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专家”老范,退休两年后就走了,保健品装了两垃圾桶

星洲聊趣事 2025-03-14 15:35:21

(文中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个故事,部分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感谢您的倾情阅读!)

早晨五点多,窗外闪烁着红蓝交替的灯光。把窗帘拉开一点缝隙,对面楼下停在一辆救护车。

这是谁家有人生病了。

我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八十年代的四层楼房,红砖墙体,预制楼板。

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是救护车经常光顾这里的原因。

人生暮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凡事都已看透。

生活在和平年代,做梦都想不到现在生活这么好,科技这么发达。老人们都摩拳擦掌,各显神通,让自己有个好身体,多享受几年这幸福生活。

有首歌不是这么唱的吗,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

这恰恰唱出了我们这些暮年老人的心声。

睡不着了,起床,洗漱,出去锻炼。

我的锻炼也就是约上几个老伙计,一起在公园,马路边,走上几公里,伸伸胳膊,伸伸腿。

年龄大了,不能做剧烈运动了。真羡慕那些,六七十岁还能跑马拉松的老伙计,老当益壮啊!

我们一起走路锻炼的伙伴儿,一开始是“七老福”(七个老头),现在成了“三人行”。十几年,走了四位伙伴,生老病死,顺其自然,谁也阻止不了。

一个癌症,两个脑梗,一个意外车祸,如今只剩下我们三个人了。

锻炼回来吃了早饭,休息一会儿,到小区的广场去打扑克。

这里是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情报交换站”。

刚到广场,听见几个老太太在说着今天早晨救护车的事情。

原来,救护车拉走的是“保健专家”老范。

老范,工厂工程师退休两年。

我们称他“保健专家”,这可不是浪得虚名。

那里有保健讲座,不论多远,他必参加。

家里一万多的某德的床垫,按摩椅,一应俱全。

一次去他家里,真是开了眼界。光是足浴盆就五六个,各种功能,老范把我说的七荤八素的。

各种磁疗仪器,真不知道,这么多仪器,老范每天都做一遍吗?

老伴拿他也没办法,只能由着他去,反正他自己的退休金,花光了算。

子女也劝说他,没有用。

老范振振有词:“我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买点保健仪器,对身体好,有什么不好吗?”

老范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啊。

不愧是“保健专家”,老范上班时,工作需要也是吸烟,喝酒的。

退休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戒烟,戒酒。他也是真有毅力,半年之内,烟酒全戒了。

每天早晨慢跑五公里,白天打门球,晚上打太极。

各种仪器,准时准点,一天安排的满满的。

吃的方面“保健专家”老范就更讲究了。

食用油就吃橄榄油,食盐,油,做饭时,都要用小电子秤称好重量。

有一段时间,某个专家说,要长寿,多吃豆。

每餐必有豆类,红豆,绿豆,黄豆,蚕豆,豇豆,鹰嘴豆……

有些我都叫不出名字,家里的豆子比超市还全。

猪肉基本不吃,牛羊肉吃一点,吃鱼就吃深海鱼。每餐只吃七分饱,每天提前制定好食谱。

粗粮,细粮搭配,什么高糖高脂的,一概不碰。

各种保健药品也是五花八门,排毒的,降脂的,补钙的,养颜的…

每年还要做一次体检。

这样注意保养的人,怎么也被救护车拉走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

一周后,老范的儿子回来把老太太接走了。

同时把老范的保健品,都清理出来,装了两个垃圾桶。

保健仪器,卖的卖,送人的送人,没人要的,直接卖给了收废品的。

再看看四楼的老詹,参加过越战,为人豁达开朗,打抱不平,也是每天早晨五公里。

烟不离手,时常约上三五好友,随便搞几个菜,也不讲究什么低脂,低糖,咸淡啊。

“五魁首,六六啊”

喝上了,每次都得半斤八两。

每年和老战友都要聚一下,身体杠杠的。

是不是经历生死,看昔日战友的牺牲,他们更懂得生命的珍贵,看透了生命的意义,所以活的豁达,随性。

保养身体无可厚非,生活条件好了,注重健康没有错,不能像老范一样,有点过度了。

好的心态也很重要,你看老詹活的多潇洒。

大家怎么看呢?

0 阅读:0
星洲聊趣事

星洲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