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混乱的中—缅—印战区背后的真相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3-11-10 02:51:01

我们关心历史是为了未来。愿我中华从此复兴,永享盛世。

关注@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最艰苦和最复杂的战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战区中,中—缅—印战区无疑是战场环境最为艰苦,合作关系最为错综复杂,同时优先度最低的战区了。

进犯的鬼子部队

斯利姆将军曾经这样描述缅甸——“世界上最糟糕的国家,(不但)孕育着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一年里还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有着世界上最差的气候。”

他的话还真不是发牢骚,任何一支在缅甸作战的军队,都要不断翻越被茫茫原始森林覆盖的重重山脉,而这些山脉被从北到南的众多水流湍急的河流所分隔。全副武装的部队在密林中需要自己开辟出一条小道来,往往一天还前进不了1公里。如果碰上雨季,花费的时间还要多得多。

连绵的大雨、暴雨,让低地变成池塘和沼泽,上涨的水面逼迫着那些危险的爬虫都跑到了高处——从长度超过6米的蟒蛇到几十公分的剧毒的金环蛇。各种毒虫和蚂蟥成群结队,无处不在。

占据了缅甸的英国人,从来都只是将这里视为印度的前哨,他们认为,缅甸的地形足以抵挡任何形式的入侵,因此,他们从来没有修建过进行一场战争所需要的铁路与公路系统。

而整个中缅印战场,恰恰位于世界上最长、最复杂的供给线的末端:

每件来自美国的援助物资,先要经过19000-20000公里的海上运输,才能抵达卡拉奇或者是孟买的港口;然后再通过2400公里的铁路线穿越印度;才能够抵达孟加拉和阿萨姆邦之间的一个古老的铁路货物集散地,利多。

1944年,加尔各答港口,印度人用驳船转运到港的战斗机。

在这个地方英国人倒是修了一条铁路,但原来的作用是将茶叶从阿萨姆高原上运下来的,单线,错车只能在车站,而且中间还要换三次轨。

想要将物资运往印缅边境,还要横渡一条大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它的中国名字更加为人熟知——雅鲁藏布江。

这条大河上英国人没有修建桥梁,因此,货物还要从火车车厢里卸下来,再装上货船,运过江去——所以在后来的英帕尔战役中,英国人也被后勤补给折腾去了半条命。

当这些货物历经波折地来到兰姆伽后,如果想送到昆明,还要装上飞机,飞越“驼峰”航线才算完事。

补给困难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训练和装备难度很大,仅仅是不让被送到丛林中作战的士兵被饿死,就已经需要指挥官付出超人般的努力了。

然而,补给问题和其他问题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长期以来,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一直担心他的“欧洲优先”的政策会让蒋介石丧失抗战的意志和决心,最终单独和日本媾和。

因此,他在1941年12月31日给蒋介石发了封电报,告诉他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同意”成立“中国战区”,而这个战区包含了泰国(暹罗)和越南,统帅就是蒋介石。

而现实却是,就如同美英荷澳中司令部一样,这只不过是罗斯福事后强加给那些并不情愿的盟国的一个决定。

也正因为如此,从战争爆发,盟军被丢人现眼地赶出缅甸开始,各国对于如何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如何在这一战区协同作战,从来没有达成过一个最基本的一致意见。

中、美、英三国,对于未来的战争计划,全都有自己的主张,而每个国家的主张,几乎都得不到盟国的赞同。

各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相互争吵,讨价还价,同时还得时不时回头看看背后,以免被谁冷不丁捅一刀。。。

从一开始,美国人的目标就非常的简单明了:不能让中国退出战争。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的:

维持代价高昂的“驼峰”航线,让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保持对日军的攻击态势,都是为了提振重庆政府的士气,坚定他们的信心。

一架飞抵中国的C-46运输机掠过小村庄的上空。

史迪威率领中国驻印军,艰苦地攻击缅北,也是为了尽早打通利多-滇缅公路(即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从而把更多的物资更快捷地运到中国。

