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肩关节疾病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困扰。其中,肩袖损伤作为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因其复杂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误诊或忽视。
案例分享患者黄先生今年52岁,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
近两个月来,左侧肩关节出现疼痛无力伴活动受限,肩外展、背屈受限。经过推拿治疗、游泳锻炼及社区肩部理疗、按摩针灸等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但效果不佳。
于是来到龙脊康就诊,希望获得更有效的治疗。经过一次治疗后,患者自诉左侧肩关节外侧疼痛减轻。
体格检查肌肉检查:左侧冈下肌小圆肌紧张,冈上肌压痛,外展肌力减弱征,内外旋肌力减弱征,右侧肘关节屈肌总腱、肘肌压痛。
活动度评估:前屈130°,外展80°,后伸摸背平胸腰交界。
试验检查:空罐试验(+)撞击综合征(+)外旋抗阻试验(+) 内旋抗阻试验(+) 压腹试验(弱+)。
诊断依据&结果1、对患者的初步评估结论:
肩袖损伤在本质上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多数没有明确外伤史。多为急性的损伤和慢性的劳损造成,表现为肌肉的的撕裂、炎症、疼痛。
因此,外伤史并不是诊断肩袖损伤必须的条件,本案例中的患者否认外伤。
肩袖损伤最主要的症状是肩关节疼痛,且经常在做过顶动作时加重,主动活动疼痛更加明显,严重时夜间会痛醒。但是疼痛位置多不确切,呈钝痛、游走性,多在肩关节前后边缘,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肘关节、前臂等部位,需要与颈椎病和肩周炎(冻结肩)鉴别。
① 肩袖损伤通常导致肩关节无力、主动活动丧失,主要是前屈、外展、外旋或内旋力量弱。应该明确的是肩袖损伤造成上肢肌力减弱,但上肢可以完成上抬动作,如果上肢完全无法上抬,应考虑臂从神经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② 肩周炎以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肩袖损伤多以疼痛、无力为主(后期疼痛制动后也可导致关节黏连受限),肩周炎关节主被动受限明显,在可活动范围内肌力往往并不降低。
肩袖损伤主动活动疼痛受限,肌力明显下降,被动不受限,疼痛稍好。肩袖损伤开始时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能完全保留,疼痛可导致一定程度的主动活动受限,发生粘连性关节囊炎后被动活动才受到影响。
③ 本案例中的患者体态一般,平时用姿不良,肩部劳累感频繁,肩颈大肌肉群紧张无力。肩袖肌群作为肩胛骨深层稳定肌群长期劳损、慢性损伤。后期疼痛制动以及炎症机制等原因,出现活动受限与明显活动肌力下降。
从解剖学角度上讲,肩袖在肩关节的稳定三维活动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冠状面,三角肌和肩袖下半部分(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是一对力偶;在水平面,肩袖前部(肩胛下肌)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之间是另一对力偶。
肩袖一旦出现损伤撕裂,使两对力偶之间失去平衡,肩关节稳定性变差,活动异常。
2、诊断结果: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袖肌群损伤)。
治疗方案手法:(条索状、结节、触痛点)。
仰卧位:处理前侧紧张的胸大、小肌,三角肌前束、喙突周边(触痛点等),肩关节做被动环转(改善活动)。
侧卧位:处理肩胛下肌(手臂外展上抬)、上斜方肌。
俯卧位:处理肩胛骨外侧缘:冈下肌、小圆肌,处理肩胛内侧缘内上角(手放到腰背部翘起肩胛内侧缘处理更充分)、冈上肌处理(拉长位松解、起止点)。
体外冲击波疗法:痛点处理。
训练:肩袖肌群的离心激活训练(配合呼吸)。
处理思路1、新评估思路:上面肩周炎(冻结肩)、肩袖损伤、臂丛神经 病变的鉴别诊断。
2、新治疗思路:
① 冲击波疗法:运用其空化作用、成骨效应、代谢激活效应、镇痛效应,起到镇痛、松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肩关节康复的作用。
冲击波疗法
② 肩袖肌群稳定激活训练:侧向外旋、侧向水平外展、弹力带前平举(后期)。
医生总结在评估肩关节问题时,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只有准确评估患者问题点所在,手法处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此案例中的这名患者属于肩袖慢性损伤的病患,我们要排除颈椎问题及鉴别与肩周炎的不同,在手法处理上,一定要结合评估检查去处理相应肌肉。即鉴别诊断——评估出问题肌肉所在——在有问题的肌肉上找到重点!
龙脊康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