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驴打滚的利息争端由来已久,最早要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王朝,它是金融行业的“变态”产物。
在历史上,借高利贷的例子比比皆是,更要命的是,借高利贷还不起的人中不乏天子帝王,如“债台高筑”的创始人周赧王,这位东周末代天子在位长达59年,活了约100多岁,在100多岁时因为还不上诸侯们的钱,索性赖账,躲在高台上不出来。
西汉汉景帝为了平定“七国之乱”,向无盐氏借高利贷;清末左宗棠为收复新疆,也是借高利贷作为军费……
盘点历史上的高利贷,借贷者全是大人物,除了老赖不还的,还有一种高利贷不用还!
高利贷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东周时期王权衰微,公元前618年,周襄王病死,继位的周顷王竟然拿不出钱来安葬父亲,堂堂周天子竟然没钱葬父,说出来也不怕天下人耻笑!
周赧王向诸侯们借高利贷阻止秦国的扩张
结果停尸一年多,因怕尸体发臭,无奈之下向诸侯借贷,鲁国是周天子的嫡系血脉,于是慷慨解囊帮老大埋了老爹!
周顷王借钱埋父亲,他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周赧王!
周赧王创下“历史三最”,即最穷、最长寿、最惨!
他是周王朝在位时间最长活得最长寿的天子,在位59年,活了100多岁,但是他也是最穷的!
周赧王在位后期七雄纷争不断,尤其是秦国,对周王室虎视眈眈,周赧王为了巩固江山社稷,提出攻打秦国,但是此时的周赧王是要钱没钱要兵没兵,这还打什么仗?
周赧王赖账,他也是“债台高筑”的创始人
周赧王心眼不少,他对那些恨透了秦国的诸侯国们借钱借兵,郑重承诺:打退秦国,战利品和我向你们借的钱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们!
诸侯国们一听还有战利品和利息就答应了,但他们忘了,周赧王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打胜了才还钱,言外之意就是打败了就不还了呗?
周赧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就这样,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的几千东拼西凑的杂牌军以中央军的名义讨伐秦国,没想到是肉包子打狗,“中央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别说战利品了,连老本都折了个干净!
诸侯们不愿意了,都嚷嚷说上了周天子的当,跑到洛阳向周赧王索要欠款,周赧王穷得叮当响,他哪有钱还啊!
但诸侯们堵住了大门,这怎么办?
俗话说:“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周赧王跑到后院的高台上,让人抽掉梯子,在上面躲了起来,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由来。
后来秦国发兵灭了周朝,不久后周赧王病死,诸侯们借给他的钱也随着“人死债了”不了了之了!
周赧王身为堂堂周天子却耍赖皮欠债不还,实在丢了周王朝十八代祖宗的脸。
而这位天子却以10倍的利息还给了债主,债主一跃成为京城首富,成就了历史上最早的银行家“无盐氏”!
西汉时期,晁错向汉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招致诸侯王们的怨恨。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向汉朝兴师问罪,汉景帝信以为真,在袁盎的蛊惑下将晁错腰斩向诸侯王谢罪,然而这只是诸侯们的造反的一个借口罢了。
同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慌了神,诸侯们来势汹汹,想要打退他们,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可问题是没钱啊,那就借钱呗!
汉景帝的中央军向向富商地主们借贷,提出将来十倍利息偿还,但富商们对汉朝中央军的空头支票不感兴趣,觉得是“上坟不烧纸,糊弄老子玩”,这话不能信,再说万一打败了,岂不是亏大了,不借,坚决不借!
但有一个人慧眼独具,这个人就是无盐氏,他将钱财借给了平叛的大军,汉朝很感动,郑重承诺:一定以10倍利息偿还!
后来大将周亚夫临危受命,平定了七国之乱,所得珍宝无数,而汉景帝也遵守诺言,以10倍于本金的利息将钱还给了无盐氏,无盐氏一跃成为京城首富,那些当初不肯借钱的商贾们的肠子都悔青了,不,是悔黑了!
周赧王借钱不还,汉景帝十倍偿还利息,可谓是最早的“驴打滚”高利贷了!
除了赖账和驴打滚利滚利,在历史上还有一种高利贷不用还,而且还能靠这种高利贷发家致富,这就是“京债”!
所谓的京债,就是古代的一种高利息贷款,是皇帝新任命的官员(被称为京官)赴任时置办行装筹措的费用,后来科举举子赶考用的盘缠和官员们用来行贿的借贷也称京债,他们认为做了官这些钱就可以捞回来,因此借钱时根本不顾虑利息的高低,对方要多少利息就给多少。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京官们上任时拖家带口,有的达到上百人,所有人的吃喝用度都是钱,如果路途遥远,钱花得更多,但债主们却不担心这个,他们认为京官上任后捞钱的机会有的是,不必担心还不上。
而京官们也认为自己飞黄腾达后这些钱算啥,这点利息简直是九牛一毛,因为借贷的和放贷的想到一块去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久而久之,这形成了一种商业套现模式,但放贷者却忽略了致命的两点。
一、京官上任后突然翻脸不认人,就和周赧王一样耍赖,人家当了官有权有势,不还你钱你能奈我何?自认倒霉吧!
二、京官上任不久后突然死去,俗话说“人死债了”,人死了谁还你钱啊,也自认倒霉吧!毕竟那时候借钱时也没人出个健康体检报告啥的!
史料记载,京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坏账率”高达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有一半多的京官发达后选择了翻脸不认账,有钱就是不还,官大一级压死人 ,没办法!
这样的话,官场腐败贪污愈加严重,尤其是王朝后期,朝廷都顾不上自己,加上奸臣当道,哪还顾得上百姓的死活啊!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的放京债的人就靠着这个项目发了横财。
《水浒传》里的西门庆就是一个,他的京债是官吏债,西门大官人靠官吏债巴结各地官员,大小官员都“雨露均沾”,用钱财来和官府建立关系,这手段实在太高超,官吏都对西门庆赞不绝口,加以庇护,不然武大郎被他害死,官吏们岂能不管不问?
西门庆靠京债起家,成为有权有势的一方富豪,靠着京债将生意和政治联系在一起,西门大官人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