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史上唯一一个4岁成网红,长大后依然很牛,火了一辈子的人

颜威说历史 2019-02-05 23:09:33

中国历史上的神童,大多都是少年很牛,但不得长久,长大后就鲜有其名。比如秦国的十二岁宰相甘罗,出名了一年就没出来了。还有王安石的好朋友伤仲永,这也是个神童,可惜长大后就闻所未闻。三国时代的孔融,就是那个让梨的才子,长大后恃才傲物,却没什么成就。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那么,历史上有没有从小到大再到老,火了一辈子的人吗?有。此人就是谢安。

谢安少年成网红。谢安出身于士族豪门,众所周知,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由于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本身没什么威望,他的皇位是东晋第一豪门家族琅琊王氏带来的,当时有人说:“王与马,共天下”。

王之后,东晋是顶级豪门大族人士轮流坐庄,比如谢氏家族、桓氏家族、庾氏家族等等。这就是东晋王朝的政治形态,门阀政治、豪门望族的天下,皇帝没实权。

而谢安就是出身于陈郡谢氏,这是东晋的顶级豪门,我们从大唐诗人刘禹锡的那首《乌衣巷》就可以看出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王家和谢家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豪门。乌衣巷就是当年士族豪门居住的地方,当初这些豪门的地方早已成为寻常百姓家了。一方面说明士族门阀的衰败,一方面说明王和谢是当时有名的豪门。

这就是谢安的出身,高贵的出身,就决定了谢安的不凡。而出生后的谢安的确不凡,4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派头。

当时东晋另一豪门,桓氏桓彝来到谢家,高门大户之间正常走动。对于桓彝的来访,谢家热情招待,礼节做的十分周到,还让小一辈的出来拜见,4岁的谢安自然在其中。

桓彝一眼就看到气质不凡的谢安,心中惊讶不已,于是不由自主的称赞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

王东海是东晋初年的第一名士王承,曾担任过东晋的东海太守,清心寡欲、善于清谈。所以说,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

要知道,东晋流行评品人物,主要看人的气质风度,当年曹操不也被人品头论足了吗?桓彝一句“风神秀彻”,等于把谢安推到了普通人望尘莫及的高度。结果4岁的谢安就闻名天下,少年成名。

据说谢安的威名都传到了北方地区,北方前燕慕容垂听说谢安的大名后,很不服气,这个人我们很熟悉,战斗狂人,猛将,于是将自己打猎出来的白狼送给谢安,当是挑衅。不过谢安没当回事。

哈哈,襄王有意、神女无情。

而谢安就这样一直在盛名中长大,长大后的谢安自然被朝廷看中,出仕,不过谢安做了几个小官后,就拒绝做官,隐居东山,逍遥快活。东山叫会稽东山,位于现在的浙江省上虞市,一说是现代的南京东山。

隐居东山后的谢安,逍遥自在,纵情山水,经常约好友一起吟诗作赋,其中有位好友就是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也是名门望族,出身于琅琊王氏,我们知道著名的《兰亭集序》的兰亭诗会,就是谢安、王羲之等人发起的。

谢安游玩的时候没忘记带几个美女。李白在《书情题蔡舍人雄》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年,到谢安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不得不出山了,因为谢家出大事了。

公元359年,受朝廷委派作为统帅进行北伐,谢万根本不是统兵打仗的料,胡乱指挥结果大败而归,被废为庶人。

谢万的失败标志着谢家遭到重大冲击,整个朝堂上没有一个谢家的人物说话算数,在想当官儿看自己家族的门楣的时代,这意味着谢氏家族将一蹶不振,形势岌岌可危,已经不容谢安继续在山水之间逍遥自在,为了整个家族,他必须挺身而出。重新出山后的谢安在桓温帐下当司马。桓温就是桓彝的儿子。

谢安出山后,有人就讥笑谢安说:“谢公,你当年说不肯出山,不知如何面对江东百姓,而今你出来做官了,出山了,那江东百姓将怎样面你呢?”

谢安不说话。

还有个故事,当时有种草药没长出来的时候叫“远志”,破土而出后叫“小草”,于是恒温就问谢安说,“一种草怎么会有两种名字”,这时一个人说,“没出来的时候叫‘远志’,出来后叫‘小草’嘛”。

出山后的谢安,面对咄咄逼人的桓温,他一直周旋。桓温跟王敦一样,是个有野心的人,很像当皇帝。谢安当时知道桓温的狼子野心,所以联合其他大家一起跟桓温周旋,最终挫败了桓温称帝的野心。

桓温在郁郁寡欢后去世,桓温去世后,谢安掌权。谢安掌权后,创建了著名的北府兵,随后那场闻名的大战开始了。

那就是淝水之战。

这是一场决定东晋生死存亡的战争,前秦苻坚志在必得,壮志雄心的要拿下东晋,一统天下,带领大军很快,兵临城下,十万火急。谢安让自己的后辈谢玄、谢石出战,结果苻坚兵败了,狼狈地逃回去,东晋大获全胜,保住了江山。有人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南朝为隋唐的核心文明奠定基础,可见淝水之战的影响深远。

可是这么一场事关生死的大战,谢安在一次表现出超人的淡定,据说淝水之战的时候,谢安镇定自若的还在与别人下棋,好像世外高人一般,一切都在我谢安的掌握之中,最后捷报传来,谢安依然泰然处之,看了一眼继续下棋。

最后客人忍不住问,谢安说:“后辈们打了胜仗”。

当然,有史书记载,其实谢安等客人走后,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在里面手舞足蹈,高兴的无法言喻,还把鞋子甩出了。

可爱的谢安。

淝水之战后谢安权势达到顶峰,谢安知道东晋皇帝对自己已经开始猜忌,害怕他成为第二个桓温。于是谢安渐渐淡出政治,请求离京到广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后来谢安得了一场大病,66岁的时候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东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傅”,由此,历史称他为“谢太傅”。

纵观谢安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少年成名,长大后依然很火,到老还在火,火了一辈子。

能做到的,估计只有谢安了。

朋友,欢迎关注!

0 阅读:3
颜威说历史

颜威说历史

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