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审阅开国上将名单,亲手划掉一个人,旁边批注7个字

史说新读 2023-09-24 23:40:51

为了肯定在战争年代中众多将士的英勇精神,在1955年的时候我国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

这次仪式上共有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10人被授予大将军衔、5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以及798人被授予少将军衔。但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开国上将共有57位,那么剩下的两位大将为什么没有在授衔仪式上被授衔呢?

其中之一的李聚奎是因为工作问题所以推迟了对他的授衔,而另一位王建安则是被毛主席亲自划掉了他的名字。这又为什么呢?说起王建安,对他熟悉的人还是十分敬佩他的。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中,很小的时候为了生活,他就在地主家里做苦力。但是这并没有磨灭他的上进心,在休息的时候王建安就会拿出书来偷偷的学习。

1926年的时候,18岁的王建安加入了革命的队伍,跟着农协和赤卫队一起为革命事业做贡献。一年后王建安顺利加入共产党,当时正值“白色恐怖”时期,但是王建安却丝毫不惧,势必要跟随革命的道路走到底。后来在战争年代里,王建安奋勇当先,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他的表现也得到了了上级的认可,在,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战争结束后,王建安也晋升为红四军的政委,后来和许世友成了搭档。

但是因为两人在战略方针上的一些不和,王建安和许世友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许世友也因为此事受到了一些牵连。虽然后来许世友没事,但他始终都将王建安视为“告密者”,昔日的老战友、老搭档关系更是直接降到了冰点。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和王建安终于在毛主席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下握手言和,开始精诚合作,一同指挥济南战役。但毛主席既然在王建安和许世友闹矛盾的时候站出来当和事佬,说明毛主席对于两人的态度都是不错的,那又为何会在授衔大会开始前特意将王建安的名字划掉呢?

甚至还在文件上亲笔写下了“骄傲自满,不可重用”的批示。其实这件事和王建安与陈毅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有关,毛主席也因为这件事误会了王建安。1942年的时候王建安在山东军区担任副司令一职,当时他的搭档正是陈毅。在一次战斗中,他们成功的打垮了一支日本小队,陈毅提出此时应该要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日军的这支队伍。

但是王建安却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此时应该更加保守一些,以防有诈。因为两人的想法不同,王建安和陈毅之间发生了争执,最后吵得不可开交。王建安也是性格直爽之人,最后一怒之下直接拍了桌子,摔门而去。后来这件事渐渐越传越开,而且渐渐地偏离了真实的情况。毛主席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给王建安打上了“骄傲自满”的标签。

授衔仪式结束后,王建安当年的战友联名给毛主席写信说明了此事,许世友也站出来为他说话。加上陈毅也主动澄清了当年的真实情况,毛主席这才了解到:原来王建安在气消了之后已经找过陈毅道歉并且取得了他的原谅,是自己误会了王建安,导致自己对他的评价不够全面,最终在1956年1月的时候,王建安被授予上将军衔。

9 阅读:7006

评论列表

我和你有緣

我和你有緣

6
2023-09-25 12:53

向将军致敬,

史说新读

史说新读

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