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年间,在宁静的清平村,住着一位名叫柳嫣儿的姑娘。
柳嫣儿生得眉清目秀,心地善良。
她的兄长柳勇,同样因家徒四壁,尚未娶妻。
柳家父母为了改变家庭的困境,对嫣儿的婚事打起了如意算盘。
想着索要高额彩礼,好为儿子娶亲也为家中增添些银钱。
一日,村里来了一位名叫赵员外的富户。
此人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也算是有些名气,家底颇为丰厚。
他偶然间见到了柳嫣儿,便被嫣儿的美貌所吸引。
遂起了娶嫣儿为儿媳的心思。
没过几日,赵员外便托了村里的媒婆上门提亲。
媒婆一进柳家的门,便笑着对柳家父母说:“柳老爹、柳大娘,今日我可是给你们家带来了一门好亲事。
那赵员外家的公子一表人才,赵员外瞧上了你们家嫣儿,愿出六十两银子的彩礼,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啊!”
柳家父母一听,眼中瞬间放光。
六十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他们未曾多想,便满口答应了这门婚事。
全然不顾柳勇心中隐隐的不安。
成婚当日,柳家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之色。
柳勇看着忙碌的家人和即将出嫁的妹妹,心中的忧虑却愈发浓烈。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
柳嫣儿蒙着红盖头,被搀扶上了花轿。
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可嫣儿的心中却满是忐忑。
等到了赵家,拜完堂后,柳嫣儿被送入了洞房。
夜渐渐深了,嫣儿坐在床边,心中紧张不已。
突然,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嫣儿心跳加速,待那人走近,借着微弱的烛光,却发现眼前的人目光呆滞,行为举止怪异,竟是个疯子。
嫣儿惊恐万分,想要呼救,却被那人一把捂住了嘴。
原来,赵员外的儿子赵轩体弱多病,心智也不太健全,多年来一直未曾娶妻。
赵员外为了能让儿子成家,竟想出了这样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
让心智正常的侄子赵亮代替赵轩迎亲,想着等生米煮成熟饭,柳家也只能认了这门亲事。
赵亮本性贪婪,他看着赵家的家业,心生觊觎。
在代替赵轩装疯的这段日子里,他暗中谋划着如何窃取赵家的财产。
他先是偷偷变卖了赵家的一些田产,将所得的钱财据为己有。
而后又在仓库里纵火,妄图销毁证据,却不想被赵轩偶然间识破了他的阴谋。
赵轩虽心智不全,但对家中的变故也有所察觉。
他看到赵亮的所作所为,心中愤怒不已,可又因自己平日里装作疯癫,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洞房之夜,他知道赵亮定会有所行动,于是便偷偷跟了过来。
就在赵亮对柳嫣儿欲行不轨之时,赵轩冲了进来,与赵亮扭打在一起。
赵亮未曾料到赵轩会突然出现,一时惊慌失措。
柳嫣儿趁机逃出了房间,大声呼救。
家人和宾客们纷纷赶来,看到眼前混乱的一幕,都惊愕不已。
赵员外得知此事后,痛心疾首。
他没想到自己的侄子竟会做出如此恶行。
赵亮被众人制服,扭送到了官府。
在公堂上,赵亮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赵轩看着受惊的柳嫣儿,心中满是愧疚。
他走到嫣儿面前,缓缓说道:“柳姑娘,是我赵家对不起你,让你遭受了如此磨难。
其实我这病早已大好,只是一直未曾告知外人。
我本想等成亲之后,再慢慢与你说清楚,却不想发生了这样的事。
如今,你若是不愿再留在我身边,我自会还你自由,让你回家去。”
柳嫣儿听着赵轩的话,心中不禁一动。
她看着眼前这个虽有些憨厚但眼神真诚的男子,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
她想到今日之事虽然惊险,但赵轩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自己,说明他心地不坏。
而且,她也明白,若是回了家,父母必定会因为此事再次陷入忧愁之中,自己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
柳嫣儿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公子,事已至此,我若回去,只会让家人蒙羞。
既然公子已康复,嫣儿愿意留下来,与公子一同生活,只是望公子日后能真心待我。”
自那以后,赵轩与柳嫣儿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柳勇也在赵轩的帮助下,做起了小生意,渐渐有了些积蓄。
后来也娶到了一位贤惠的妻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轩在嫣儿的鼓励下,开始努力读书识字,学习经商之道。
他本就聪慧,只是以前被疾病所累,未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今,在嫣儿的支持下,他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几年后,赵轩在生意场上风生水起,将赵家的产业越做越大。
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商。
他和柳嫣儿不仅生活富足,还时常救济村里的穷苦百姓。
赢得了众人的赞誉和尊敬。
他们的故事在清平村及周边的村子里流传开来。
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
每当有年轻人谈及婚姻之事,都会想起赵轩和柳嫣儿的故事。
明白婚姻并非只是钱财的交易,真心相待、患难与共才是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