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印战区的故事(二):桥梁终结者—第490中队的故事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7-24 05:20:38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490中队的队徽

曼德勒的桥梁

在缅甸北部的一个中型轰炸机基地上空,几架机身两侧涂有骷髅和机翼的B-25猛地倾斜,绕过最后一座充当地标的山脉,呼啸着飞往目标。陆军周刊的特约记者,戴夫·理查森中士就坐在其中一架轰炸机上。

在正午的灼热阳光照射下,一座佛塔熠熠发光。在佛塔的正前方,伊洛瓦底江像一条蓝色的丝带横躺在8公里之外,江边的绿色平原上,一排排的房屋和街道都清晰可见。

“那里就是曼德勒。”对讲机里有人出声了,但是他的语气平淡无奇,仅仅只是简单地报了个地名。这座缅甸中部最大的城市,因为英国著名诗人吉卜林的诗作《曼德勒》而名声大噪。(注1)

但是这个轰炸机中队的机组人员们对它没有什么兴趣,哪怕曼德勒历史悠久,战略位置重要,但它并不是今天的目标。

19世纪后期的曼德勒古城,部分毁于二战期间的缅甸战役。

飞机开始倾斜着飞向城市,调整方向后,整个中队开始以大约500公里的时速平稳、快速地飞行,炸弹舱轰隆隆地打开了。突然,机身两侧的12.7mm口径机枪开始“砰砰砰”地开火了,曳光弹不断地飞向下方的丛林和林间空地。机头的机枪也加入了对地射击,猛烈地开火声中,整架飞机都开始颤抖起来。

突然间,今天的目标从树丛的缝隙间跳了出来,那是一座长约40米的公路桥,横跨一条狭窄的河流,它由两个混凝土桥墩支撑着。

几乎就在B-25机组发现目标的同时,一枚高射炮弹炸开的白色烟团就出现在了桥梁的正上方,坐在机头的领航员,来自新墨西哥州鲁伊多索的少尉布拉德沃斯大喊道:“希望鬼子只有那门高射炮!我们将在10秒后抵达目标!”

轰炸机改成了平飞,飞机上的机枪都停止了射击,来自俄亥俄州亨德里斯堡的投弹手约翰·雷诺兹中尉坐在机舱里,眼睛紧盯着他用来投弹的反射瞄准器,对飞机的航向做了最后的调整——随着轰炸机微微晃动了一下——炸弹飞向了桥梁。

就在飞机飞过目标时,理查德中士注意到上游有一座铁路桥——准确来说,那曾经是一座铁路桥,现在只剩下半截被水淹没的扭曲钢筋。附近的铁轨上还停着十几节空车皮。

“我们八天前摧毁了那座铁路桥,”布拉德沃斯少尉在他耳边喊道。“这是从曼德勒到缅甸北部日军唯一可以使用的铁路桥。”

炸弹舱轰然关闭,轰炸机开始大角度急速转弯,躲避前方零零落落的地面火力。随后,刚才投下的延时炸弹猛地爆炸了,冲击波甚至够到了机尾。

“尾炮手报告,尾炮手报告。”对讲机里面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电流杂音,“我们的炸弹没有击中桥梁——它们都落在了桥梁左侧——炸起的水花看起来确实很像比萨斜塔。”

急速转弯返航的轰炸机看见了另外一架B-25穿过他们轰炸后冲上天空的蓝灰色烟雾,投下了炸弹。当第一个机组着陆时,第二架轰炸机已经告诉指挥部,直接命中了目标。

飞机返航时,已经有三座桥梁被摧毁了。

“这意味着,”中队情报官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切断了通往曼德勒北部日本人的唯一铁路和唯一一条良好的公路。当然了,鬼子们还会继续用人力摇桨的船只把物资运送过河。但是直到新的桥建好前,他们别想用卡车运送补给了。

鬼子的施工进度很缓慢——一旦他们建好了新的桥梁,我们也会很快将那座桥炸飞的。”

第10航空队第490中队,每周都会对缅甸各地的日军补给线发起类似的精确轰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摧毁了114座桥梁,并让另外的51座桥梁受损而无法使用。

