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无偿给初三学生补课,被家长举报:乡镇中学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原创 教师会 教师会
2025年04月09日 17:32 江西
点击教师会关注我,加★星标★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师会

这是一位读者朋友在后台的留言:
我是一位初三学生家长,夫妻俩常年在外务工,孩子跟奶奶一起在老家一所乡镇中学就读。
上周孩子打电话告诉我,周六学校不再给他们免费补课了,因为有学生家长因为自己孩子不愿参加补课,又不想别的孩子补课,就跟教育局举报了学校占用孩子休息时间补课。
孩子问我能不能拿钱送他去市里面的培训班上课,他实在是太想好好学习了。
可是市里的补课班一节课就是几百元,一次上两节,再加上来回车费,我一个月工资就没了。
自己家孩子不愿意学习,就想让别人孩子跟着一起摆烂。
这是什么心理?
学校老师都是利用周末免费给孩子补课,教育局不分青红皂白就处分学校。
市里面这么多收费的辅导班难道就没违反政策吗?
我们的孩子想好好学习有错吗?
我们孩子的出路又在哪里?
他们就活该跟我们一样祖祖辈辈守着着贫瘠的土地,留下一个又一个留守儿童吗?
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位来自乡镇初中的数学老师,晒出了班里的成绩单,确实叫人堪忧。
成绩单上显示,全班共有五十多名学生,得分在10分至30几分的学生占了大半。还有七八名同学,成绩是个位数。

老师无奈感叹:我也想好好讲课,把成绩提上来,可生源太差了,愿意学习的太少了。
如今乡镇中学的困境,也许已经超出你的想象。
不断流失的优质生源
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了,六七年前,我们学校还有三百多人,如今只有一百人左右了。
成绩但凡出色点,家里又有经济条件,都会把孩子转到市区上学。
留在农村的孩子,都是别无选择或者破罐子破摔的。
大学同学跟我联系:班里有没有成绩比较好,但是经济条件差学习好的孩子,她可以资助孩子上学。
我真是犯难了:经济条件差的有,学习成绩好的也有,可是经济条件差学习成绩好的真没有。
朋友从外地寄过来了书包、图书等学习用品,我不知道该怎么发放,给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吧,他们几乎不怎么学习,不写作业,不听讲,这些学习用品到他们手里纯属浪费;成绩好点的孩子,经济条件又不怎么差。
如今的乡镇中学生源越来越差,能上普通高中的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这还不包括中途辍学的学生。
很多孩子初一都上不了几天,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一群男生女生一起混,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学校费尽心力把孩子劝回来,过不了几天又跑了。
酒吧里、网吧里、半夜的街头,且不说学校老师和家长管不管得了,派出所民警都拿他们没办法。
把人打伤了,人家仗着自己未成年,理直气壮地对调解的民警说:要钱没有,有本事把我搞去坐牢。

留不住的年轻教师
我在一所乡村学校工作,今年已经接近四十了,可是我竟然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教师了。
学校一共14位教师,三位代课老师,年龄都比我大。
一位校长已经临近退休了,两位副校长,其中一位明年退休,另外一位也接近五十岁了,剩下的六位教师都是四十出头了。
这几年,学校也陆续进了几位年轻教师,但是没待多久就调动到城区去了,时间最长的一位在学校任教了三年。
她们大多是把农村学校当做跳板,一开始都是冲着城区学校去的。
有的是因为年轻耐不住农村学校的环境,有的是为了找个好点的对象,还有的是为了孩子教育而回到城区学校。
总之,农村学校年轻教师越来越少了。
可是,振兴农村教育,青年教师必须是主力军。
青年教师身上的青春活力、激情、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一些紧跟时代社会步伐的理念。
都是学生急需的,是老教师不具备的。

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孩子留守儿童高达百分之八十,父母常年在外,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照顾三四个孙子孙女,吃饱穿暖已经是极限了,更别提家庭教育和陪伴了。
放学后陪伴他们最多的是电视和手机,童年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刷视频和玩游戏中度过,一年到头也就春节能跟父母待在一起。
如果说城里的孩子是修剪、浇水、施肥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他们只能算的上柳生的树苗,长在哪就是哪,生死由天!
农村是一块广阔的天地,教育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衷心希望农村教育中的问题不要被遗忘。
希望不久后,农村这片广阔原野上的教育能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