在完成了这个目标后,史迪威就可以训练并装备更多的中国军队,然后进攻华南地区,夺取一个对外的海港,这样,中国才能重新建立一条联通外界的海运航线。

更多的物资将涌入中国,将中国打造成为反攻日本大陆时的前进基地和轰炸机基地。然后,从中国起飞的铺天盖地的B-29将烧光日本。

英国人的看法截然相反,他们一直认为,美国人过于夸大了蒋介石的的重要性和中国进行战争的能力。他们并不认为,将宝贵的军援物资提供给国民党军队就可以打造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野战部队——他们同样不愿意看到战后的中国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

英国人对于打通“史迪威公路”毫无兴趣。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遏制住日本进犯印度;在赶走日本人后,如何恢复对他们的亚洲殖民地的重新统治。如果非要毫无进攻欲望的英国人选一个目标的话,他们会首选新加坡——正如丘吉尔指出的,新加坡是“英军的最高目标”。

蒙巴顿(图中戴大盖帽者)和孙立人将军(左)。

除了战略方面无法统一意见外,英国人的资源也极度紧张,他们的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击败德国;而且在印度的英联邦部队,也根本无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问题出在两方面,首先,印度就没有一个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所必须的大型后勤基地。缅甸境内没有现成的铁路和公路,而印度的铁路线也不堪重负,无力承担更高强度的补给输送任务。

其次,印度人此时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英活动,虽然英国人一直不受欢迎,但是从1942年开始,反英起义频次越来越高,而印度民族主义领导人莫罕达斯· 甘地——就是后来被称为“圣雄”的那位——喊出了“英国人退出印度”的口号。

甘地在1940年那会儿已经搞过一次不合作运动了,现在他打算再来一回,并号召国大党的民众和他一起来“躺平”。当英国人逮捕了甘地和他的助手们以后,加尔各答和东印度沿着缅甸边境的地区发生了暴乱。暴乱的人群袭击了主要的交通线,破坏铁道线和信号装置,切断电话和电报线,还袭击当地的欧洲人。

在印度的英国人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风光,他们一边要镇压印度人的暴动,一边还要防御日本人即将到来的进攻,而日本人也打算和“印度国民军”合作,来颠覆英国人的统治。

总而言之,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英国根本不可能发起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至于战区的总司令蒋介石先生,他几乎从来都没有和英国和美国统一过意见,他看待这场战争的角度永远与众不同。

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刚刚订婚。

对于蒋介石而言,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是让自己的政权存活下来,而且还要保证自己的嫡系部队完好无损——这样才能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剿灭最主要的敌人——中国共产党。

撤退到重庆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蒋介石一直都在积蓄力量,尽管精锐的第5军在缅甸损失惨重,但是他的手头还有超过40万经过良好训练,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他把这些部队都放在了西北,用来遏制伟人指挥的共产党军队。

蒋介石的理论就是,如果共产党推翻了国民政府,这对于盟国才会是个大灾难。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蒋介石的心态和举动,就如同一个拆迁工程中的钉子户,手中的谈判资本着实有限。既不去考虑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易,也不同时拒绝权利和义务,却只是片面地强调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价值。

当蒋介石以派兵入缅作战作为条件,(和英国)争夺美援物资时,美国海军在中途岛大败日本联合舰队;尽管他在1943年11月参加了开罗会议,风光一时无两,却并不具备任何战略价值。

美国人不是慈善家,他们付出的每一分代价,都需要见到效果,而蒋介石政府在战场上的消极态度,普遍营养不良的军队的拙劣的战斗能力,让罗斯福政府终于受够了。

1944年的6月,美国副总统亨利·华莱士到重庆拜访了蒋介石,试图说服他允许美国向毛泽东指挥下的共产党部队派出军事观察员——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是试图将中共领导下的三百万民兵和正规军直接投入战争。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在豫湘桂大溃败时,当时日军的兵锋一度直指贵阳,被吓坏了的重庆政府打算将部署在怒江沿岸的中国远征军部队撤回昆明——当罗斯福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史迪威亲自向蒋介石宣读罗斯福的一份电报。