这个纪录,在整个美国陆军航空队里都无人能及。

桥梁终结者

中缅印战区最著名的飞行部队就是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第14航空队和飞越“驼峰”的运输机部队,而在1942年3月抵达中-缅-印战区的第10航空队尽管也重创了日军,但经常在报导中被忽略了。

这支以印度为基地的空中部队,经常深入缅甸,实施炸完了就跑的战术,他们粉碎铁路线,炸毁日军机场,还严重削弱了日军在仰光和缅甸其他港口的航运。仅仅在1944年的前三个月里,第10航空队就出击8500多架次,向日军投掷了大约1680吨炸弹。

而第10航空队的第490中队最擅长炸桥,他们曾经在一周内炸毁了8座桥梁,给自己赢回了一个“桥梁终结者”的绰号。

他们发明了一种“跳跃式轰炸”的战术——飞机俯冲到很低的高度投弹,投下去的角度保证让这些炸弹能够触地即爆,而不会反弹起来。凭借这一战术,490中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穆江大桥被摧毁的瞬间。

而490中队之所以成为“桥梁终结者”,并发明出独特的炸桥战术,其实源于一次失败的轰炸行动:

就在1年前,490中队还是一支普普通通的轰炸机中队,他们组建的时间是1942年12月,在随后整整10个月时间里,他们一直执行着各种常规任务:轰炸日本人的机场、兵营、补给站、船只——偶尔也会奉命攻击桥梁——而他们最害怕的任务,就是轰炸桥梁。

对于所有的机组人员而言,桥梁都是最难击中的目标,第490中队也不例外,无论他们驾驶飞机从1500米的高空水平轰炸,还是让飞机俯冲到树梢高度单独投弹,命中目标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一天,在任务简报会上,指挥官告诉他们,今天的目标是摧毁密达河上的桥梁,而这次行动,也是490中队屹今为止接到过的最重要的任务。

日军正通过密达河上的桥梁向缅甸南部抢运物资,为即将入侵印度的“乌号”行动做准备——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高级指挥官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炸毁河上的桥梁。

当天,第490中队全力出击,向目标扔下了密密麻麻的炸弹。当烟雾散开后,他们懊恼地发现,除了周围密密麻麻的弹坑,目标桥梁仍旧完好无损。行动中也有几枚炸弹直接命中了栈桥,但是高空投掷的炸弹却砸穿了桥面,掉进了深水中,爆炸掀起的水柱只让栈桥轻微受损。

这次任务堪称惨败。

回到基地后,中队所有人都感到脸上无光,少数几个人还打算再次去轰炸一轮。当中队指挥官,来自北达科他州的罗伯特·麦卡滕中校召集机组人员开会时,大家都以为会被痛骂一顿。

不料,中校只说了一句话:“不会有下一次失败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习如何摧毁桥梁,哪怕这是我们能够做的最后一件事。”

82中队在轰炸地面目标。

第二天开始,第490中队在战斗的间歇期里,每天都开始用木制炸弹练习,他们在附近的稻田里搭了个靶子,反复试验各种战术。

当他们在杂志上读到西南太平洋的第5航空队使用跳弹攻击日军船只的成功战例后,他们也开始尝试用跳弹来攻击桥梁。

很快第490中队就发现,在陆地上,炸弹的弹跳轨迹无法像在开阔水域里那样确定,尤其是弹跳路径上的树木和房屋会让炸弹不知道跳到哪里去了。另外,桥梁也不像船只那么结实,可以兜住跳跃过来的炸弹,炸弹要么跳偏,要么跳过桥梁,要么从桥墩下穿过去,在很远的地方才爆炸。

他们还尝试了俯冲轰炸,但很快发现B-25不适合进行大角度俯冲和快速拉起。机组人员又尝试从树梢顶部投弹,但投弹高度过低的话,飞机就无法从重磅炸弹爆炸的杀伤范围内及时逃脱。而且投下的炸弹要么侧滑出很远,要么就因为角度不对无法引爆。

这是肯尼的“跳弹攻击”,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枚炸弹在水面上蹦蹦跳跳地飞向前方。

