在横岗开了一家汽配厂。

只不过当时的深圳还没有工厂能制造汽车玻璃,要想更换相关配件,就必须从日本或者台湾地区进口,这一番折腾下来,不仅订单的时间长、选择范围少,价格往往也得贵上好几倍。

这又让李贤义发现了商机,他找到另外 8 个合伙人,大家一起凑了 500 万,准备进军玻璃制造行业。李贤义还给新工厂取了个名字——信义,意思就是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一定要守信用、讲义气,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作为深圳地区第一家汽车玻璃生产厂商,信义很快吸引了大批客户,1995 年,已经在行业里站稳脚跟的李贤义把工厂搬迁到了横岗 189 工业区,为了能更方便地运输玻璃,李贤义还把厂区周围的泥泞土路全部修缮了一遍,这条路后来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信义路”。

李贤义把189 工业区当做大本营,把公司的规模不断向外扩展,到了 2001 年的时候,信义不仅在天津、无锡、东莞等地设立了工厂,还把 70% 的产品销往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狠狠地收割了一波资本主义。

看到中国的玻璃制品席卷了本国市场,老美有些坐不住了,他们以倾销为借口,决定对 14 家中国玻璃企业加征巨额关税,其中就包括了福耀和信义。

和曹德旺这位老乡一样,李贤义也没有向美国商务部妥协,他本着“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心态,任由美方翻找证据,还花费巨资聘请律师上诉,经过一年时间的拉锯战,美国商务部被迫承认:信义的产品、账目合法合规。

这次反倾销战争不仅挫败了美国方面的阴谋,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了信义的名号,这家中国公司生产的汽车玻璃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实惠,结果导致信义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更加畅销。

李贤义也忍不住感慨:只要遵照企业规范,凭着信义做产品,就不怕任何对手来找茬。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信义不仅继续加码汽车玻璃生产,还拓展了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两大产线。

和曹德旺一样,李贤义也很关注国内的教育事业,为了帮扶困难学生,他设立了李贤义教育基金会,累计帮扶学生超过 50000 人,截至目前为,信义集团在全国各地建造的希望小学接近 100 所,对各项公益事业的投入超过 25 亿人民币。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事,李贤义通常只会用两个词来回答:诚信和义气,这就是新一任玻璃大王一直坚守的人生准则。

0 阅读:6

宏哥探商论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