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店利润率达39.1%!“i高专家”通过AI数智化解码万亿儿科赛道

老夏的笔记本 2025-02-26 14:48:23

少子化时代,儿科市场的总体需求规模增长受限。但家长对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单个儿童的医疗投入相对增加,对儿童健康的投入呈现“质量优先”的升级趋势,这意味着儿科市场正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

来源:诊锁界

编辑:北玄

封面来源:pixabay

“这次是158cm,比上次的检测结果矮了1cm!”

2016年,王鹏带着女儿去了几家检测机构评估身高情况,每次的结果都有出入,预测身高从156cm到159cm不等,而即使是最优结果也距离遗传身高162.5cm还差很多,更达不到自己和太太对女儿的期望身高。

再加上女儿当时较为肥胖,体脂含量高导致骨龄比实际年龄大8个月,按照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匀速生长6厘米来算,这8个月就可能让女儿的预测身高减少4cm。

和王鹏一样,不少父母都在孩子发育期反复问自己:我家孩子,够高吗?怎么才能长得更高?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在近20年来显著增长,其中男性平均身高增长7.1cm,女性平均身高增长5.9cm。在这一背景下,孩子长高速度不如预期,又一心“追高”的家长们容易陷入焦虑。

中国父母对孩子身高的焦虑与期望,正在催生一个万亿级市场。

儿童身高管理市场达万亿以上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显示,57%的受访儿童和青少年并未拿满身高遗传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低于遗传身高的孩子越来越多。同时超过70%的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身高值均高于孩子的遗传身高值,平均期望身高超过遗传身高6公分,部分甚至超过10公分。

图片来源:《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

家长们对孩子的身高期望值普遍偏高,主要是担心身高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婚恋、社交和职业发展。这种焦虑促使家长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来帮助孩子长高。有媒体报道, 为了“追高”,不少家长愿意一年投入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儿童身高管理迅速增长为万亿级黄金赛道。具体来看,我国 0 - 14 岁儿童人数约 2.53 亿,其中改善型需求占比 55%,刚性需求占比 25%。若以平均客单价 1 万元计算改善型需求市场,规模可达 1.39万亿元;若平均客单价按 2 万元计算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则达1.26万亿元,且身高管理持续周期长达10年。

不容忽视的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儿童长高项目存在着诸多痛点。家长对儿童身高的期望较高,但实际管理认知不足。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身高也是一样。超过80%的家长知晓,除遗传外,运动、营养、睡眠等因素对身高也很重要,有71%的受访家长表示出对孩子身高存在着“科学管理”的意愿,但只有13%的家长开展了实际的身高管理行动。

同时,我国骨龄检测技术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家长和孩子对精准、便捷检测的需求。一方面,检测过程繁琐,往往需要孩子前往特定医疗机构排队等候,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医生对骨龄片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精准。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动态的监测和管理。市场上还缺乏可持续动态化数智管理系统,现有的管理方式大多是阶段性的、静态的,无法根据踪孩子的实时生长数据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让身高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的标准化专业体系,大多依赖医生个人经验,人员培训、服务流程和诊疗规范等没有统一标准,无法大规模复制和推广,限制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更关键的是,目前缺乏能够提供从智能筛查、生长评估、身高监测、健康管理、疾病预警到医疗干预的 “一站式” 全链路解决方案服务商,家长在为孩子进行身高管理时,往往需要奔波于不同的机构,分别解决检测、评估、干预等各个环节的问题,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

因爱而生,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如何突破上述困境?王鹏想到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于2016年成立浙江康体汇科技有限公司,又在2019年孵化专业身高管理品牌——i高专家。

在此之前,王鹏在服装领域摸爬滚打了12年,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2003 - 2015 年,他创立上海柏诗特服饰有限公司,成功建立 “裳缇 CHER - TIER”高端女装品牌,带领团队实现从0元到8000万元的营收佳绩。

图为:“i高专家”品牌创始人王鹏

从服装到长高,从传统制造到医疗服务,王鹏跳出了舒适圈。转行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身高管理市场规模庞大,行业未来可期,竞争相对较小,为新进入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二是,想改写国际对亚洲人身高矮小的刻板印象,助力每位中国孩童实现理想身高,赢得应有的尊重与平等;更重要的是,身高管理在帮助孩子长高的同时,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受益终生。换句话说,王鹏不只想和身高较劲,更想用科技重塑一代人的成长方式。