为了解决这些麻烦,中队的官兵们尝试过:在机翼上安装制动器,在机头装上尖刺,或者在炸弹上挂降落伞,这些改进稍微起了点作用,但是并非万无一失,和增加的工作量相比,完全是得不偿失。

经过了数周的尝试后,一次行动中,中队偶然发现了跳跃式轰炸的秘密:

1944年元旦,中队奉命攻击穆河大桥,这座铁路桥是仰光到曼德勒的铁路线上的必经之路。当时罗伯特·埃尔丁少校驾驶轰炸机打算俯冲到树梢高度进入攻击路线,结果突然发现一颗大树挡住了预定的航线,少校只好加大油门,拉起飞机。等他再次进入攻击高度时,已经到达目标上空了,没办法,少校投下了炸弹。

飞机随后开始俯冲转向。机组人员一边骂骂咧咧地抱怨那棵该死的大树破坏了任务,一边回头想看看炸弹到底扔到了哪里——他们看见的景象不仅改变了490中队,还在未来深刻地影响到了缅北战役的进程。

当炸弹的烟雾散开后,这座长约160米的铁路桥的两座桥架倒在了河中。“就是它!”埃尔丁少校对着他的机组大喊。“这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东西。让这些桥都等着吧!”

回到机场后,中队战术指挥官埃尔丁少校分析了这一情况——炸弹在低空被投下时,飞机正好做了一个小角度的俯冲动作,导致炸弹以一定的角度飞向地面,从而避免了跳弹或弹头的触发引信无法被撞击发火。

中队长埃尔丁少校画图分解说明了三种特殊轰炸类型,最下面就是490中队发明的跳跃式轰炸。

490中队很快又对这个技术进行了改进,让跳跃式轰炸达到完美状态。飞行员们学会了在小角度俯冲时,用机头机枪的曳光弹来进行航线修正,他们还发现,近失弹造成的伤害更大。

埃尔丁少校发现这一方法的两周后,490中队终于报仇了:布特塞利斯上尉使用新的跳跃式轰炸战术,只用了两枚炸弹,就摧毁了密达河大桥——这可是过去整个中队都没能做到的目标。欣喜若狂的布特塞利斯上尉一路上摇头晃脑,还在对讲机里不停地念赞美诗。

卷土重来的490中队开始主动要求执行最高难度的空袭桥梁任务,他们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些任务:

他们首先摧毁的是200多米长的梅萨铁路桥,缅北日军部队90%的补给和增援都要依靠这座桥来运输;接下来,中队的六架B-25轰炸机在一次任务中接连摧毁了三座桥梁。几天后,另外6架轰炸机又炸毁了两座桥梁。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490中队就摧毁了八座桥梁。

当消息传到第10航空队指挥官霍华德加维德森少将的耳朵里时,他向麦卡滕中校发来了贺电:“我谨向你、你的‘桥梁终结者’以及所有继续飞行并取得成功的士兵们表示祝贺。你们的毁灭性成果得到了大家的欢呼。”

这是第一次有人叫他们“桥梁终结者”,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下来。尽管490中队仍然保留了自己的骷髅和飞翼的队标,但所有人都开始用新名字称呼他们。490中队从这一刻开始,专门负责攻击桥梁。

牺牲和辉煌

几周的战斗后,“桥梁终结者”们发现,1000磅的炸弹近距离的毁伤效果要比小型炸弹好上太多,他们认为,每架轰炸机上多带几枚这种炸弹可以减少攻击的架次。而他们的做法却令地勤人员大吃一惊——他们在每架轰炸机达到设计荷载后,额外又挂了一枚1000磅的炸弹上去。

他们第一次这么干的时候,别的中队的飞行员对中队武器官麦金太尔上尉说:“我和你赌50块,B-25额外带着这么重的炸弹根本别想飞起来。”

麦金太尔接受了赌注,中队的每架飞机都带上了额外的炸弹,他们不仅顺利起飞,还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只出动5架飞机就炸毁了三座桥梁,麦金太尔上尉轻而易举地赢了50块。

