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创,图来自网络。
1960年生,地地道道的北方农村人。家里有兄弟姐妹六个,我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
说实话,小时候家里穷得连最基本的饭都吃不饱,别提什么学费了。
记得那时候,村里有个孩子能上学,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也想读书,可我家实在拿不出钱。直到有一天,村里的老师看我成绩好,硬是给我争取了个学位。
我读了几年书,才慢慢有了些希望。可是命运从来没有对我手下留情,初中毕业后,我回家种地,和父母一起干活,汗水流到哪里,心酸也跟着走。
那时候,年年看着其他孩子去学校读书,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可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命运。
直到有一天,我听说部队征兵了,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也许,这就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就这么,我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去当兵的路。
转业那年,我带着满腹的迷茫回到了故乡。那时候我已经不是当年的年轻小伙子了,年纪渐渐大了,脸上的皱纹比年轻时多了许多。
我从部队离开,心里还是不舍,但毕竟部队的大门关上了,我也只能回到现实。
记得那时候,我拿着转业证明去安置办,心里想着,凭我的军功,应该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吧。
但当我把我的情况说给他们听,安置办的工作人员一脸的无奈。那时候的社会,军官转业,很多人觉得是好事,但职别低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岗位适合。
我当时就有点懵,心想,怎么会这样?难道我这几年辛辛苦苦服役,就只能回到农村,继续当个普通的农民?
于是,工作人员给我安排了一个锅炉工的工作,说这也是有工资的,虽然辛苦点。但我那时,心里别提多失望了。
我是军官呀,怎么能干这种活?
但转念一想,没办法呀,别人都没有给我安排更好的工作,顶多能挣点钱,养活自己,也算是有了一份生活来源。
我也没什么办法,只好答应了。
我来到拖拉机厂开始干锅炉工,工作很辛苦,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冬天更是冻得人骨头发硬。
身上那股子军人的劲儿,似乎在这一刻全都没了,变得特别没有自信。厂里的工人都比我年轻,而且他们的手上满是老茧,脸上也没什么光彩,看上去像是根本没什么希望的普通人。
我站在他们中间,感觉自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最让我难过的,是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家里的一片贫困,那种无奈的感觉让我常常陷入沉思。
那个时候,我常常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曾经在部队那份荣耀与骄傲,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这就是我命运的全部吗?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觉得自己过得太不如意,甚至开始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
有一天,我去菜市场买菜,想着自己得吃点新鲜的,给家里人补补身体。
走到菜摊旁边,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了我一声:“大刚?”
我回过头,竟然是我初中的同学吕栋!那时我还没认出来他,但一看他那副得体的打扮,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肯定过得比我好。
吕栋从小就比我条件好,家里是公社书记的儿子,他学习也特别好。
可惜,当年我因为家里穷,没办法继续读书,而他却去了县里上高中,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再后来,他毕业后就在县里工作。吕栋一见到我,显得有些吃惊,可能没想到我居然会干这么一份辛苦的工作。
我们聊了聊,得知我现在的状况后,吕栋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说:“大刚,你这么有能力,怎么能干这种活呢?别担心,我有办法帮你。”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他竟然主动提出帮我一把。当时,我心里还有点不敢相信,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么平凡,哪儿还能有机会走出这片困境呢。
但吕栋当时说得很肯定:“你就回去等消息,过两天我给你安排个位置。”
我心里一阵激动,但又有点不敢抱太大希望,毕竟这世上谁能随便给别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呢?但他确实这么说了,我也只能等着看能不能改变这一切。
我没想到,吕栋真的帮了我。他很快安排我到县城的殡仪馆工作。那个地方,虽说是个冷清的行业,但在那里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背景的,没点关系根本进不去。
吕栋的帮忙,真的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感激。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命运终于有了转机。
就这样,我进了殡仪馆工作。刚开始,我心里还挺忐忑的,毕竟这是个和生死打交道的地方。
说实话,刚开始去上班的时候,我心里总是觉得有些不自在。
走进那大门,空气都带着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四周安静得出奇,感觉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但渐渐地,我适应了这种环境,甚至开始觉得这里的工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平稳。工作不忙时,我会坐在角落里,看看那些来办事的人的表情,有的带着悲伤,有的却无比平静。
那时,我也渐渐理解了生死之间的那些无奈与淡然。说起来,工作是轻松了点,但也总是心里有点不太舒服。
