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生活的强大是和苦难和解

小雅的秘密花园 2023-11-15 11:57:34

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

——《余华》

《活着》是以文革和人民公社这段历史时期为背景的优秀小说。随着这段特殊历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很多以这个时期为背景的小说的故事魅力在渐渐减退,但是,优秀的小说却能跨越时间的隔阂,永远闪耀着光芒,《活着》就是其中之一。

《活着》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读起来是很容易的。故事叙述节奏非常简洁、明快,就像冬日午后坐在某个暖洋洋的地方,听老人讲述一段过去的往事。

余华在写作的时候,开始用的第三人称来叙述这个故事,他怎么写怎么别扭,后来,灵光一现,改用第一人称,用小说主角富贵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整个小说写起来就顺畅无比了。

《活着》虽然是以文革和人民公社这段时期为历史背景,但整个故事和历史的联系并不强烈;这个故事可以放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也可以放在现代的某个时期。

它讲述的是人类永远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1.

富贵是旧时一个大户人家的独根少爷,从小锦衣玉食,不学无术,除了逛妓院赌博,找不到人生任何意义。赌博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激情,也成了他败光祖业的开始。

赌场中“高手”四伏,富贵就是纯被糊弄的富家傻少爷。最后他赌债高筑,在债主的威逼下,只能变卖家产还赌债。曾经花天酒地的阔少爷,一夜间成了穷光蛋。富贵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父母,害了贤淑的妻子家珍和两个孩子。

富贵的人生一落千丈,从富少爷变成了一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人。他没有消沉,反而多了几份人样,知道珍惜自己的妻子,也能勤勤恳恳耕种几亩地。他期盼着能养活一双儿女,能和妻子在粗茶淡饭中平平安安地过下去。

但是,他的苦难却远没有结束。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相继去世,只留下富贵一人在人世间。

他亲手掩埋了离世的亲人后,以为自己很快也要走了,没想到活了一年又一年。渐渐地,他把自己的生死看得很淡了。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老富贵看到一头行将被宰的老牛,心下不忍,便买了下来,从此,一人、一牛相依为命。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这个是小说的结尾,写得很美,也很有寓意。富贵在世时历经苦难,最后是对生死的超然,他的回归是听着大地母亲的召唤而去,是令人心安和踏实的。

2.

很喜欢余华对写作的一段见解: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这种历经苦难后的超然就是富贵年老时最好的写照,他历经人生沉浮、生离死别,最终把生死看淡了。他坚强地活着,时刻做好了死去的那一刻,他在枕头底下放了10块钱,全村的人都知道,这10块钱是给帮他收尸的人的。

余华写《活着》,是在他听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生发的灵感。

这首歌原名《old black Joe》,写于1860年美国奴隶制时期。奴隶主福斯特和一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这个老黑奴去世前央求福斯特为他写一首歌。福斯特答应了。而此时,福斯特本人也是经历了亲人相继去世,姊妹远嫁的人生悲离,苦难的人为苦难的人写歌,因此这首歌也格外哀婉动人。

“快乐的时光,如今一去不复返,亲爱的朋友,都已离开家园,离开尘世到那天上的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

老黑奴想象着自己离世的朋友都已经到了快乐的天国,再也不用受着尘世之苦,而他在朋友的呼唤下,也马上要去和他们相会了。

“我来了,我来了”,看得出老黑奴是带着轻松和喜悦的心情离开人世的。

朋友对老黑奴的呼唤和大地对老富贵的呼唤有异曲同工之妙,老黑奴的这份超然和老富贵的死的超然也是一样的。

3.

人生在世,要经历的大小苦难何其多,生离死别是,负重前行是,抑郁不得志是,为三两碎银子而弯恭屈膝也是。

但生活的强大在于,人能和自己的苦难和解,继续坚强地活着,最终对自己的苦难也能一笑视之。

就像余华说的:“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