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书写就是我的耕种方式

小雅的秘密花园 2023-10-23 17:58:48

很早就想写一写李娟。还记得第一次读到她的文字,是《遥远的向日葵地》,后面又陆续看了她的两部“阿勒泰”集子以及“羊道”三部曲。

她的文字有一种魅力,能一下子把人拉入了一个遥远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阿勒泰山区。让人沉浸其中,很久都出不来。跟着李娟的文字,似乎在那个遥远的国度也走了一遭,那些陌生的面孔和事,都鲜活地在脑海中跳跃。

我想,如果李娟不用文字记录,而是用视频,她一定也会成为一个很火的达人。她的文字就像相机一样,记录着她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阿勒泰山区的人、景、事。

她是善于捕捉的,她捕捉的东西是温情的、有趣的。

这就是她高明之处。

1.坎坷人生路

李娟的求学之路坎坷,她高中没有读完,就辍学跟着妈妈学裁缝。她和妈妈开过裁缝店,也卖过杂货。她外出打过工,也在地委宣传部工作了5年,后来辞职。

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李娟会在辛劳的生活中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后来看她的生活随笔《记一忘三二》,猜想和她小时候喜爱阅读是分不开的。

李娟并非出生书香世家,她爸妈为了替女儿取一个惊世骇俗的名字,翻遍字典,最后也只取了重名率实在太高的“李娟”。

李娟和文字的结缘,是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捡到一张旧报纸,挨个认着自己认识的字,发现这些字串起来竟然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让她大为震惊。

这种阅读带给她的震惊让她以后爱上了阅读。凡是印有汉字的东西,她都不会放过,哪怕是废报纸,还有她妈妈做废品生意时收购过来的旧书籍,她都如饥似渴地阅读。

20岁时,李娟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人民文学》等报纸、杂志投稿,并开设专栏。当然,她也赶上了互联网传播的好时代,她最初的一些文章也是通过网络传播的。

李娟谈及她创作《我的阿勒泰》时说,

“第一部分是我近两年零碎记录的生活片段,大都作为博客贴在网上。但经验是,信笔为之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地写出的更真诚,并且更可靠。便收录进来。”

后来,她在报刊、杂志、博客上写的文字汇集成了散文集,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得到了王安忆、刘亮程等作家的认可,也获得了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大奖。

李娟,终于在中国的文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李娟最主要的作品包括2010年出版的两个“阿勒泰”集子《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2012年出版的“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以及2017年出版的《遥远的向日葵地》。

即使不热爱文学的人,李娟的作品也是很吸引人的。她书写的世界会给人一种猎奇感,就好像完成一次旅行,只不过,目的地是阿勒泰的一个山区。

2.写作只与我的个人生活有关

读李娟的作品,是轻松的,她不在意什么宏达的叙述,精妙的构思。她的作品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真实地把阿勒泰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展现在你眼前。她的节奏是缓慢的,好像一个人静静地向你诉说这一切。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做好后却一直凑不够钱来领取,只好任其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啊——”太不可思议了,“七只鸡少了三只,你公公还看不出来?”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就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到了今天,仍不是最后一天。我们在做裁缝,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的话,我们还是得想别的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都一样的——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有读者曾经问李娟,你一直写你的生活,会不会有一天你的书写会走到尽头?

在《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很坦诚,也很坚定地告诉了读者她书写的对象就是她生活的大地。

“到目前为止,我的写作只与我的个人生活有关。很多读者质疑这样的写作能维持多久,我也曾为之迷茫。但是,考虑这些事情的同时,生活还在继续,文字还在流淌,表达的意愿仍然强于一切。那么暂且先这样吧。”

李娟人生有不幸,但她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她能与文字结缘;她能来到一个很多抵达不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带给她坚实的书写根基。她不像很多作家,需要去苦苦寻觅自己的书写根基。

而且,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我相信,李娟的文字叙述对象便永不会枯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