尤其是负责处理一些相关事务的时候,总得面对那些痛苦的情感和家庭的分裂,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不过,最让我感激的是,这份工作让我从生活的困境中慢慢走了出来。
每个月固定的工资,虽然不算高,但对于我这种刚从农村回来、已经没什么指望的人来说,简直是天降的幸运。
而且,吕栋也常常来看我,和我聊聊这些年的变化。他说得对,能有今天的机会,完全是因为他在背后帮我,自己没有关系,也没法像他那样走得顺利。
我一边工作,一边逐渐从以前的迷茫中走出来。虽然这份工作不是什么风光的职位,但总算让我体会到“活下去”的希望。
那时候,我已经不再去想过去那些无法改变的事了,而是开始关注眼前的生活。
我有了自己的小小生活圈子,每天按时上下班,偶尔和同事们聚聚,聊聊家常。虽然没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但心里逐渐有了安定感。
日子过得不急不缓,也许我并没有在这条路上走得特别远,但我感到,生活终于变得不再那么压抑。
也许和吕栋的帮助有关,也许是我自己慢慢学会了接受现实,不再过分纠结过去的遗憾。
每当看到其他人因某个小小的变化而欣喜若狂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也拥有了一种安稳的幸福。
那时候,我偶尔会想起自己当年在部队的日子。虽然离开了那个熟悉的环境,但我知道,军旅生涯给了我太多的教训和收获,尤其是那份坚韧与执着,才让我在工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想想,虽然我从事的职业很普通,但也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现在回头看,那些艰难的岁月,反倒成了我力量的来源。
吕栋在我心中,不仅仅是那个初中的同学,更像是一个引导我走出困境的朋友。
有时我还会和他开玩笑:“吕栋,要不是你,可能我现在还是在拖拉机厂干锅炉工呢。”
他说:“你不行是因为你太谦虚了,你有才干,早晚能有机会。”
这些话让我很感动,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如今,我已经在殡仪馆工作了好几年,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职业,但我心里却有一种踏实感。
工作稳定,工资也不错,我也能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想想这些年的生活,我不禁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命运就这么一次次把人推到新的地方,而每一步,都是新的开始。
时间一晃又过了几年,我在殡仪馆的工作逐渐稳定下来,日子也算过得平淡。
虽然在外人眼里,可能觉得这份工作有点沉重,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心里也不再那么难过。
只是有时候,偶尔看到一些曾经一起入伍的战友们都过得不错,心里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平衡。
这天,吕栋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和我谈。
我心里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心想会不会是他准备给我找个更好的机会?不过,电话那头吕栋的声音有些沉默,不像平时那么轻松。
我忍不住问他:“吕栋,怎么了?你听起来不太高兴。”
他叹了口气,说:“大刚,你知道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不管怎么样,我都愿意帮你一把。可是最近我发现,县里的一些人对你有些误解,特别是关于你这份工作的事,他们有点看不起。”
我一下子愣住了。原本我以为,自己这几年过得挺安稳,工作虽然普通,但也不至于被人看低。
可吕栋的话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一直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我的选择。
他接着说:“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你这几年在殡仪馆工作,虽然工资不错,但和你曾经的身份不符,很多人都觉得你放弃了更好的机会。”
听到这些,我心里瞬间乱了。想起自己当初退伍后无处可去的迷茫,想到自己曾经努力拼搏过的每一步,突然觉得那份坚持和努力似乎被外界的看法所轻视了。
尤其是像吕栋这样的人,也似乎在为我担忧,心里那种被误解的感觉,让我一下子不知所措。
“我明白你说的。”
我语气有些低沉:“但是,吕栋,能找到这份工作,我已经很知足了。也许我不是你们看中的那种类型,但这就是我能做的,至少我还能靠自己活得下去。”
听完我的话,吕栋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着。我知道,他并不是看不起我,只是觉得我的潜力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
突然间,我意识到,也许这就是我面临的真正挑战——不仅要面对外界的眼光,更要突破自己的内心,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
那一刻,我心里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力量。吕栋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却让我意识到,我并不需要依赖别人的评价去证明自己。
是时候重新找回那份勇气,不管别人怎么看,我都要继续走自己的路。
经过那次和吕栋的谈话,我的心态发生了些变化。曾经我总是觉得自己平凡,甚至有些自卑,总觉得这份工作配不上我曾经的身份。
然而,现在的我,渐渐明白了,生活不一定需要按照别人的标准去过,我能从这份普通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回望这几年,我经历了从军人到普通工人的转变,经历了迷茫、无助,也经历了挣扎与重新开始。
如今,我并不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能有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也许未来的路还很长,依然有未知的挑战在等着我,但我已经不再害怕。
我知道,命运给我的每一份苦难,都是为了让我更加坚强。我已经接受了这一切,心里也不再有太多遗憾。
再回头看,我的这段人生,虽然有起伏,但也有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