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vs游牧文明,成就了这样的矮梅瓶

森风聊文化 2023-09-13 21:38:05

大家好,我是沐言。

古籍《陶雅》上对传统梅瓶的特点作了总结:“梅瓶,小口、宽肩、长身、短颈、足微敛而平底。”而相较于传统梅瓶,矮梅瓶则少了长身这一特点,器身比例缩短,重心下移,在保有传统梅瓶审美的基础上,更增小巧便携之享。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件我们从海外征集到的磁州窑系绘卷草纹矮梅瓶。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磁州观台窑是生产矮梅瓶最多的窑场之一,磁州窑的矮梅瓶有小盘口、矮梯形口和卷沿口三种。小盘口的矮梅瓶为磁州窑所独有,又分为圆肩和折肩两种,圆肩的年代略早,折肩的略晚,而且只在北宋末到金初这段较短的时间内生产。

这件矮梅瓶口沿系矮梯形,式样上富有立体感,口沿之下折肩设计,转折时硬朗而分明,再以短直线形成颈部。沿袭了传统梅瓶的典型瓶口样式,器型线条弧度舒展和谐,又蕴含变化,在丰硕敦厚中营造疏朗挺阔的视觉观感。

就像书法中起笔时顿挫逆峰一样,蓄势待发。紧接着匀力弧形而下,过最宽处缓慢变直而内收,此时肩腹部的曲直对比为瓶身加持了支撑力,强化了挺拔的张力,这也是延续了传统型梅瓶的形式美,即便没有修长的器身,属于梅瓶的独特气质也不能丢。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瓶口较厚实,这样的设计是工匠出于实用器结实耐用的考虑,在此基础上也着力发挥他们的审美能力。口部窄小、颈部短细,更易于加塞加盖密封保存,避免酒气挥发,在移动时也不会晃荡出酒水来。在倾倒时,颈部细短易于拿握,厚实的口沿刚好能给手握力留有空间,即便矮梅瓶从实用酒器转为陈设花器,这样的设计也丝毫不拉胯,不得不说,古代的手工业匠人是懂生活的。

宋金时期,对于习惯坐卧的游牧民族,矮梅瓶更具实用性,符合他们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惯,因而北方的少数民族也颇为钟爱矮梅瓶。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局部)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宋代文化灿烂辉煌,当儒释道融合到一起,三者所提倡的美学也暗暗相合,渐渐成就了平淡、幽玄、质朴的美学趋向。宋人表现出的儒雅精致的生活情趣,投影到陶瓷上,形成内敛的清秀,雅致的柔美,让梅瓶总能给人淡雅美丽,古朴清秀之感,而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说明在制作过程中,匠师在技艺和用料的选择上都是特别考究的。磁州窑源于民间,对大众的需求更为熟稔,在造器上的民用心思也体现得更为明显。

这件矮梅瓶整体线条张弛有度,不仅刚柔相济,而且连续贯通,浑然一体。不过它最值得回味的还是瓶身绘制的卷草纹,让梅瓶展现出既隽永灵动,又有粗犷豪放的一面。

瓶身绘以卷草纹饰,茎叶缠绵,以写实为基础,又发挥了写意浪漫之笔法,线条简练,俯瞰时,线条飘逸灵动,是静中有动的效果,纹饰布局疏朗肆意,洋溢着勃勃生机。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作为传统陶瓷纹饰图案,卷草纹在器物上常将植物枝叶化为连续的“S”形,既能体现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充满韵律感,又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赋予所绘之物。瓷器上出现的卷草纹,有时作为显眼的主题纹饰,有时则作为辅助纹饰为其他纹饰增色。虽说宋元时期的卷草纹多作辅助纹饰之用,但这件矮梅瓶以卷草纹为主题纹饰,尽显其自由奔放的风采。

初看之时,卷草纹略显随意,待细看就能感受布局中的美学设计,横向舒展延伸,纵向也有向上攀升之势,似有莽莽草原青草怒放的生机盎然,也似有青青湖水中水草摇曳的悠然自得。白色釉面与褐色纹饰形成对比,所绘的卷草纹带有少数民族自由洒脱的翩然,别具韵味。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局部)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器底未施釉,胎质坚细呈灰白色,清晰可见胎体淘洗的精细与否。诚然如你所见,它胎土中仍有较多杂质,这是磁州窑器物胎体的特点,也是磁州窑善用化妆土掩饰胎体本身缺陷的原因所在。不过即便它胎体不够精细,但粗砺中体现了它作为北方民窑器物的浑厚粗犷,修足的干净利落,是它粗犷之下细腻的一面,粗中有细,别有韵味。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回首民窑处,有惊喜,有慨叹,我们的情感思绪随着对器物的深入了解而变得复杂和厚重。伴随着对它的研究,这件器物也并非如初相识般情感只浮于表面,更想去探究和思考深层的艺术内涵和价值。这是一件古陶瓷带给藏友的惊喜,也是传统文化对后世的宝贵馈赠,传承与延续,意趣无穷。

1 阅读:46

森风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