从这一天以后,平均只需要3-4架次就可以摧毁一座桥梁了。

沐河大桥被摧毁的过程

缅甸的地形就像一块狭长的布条,这个国度几乎所有的山脉和河谷都是南北走向,成千上万条大小河流在其间奔流,这也意味着没有那条道路不需要经过桥梁,这也是为什么摧毁桥梁可以对日军的补给运输线造成致命打击的原因所在。

“桥梁终结者”最壮观的一次任务是摧毁缅甸最大的桥梁——锡当河大桥,这座足足有11跨,长达300多米的大型桥梁是连接仰光到泰国的唯一铁路线的重要枢纽。来自加州的库克中尉在明亮的月光下,用长长的反射着月光的铁轨作为标识,将1/3的桥梁彻底摧毁。

库克中尉在返航时,为了躲避扑面而来的地面火力,飞机在低空做了一个大倾斜度转弯,结果左翼直接撞上了附近的佛塔的塔尖,他驾驶的飞机翼尖被撕掉了1米多,但他仍然驾驶轰炸机,飞越印缅边境的崇山峻岭,安全返回了基地。

几周后,他死于一次坠机事故。

詹姆斯·克雷恩上士,在一次轰炸任务中,爬到打开的炸弹舱里面,将几枚卡住的炸弹扔了下去;马文·贝克曼下士在一次任务中,和前来拦截的数架零式战斗机缠斗了半个小时,他们的机组跳伞后,他眼睁睁地看着零式战机在空中将附近跳伞的战友一一打爆,贝克曼下士在丛林中跌跌撞撞地走了五天,才安然返回基地。

亚瑟·桑德斯中尉,他在仰光上空将控制权交给了副驾驶,然后自己掏出一台摄影机拍摄来袭的零式战斗机,后来他在另外一次战斗中失踪。

约瑟夫·迈尔中士在中队的告示栏里贴了这么个告示:“13:00 点发工资。13:05 赌场开业”。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授予紫心勋章——因为他是中队里唯一被地面火力击伤的家伙。

当中美联军开始奇袭密支 那的战斗时,490中队已经把那里所有40座重要的桥梁全部摧毁了。随后的雨季耽误了他们出击,当10月份雨季结束后,他们再次全力以赴,在13 天内摧毁了13 座桥梁。

“桥梁终结者”们当然不会只攻击桥梁,他们和第10航空队的其他战友一起,攻击日本人在伊洛瓦底江上的小货轮,攻击任何被他们发现的,在缅甸的移动日军目标。在满月的夜晚,他们还会空袭日军的营地和补给场。

但是日军的工程兵部队让“桥梁终结者”们的“本职工作”被安排得满满的,日军的工兵要么会抢修被炸毁的大桥,要么会在旁边紧急架设一座浮桥或临时便桥。当日军忙忙碌碌地抢修时,中队的飞机只是例行巡逻一下,并不会攻击他们。当他们发现桥梁已经或者即将被修好时,就会准时用一枚1000磅炸弹让日军的变得更加痛苦。

巴约河上的大桥就是这样被炸了两次,第二次摧毁这座大桥时,正好是该中队摧毁的第100座桥梁。

正中目标

随着缅甸战役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赞扬从前线传到了基地:

中国军队在某个村庄里面发现了至少150具瘦骨嶙峋的日军尸体,这些人都是因为缺乏补给而被饿死的;而在来自史迪威将军指挥部的官方声明中,他特地指出,缅北的日军部队正在全线撤退,因为第18师团早已无法获得足够的弹药和补给了。

最后来自英军的“表扬”则让人哭笑不得:一名英国工兵营的少校拦住了一名美军联络官,“我说,老兄,”这位英国人抱怨道。“你介意告诉你们那些‘桥梁终结者’们一声吗?虽然我们都认为他们干得很棒。但是给我们工兵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每次我们走到河边,我们就会发现桥已经被炸掉了。。。”

注1:吉卜林的诗作《曼德勒》,又名《曼德勒之路》。虽然诗人本人并没有去过这座城市,但很多西方人和中国文青被这首诗吸引到了这里。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2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