要想做好身高管理,首先解决的是骨龄仪精准度问题。i 高专家团队开着骨龄检测车,走进校园开展公益筛查,历时两年多收集了 20 万份样本, 由5 个专家检测打分、6 个工作人员协同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技术研发上,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截至目前,公司在该项目的前期投入已近 6000 万。

令人欣慰的是,王鹏的女儿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从运动、营养、饮食、睡眠、体重管控以及合理补充营养素等方面入手,没有依靠打针、吃药,成年身高达到了168.5cm,远超最优遗传身高6cm,这也给了王鹏扎根身高管理领域的信心与动力。

而i 高专家在王鹏的带领下也稳扎稳打,以AI数智化为核心驱动力,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身高管理体系,通过整合AI技术研发、 数智化管理、专业服务和产品供应等各个环节,成为首家一站式” 全链路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动了儿童身高管理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同时,品牌具备双能骨龄骨密度检测设备、AI骨龄评估系统、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供应链等“一站式”全流程身高管理研发体系与产业应用能力,为基层儿科诊所提供了从设备升级、服务标准化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完整解决方案。

“只要做的事情对社会有帮助、有价值,未来的利润一定能持续叠加。”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全成熟,正处于推广落地阶段,王鹏期待能够通过该模式赋能更多的B端机构,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理想身高。

营收亮眼,单店利润率达 39.1%

少子化趋势下,王鹏认为:“未来不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AI 数智化+服务+生态’的时代,需要具备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来引领发展。” i高专家的实践经验也证明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生态共建,完全可以在需求收缩中创造新增长极。

以实战店铺为例,该模型投入60万+左右。收入合计 381.5 万元,涵盖骨龄及其他检测、会员费、营养素、药品等多个项目。在扣除产品、药品、检测等成本支出,以及房租、人力、市场、其他等费用支出后,单店利润为 149.11 万元,利润率达 39.1%。

那么,i 高专家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1、AI 骨龄评估软件准确率高达 95% +

i 高专家自主研发的医疗级别 AI 骨龄评估软件及高清双能骨龄骨密度测定仪具有显著优势。AI 骨龄评估软件是国内唯一基于正常体检儿童骨龄片开发的系统,覆盖 3套国家标准骨龄评估方法,识别速度极快,3 秒即可出报告,准确率高达 95% +,目前已申报国家药监局,有望获得AI骨龄评估三类医疗器械证。双能 X 射线骨龄骨密度测定仪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证,具有分体式结构、一机双用、超快成像、精准领先等 8 大核心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携的服务。

图中小朋友正在测骨龄

自主品牌供应链的构建也为身高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自研的功能性食品和蓝帽子保健品,如高嘉健多种氨基酸复合氨基丁酸风味饮料、高维加酵母益生菌固体饮料等,经过严格的研发和生产流程,针对不同孩子的需求,提供营养补充和健康调理。

2、完善的数智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生长曲线

“什么东西都能忽悠人,但数据不会说谎!”i 高专家自主研发的可持续动态化数智管理系统,由身高管理 SAAS 系统和小程序组成,实时监测和管控儿童生长曲线、骨龄变化等数据的,结合营养、运动、睡眠等干预措施,形成“智能筛查-生长评估-身高监测-健康管理-疾病预警-医疗干预”闭环管理。

医生可实现数据同步互联,进行客户管理、方案制定等;家长可通过小程序记录数据、生活打卡、获取生长发育报告和科普知识等,直观看到管理的有效性。同时,配套的智能产品如智能水杯、智能身高尺等更是将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为儿童身高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3、对医生进行标准化培训,具备规模复制能力

i 高专家在人员培训、服务流程方面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具备大规模复制推广的能力,新人培训 1个月即可上岗,统一认知 “身高是可以管理的”,医生培训涵盖标准化理念、演练模式、话术等内容,能快速打造出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的人才。

还为医生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管理工具,包含 0 - 18 岁儿童身高体重百分位表,身高管理干预方法和医疗级别 AI 骨龄评估软件,帮助医生对比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情况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准确地评估儿童骨龄,以做出更科学的诊断。

