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变矮,还能有本尊的雅致吗?

森风聊文化 2023-09-13 05:31:10

大家好,我是沐言。

“公余中日坐闲亭,看的梅开梅叶青。可是近来疏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将梅瓶从酒器到花器的变化尽数其中,而这只独具魅力的瓶式器物能备受宠爱上千年,呈现出不同窑口不同玄妙。而民窑因其贴近大众生活,反映时代的审美趣味,更能诠释梅瓶存在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宋金时期的北方诸多窑场中,磁州窑的瓶类器物是最负盛名的之一,其型式多样,纹样丰富。前阵子与大家分享了纤细修长的磁州窑梅瓶,今天与您分享另一款相对矮小敦厚的矮梅瓶,别有风味。

北宋至金 磁州窑缠枝花卉纹嘟噜瓶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矮梅瓶又名嘟噜瓶,主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北方地区,在当时用于贮存酒水。至于嘟噜瓶名字的由来,有学者认为“嘟噜”的发声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作为更被少数民族偏爱的器物,音译而得此名,还有学者认为是因倾倒酒水时发出“嘟噜嘟噜”的声响而得名。而无论因何取名,别称中的俏皮之意难掩民众对它的喜爱,作为实用器,它最初在人们心中有着不轻的分量。

北宋/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牡丹纹嘟噜瓶 北宋/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牡丹纹嘟噜瓶 2018纽约佳士得秋拍

磁州窑因其民窑属性自创烧之初就与大众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产品的种类、造型、装饰还是烧成,都与精工细作的官窑陶瓷有很大不同。

就纹饰而言,磁州窑也算作中国陶瓷史上最变化多端的流派,形制和装饰技巧无不意趣盎然。一如矮梅瓶,学者多有揣测,其设计是考虑到户外马上饮酒与室内截然不同的宴饮场景,更为小巧便携,尤为契合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的使用,策马奔腾后的畅饮,无不快哉。

金代女真族是游牧民族,性情豪放粗犷,游牧民族第一次作为统治者对当时中原农耕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感受到了女真族游牧民族豪放不羁的风格。因磁州窑地缘接近女真族统治地区,匠师们将草原游牧民族风格与宋代中原的婉约风格相结合,使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创新。金代对磁州窑、地方窑产品非常重视,因此也生产出了不少瓷器精品。

饮酒风尚流行于统治者、贵族之间,也流行于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中,就连妇女也能饮酒,饮酒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磁州窑出于民间,在那时酒文化的推崇下不断创新,生产出适用于盛放酒的瓷器,可以说宋元饮酒风尚全方面影响着磁州窑的发展,也创造出我们现在看到的矮梅瓶。

宋·金 磁州窑系黑釉缠枝花矮梅瓶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磁州窑矮梅瓶中较多使用化妆土装饰技法,在坯胎上施加白色化妆土再搭配大自然永恒的黑白双色搭配,成就了磁州窑古拙朴实和遒劲雄浑的风格。器物中弥漫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是百姓所喜闻乐见之作,动植物纹选取日常多见、具有祥瑞吉祥之意的居多。

在植物纹饰中卷草纹、牡丹纹多为流行。唐代卷草纹多取牡丹的枝叶,花朵繁复华丽,总体结构舒展流畅,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凸显自由浪漫的气质,而进入宋代之后的卷草纹追求典雅简洁,趋于内敛雅致,更多展现茎叶的缠绵、疏密有致,讲究对称严谨。多年前我们征集到一件宋金时期磁州窑卷草纹矮梅瓶,器身卷草纹的自由洒脱之意可谓是呼之欲出的,下期我们详细解读。

宋·金 磁州窑系矮梅瓶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植物纹饰中更为多见的当属牡丹纹,这种象征富贵的吉祥纹样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或白地黑绘、或绘划结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法勾勒属于它的美好寓意。花瓣和瓣面排列的线条使牡丹结构完整,每一饱满的花叶都盛满匠师的深情厚意,矮梅瓶上的花卉纹样代表了平民阶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质朴的情感表达。

器物的造型遵循客观规律,矮梅瓶的小巧形制中体现着韵律和美感,在纹样装饰上也着力吸睛,牡丹纹往往安排在视觉中心处。

北宋-金 磁州窑白地黑彩牡丹纹矮梅瓶 静冈·MOA美术馆藏

而说到动物纹饰,从古至今鱼纹颇受偏爱,这一点在金代磁州窑表现的很明显,金代磁州窑鱼纹爆火,多与金代统治者的渔猎传统有关。金代统治者有在春季“捺钵”活动中以打到的第一条“头鱼”为吉祥的风俗,自然十分崇尚喜爱鱼纹,不仅如此,鱼与“余”同音,有连年有余,生生不息之意。磁州窑矮梅瓶既有汉族传统思想,也有女真外来文化,此后鱼纹被历代磁州窑广泛继承,金代的助力功不可没。

北宋/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矮梅瓶 2016佳士得纽约秋拍

相较于传统梅瓶,磁州窑矮梅瓶更多了些许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质朴淡雅与洒脱自由是矮梅瓶的特有气质,它的小,是小巧而非小气,它的俗是融于世俗,归于民生俗趣,值得细品与玩味。

0 阅读:110

森风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