电报措词非常苛刻,盛气凌人的程度连史迪威这个一天不骂几顿蒋介石开胃散心的人,都觉得像“一个点燃了的爆竹”。

电报中,罗斯福告诉蒋介石,如果蒋介石敢把远征军(Y部队)撤回昆明,他必须“准备好接受一切后果并对此承担个人责任”。接着,罗斯福还说,如果蒋介石不迅速增援他渡过怒江的部队,并且授权史迪威指挥所有的中国军队的话,中国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很明显,如果蒋介石胆敢违背罗斯福的要求,美国将会停止援助。

双雄

中—缅—印战区里有不少极富个人魅力又自以为是的人物,史迪威和陈纳德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两位。

在如何赢得中-缅-印战区的胜利这个战略问题上,史迪威和陈纳德之间观点对立,而也正是因为两人的分裂和对抗,导致他们被日军分别击倒。

和欧洲战区不同,那里的盟军部队可以得到充足的补给,可以对德国同时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进攻。但是中-缅-印战区的物资供应相当有限,航空兵和陆军的供给分配方式完全就是“有我无他”。

两者之中只能有一个成为物资供给的重点,而且即使是重点供给的军种也同样得不到足够的物资。

陈纳德将军,胸前缝着迪士尼设计的“飞虎队”图案。

陈纳德坚信,如果他的空中部队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补给能够跟上的话,他就可以彻底击败日本航空兵,切断日军的海上交通线,最终轰炸日本本土。他还相信,这一连串的打击将会很快使日军彻底屈服。

那么他要求的空中力量的规模是多少呢?他告诉白宫:给他105架新型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12架重型轰炸机,再加上及时的补给。陈纳德将“保证摧毁日本的主要工业中心”,从而“挽救数万美国陆军和海军士兵的生命”,然后只要由麦克阿瑟将军轻轻松松地去收拾残局就行了。

这个在陆军部激起“轩然大波”并招来一片骂声的狂妄计划,蒋介石却信以为真,或者说,他想要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对他而言,如果美国航空兵和中国空军的联合部队就可以赢得胜利,那么,他完全没有必要重组远征军入缅作战。

而最重要的是,等到战争结束,蒋介石就会有大批的物资和军队来对付共产党了。

与此相反,史迪威越来越确信,陈纳德的空军制胜战略将会导致一场灾难。史迪威认为,如果采纳陈纳德的方案,结果将会像1942年初期的那次杜立特空袭东京一样悲惨——空袭之后,许多B-25机组飞往中国,迫降在了浙江省的各个地方。

作为报复,日军派出重兵扫荡了浙江省,沿途摧毁了所有他们认为可能帮助过美军飞行员的村庄,破坏了这一地区的许多机场,20余万中国百姓惨遭屠杀。

史迪威认为陈纳德的方案会导致同样的结果。除非训练并装备一支中国军队,能够在地面抵御日军的进攻,否则陈纳德不断袭击日军的行动必然会导致日军迅速而有效的反击。

可惜的是,罗斯福倾向于陈纳德,这是因为:

首先,陈纳德的计划是一种代价很小的赢得战争的方案。

其次,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罗斯福决心把中国培养成为战后有影响力的大国,以一个自由国家的身份,填补日军战败以后亚洲留下的权力真空。(而在当时)蒋介石似乎是惟一一个有可能把中国凝聚在一起的人物。。。

所以,当蒋介石希望采取空中进攻为主的战略时,罗斯福也会尊重他的选择。

当1944年日军发动了孤注一掷的进攻后,陈纳德早期通过空军击败日军的大话立刻被戳穿了。而中国的战局则变得越来越令人绝望。

这一看就知道,是中国驻印军。

各位读者朋友们,创作不易,喜欢这个故事的话,麻烦转发点个赞吧。

#二战##军事##我要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冷知识##历史#

0 阅读:15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