打造智能服务医生工作站,具备专业的方案模板,一方面能帮助医生高效地制定个性化身高管理方案,另一方面也便于身高管理师对客户数据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的精准度。

建立了标准化的服务体系:预约→ 到诊→ 检测项目→医生面诊→ 医生分析报告→身高管理师跟进维护→日常回访+提醒复诊,规范的流程确保了患者能得到连贯、全面的服务,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4、运营管理体系标准化,会员复购达到 51.6%

I高对所有的会员都进行社群管理,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客户管理和复购裂变策略,提升用户口碑和复购率。不同会员类型有阶梯式优惠,普通会员优惠检测套餐,半年会员产品 98 折,VIP 会员产品 95 折且服务免费。

初诊入会率为70%,其中非套餐客户(普通会员)占比为40%,消费项目主要为骨龄检测、骨密度检测、血常规检测、B超检测等,又身高管理师制定生长目标、定期回访、提醒复查等,若数据不好会转推给门诊医生。

套餐客户(VIP会员)占比为30%,采取定期复诊,在 1 - 3 个月内复查数据,综合评估效果并更新方案,设有专享 VIP 维护群,由门诊前台、医生、身高管理师和门诊负责人组成服务团队,提供类似家庭医生的服务,方便客户随时咨询,并通过游戏化形式设计成长打卡活动,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管理有效率高达83.2%

效果是王道,口碑是必然。得益于有效的管理与良好的服务体验,老会员复购达到 51.6% ,近半年新增VIP年付费会员238名。

5、中西医结合,制定个性化生长方案

区别于其他机构单一的纯西医或纯中医方案,i高以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生长方案,涵盖西医生长技术、助眠产品、中药膏方、益生菌,以及中医脾胃调理、体态调整等服务。不局限于医疗手段,i 高专家的服务更深入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睡眠、户外活动等。

同时,针对孩子在长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姿问题,如足踝发育异常、O 型腿、脊柱侧弯等,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确保孩子不仅长高,更能保持挺拔的身姿,拥有自信的体态。

儿科市场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

在人口少子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背景下,中国儿科医疗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尽管儿童总人口数量下降,使儿科市场的总体需求规模增长受限。但家长对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单个儿童的医疗投入相对增加,对儿童健康的投入呈现“质量优先”的升级趋势,这意味着儿科市场正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

国家层面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强调了围绕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加强儿童保健服务,这为儿童健康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也要求到2030年,青少年儿童发育迟缓率降至5%,这从政策方面为儿保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由于缺乏匹配的服务模式,提供儿童身高管理专业服务的机构数量有限,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对身高问题更多是从疾病诊疗的角度切入,例如长得慢排除是不是矮小症,长得快排除是不是性早熟等。但在疾病之外,为满足家长期望身高提供身高管理服务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

另外,生长发育疾病的筛查与治疗往往需要家长和孩子长时间高频次的就诊和配合,但公立医院儿科的硬件条件和人员配置普遍无法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

民营机构则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灵活的运营模式在儿童身高管理领域迅速崛起,填补了公立医院的空白。包括i高专家在内,市场上已有多个品牌和机构提供身高管理服务和产品。如今绝大多数先行的头部民营儿科诊所以“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运营,并已经跑出了自己的路。

总之,少子化时代,基层市场不会消失,但必然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与其抱怨市场萎缩,不如重新定义市场。不仅身高赛道,减重、过敏、足踝、心理等其他细分儿保领域也大有可为,将儿科医疗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多元化、精细化的儿童保健服务转型,或许才是应对少子化趋势的终极答案。

面对少子化、中产消费降级、社区儿科崛起以及儿童呼吸道疾病锐减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何进行开展更多轻量化的儿童健康管理业务成为众多儿科诊所关注的重心,并在此业务设计规划过程中,关注父母的情绪价值的管理、并不断迭代和公立社区儿科的差异化竞争,建立一套更加多专科联动的体系化打法。

2025年3月26-28日由诊锁界于成都举办的第六届诊博会—【2025儿科诊所与儿童健康高峰论坛】,将围绕儿童过敏、长高、心理、康复以及儿科诊所的经营与管理深入解析,以期为儿科诊所的模式创新与多元化业务发展路径提供借鉴和启示。

0 阅读:0
老夏的笔记本

老夏的笔记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