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初,随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相继展开,彭越、韩信和英布三位将领在军事斗智中频频上演精彩的表现,以至于他们被后人并列称为“汉初三大将”。尤其是韩信和英布两人更为世人所熟知,各自的成绩和战绩也是广泛传颂。然而,彭越,这位尽管名气较小却同样在楚汉之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究竟有何资格与韩信、英布齐名呢?

楚汉战争中后期。项羽在彭城大捷,以三万兵力击溃了号称五十六万的刘邦联军后,刘邦陷入了极度不利的局面。这时,彭越决定以灵活的游击战术给对手制造麻烦。彭越率领相对较少的部队,机动穿插扫荡敌军后方,一时之间,楚军的补给线受到严重威胁。彭越的游击战术不仅成功牵制了项羽的主力部队,还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扭转了战场局势。

彭越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在游击战。早在项羽起兵反秦时,彭越就已经开始在巨野泽一带活动,并未参与到赫赫有名的巨鹿之战中,因而最初并不被重视。项羽分封诸侯,也没有包括彭越。随着时间推移,彭越逐渐充分展示了他的战斗力和战略眼光。当田荣在齐地反抗项羽时,看到彭越手下已经有了约万余人的部队,便委以重任。彭越不负众望,在反楚斗争中勇敢地直接发起攻击。
刘邦在东进的过程中,彭越部队不断扩充,最后成为他的一大支柱。当刘邦遭遇项羽猛烈进攻时,成皋失陷,刘邦自身也几度险些被俘。关键时刻,彭越以小股部队千里机动,绕道敌后,针对项羽的粮草补给线发起致命攻击。正是这些行动,让项羽不得不从正面战场抽调兵力回援,从而给予刘邦集中力量反击的机会,顺势夺回战略要地。

更为重要的是,彭越的果断行动不仅仅帮助刘邦防守成功,更一次次趁项羽后方空虚时暴击,成功割断了楚军的后方支援。在韩信率军大破龙且的齐楚联军后,楚汉战争的格局已经逐渐倾斜。彭越则依旧在梁地和睢阳、外黄一带持续进行袭扰战,逼得项羽疲于奔命,无法稳扎刘邦的核心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楚汉决战的最后关头,彭越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如果不是彭越频繁对项羽后方的骚扰,迫使项羽以迂回路线撤退,刘邦的追击计划也不会如此顺利。项羽在鸿沟讲和后显然低估了这种潜在威胁。“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确实,彭越与韩信一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彭越虽然未像韩信那样在长时间的正面战役中屡战屡胜,但他在战场上的灵活性和果断的战术运用,尤其是其灵活的游击战术,为刘邦带来无数次转机。他不仅创造了游击战法,为后世军事战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对整个楚汉战争的格局扭转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今天,当我们提起韩信、英布时,往往会被他们的传奇故事吸引,而对彭越的忽略显然是不公平的。彭越的战略眼光和机动战术的应用,同样对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彭越,楚汉之争的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可以说,正是由于他的存在,刘邦才能最终获得天下,称霸一时。因此,彭越完全有资格与韩信、英布并列为“汉初三大将”。彭越用他独特的智慧和谋略,书写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