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装甲部队先驱,中国装甲兵之父——徐庭瑶

星辰与大海 2024-04-19 07:06:55

本期为已更新完结的昆仑关战役系列的补充系列。在昆仑关大捷这一战中,作为主力的第五军其麾下的装甲部队力量在战役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期内容便将讲述中国装甲部队的之父徐庭瑶的事迹。

(本期全文约6300万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徐庭瑶将军于1892年10月9日(光绪十八年农历八月十九日) ,出生在安徽省中部的无为县开城镇先锋村,原名其瑶、后自己改名为庭瑶,字月祥。徐家是一个传统的耕读家庭,父母都出身于书香门第,因此家中虽然并不富有,但却有不差的文化涵养。徐庭瑶刚学会走路时、其父便带他到私塾旁听,不料听了一段时间后,竟和年龄比他大很多的其他学童一样、能够青诵《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让大家十分惊讶。知道自己的儿子天赋异禀,徐父相当开心、开始对他有计划地栽培,到了十岁那年,徐庭瑶已经是家族内远近闻名的神童。

第17军军长时期的徐庭瑶将军。

此时是公元1901年,在自强运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新式学堂已经遍布各地,就连安徽境内不是很繁荣的无为县,县立书院亦是一所新式学堂。该书院采取四四制,即初小四年、高小四年,开设有写字、修身、读经、数学、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中西学兼有之课程,徐庭瑶去旁听过一次后,便爱上了这所学校。但由于徐家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徐父对这点很是犹豫不决。所幸当时的徐氏族长徐绍祖很有远见,他认定徐庭瑶是个可以栽培的人才,最后决定以族产的公积金供其上学及生活、这才解决了经济上的难关。

1907年,16岁的徐庭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高分考入皖江中学、在中学的求学阶段,他认识了流亡芜湖的革命党人李辛白先生,并成为其义子,在李辛白有意无意的影响下,徐庭瑶心中的革命思想开始萌芽。191l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来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就在这一年,徐庭瑶中学毕业,并立志要成为军人,在义父的推荐下,进入湖北南湖的第二预备学校就读。

(上图)陆军机械化学校是国家重点培训基地,当时的教育长为徐庭瑶将军(左二),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将军(左三)兼任军训部部长,以主管机关长官身份视察该校,徐、白两人不只是保定三期同学,更是莫逆之交。

在这所学校中、徐庭瑶认识了不少后来叱咤民国的风云人物、包括张治中、白崇禧、黄绍站等人,两年后,顺利从第二预备学校毕业,进入保定的第8师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在1914年下半年,和前述张、白、黄等老同学,一同进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在保定军校,徐庭瑶和白崇禧又很巧地住在同一寝室,因此两人自此之后成了莫逆之交。到了1916年年底,25岁的徐庭瑶顺利毕业,和四十余名安徽籍的同学一起分到安徽的安武军中见习。但在这里,徐庭瑶却见识到了军队中的腐败与黑暗。

徐庭瑶被分配到倪嗣冲所属的第三路第4营任见习官,在这里龙蛇杂处,一此老兵痞子的作风,让受新式军事教育的他很看不惯,但碍于资历尚浅,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久之后,见习期满,恰巧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欲对德国宣战筹组“参战军”,徐庭瑶遂脱离安武军,成了“参战军”里的一名连长。当时徐所属团之团长,人称刘二虎、目不识丁,性格粗暴,但上战场时却又胆小无比、对于如此的长官,徐庭瑶相当失望,认为当时的军队如果都是这样,那还不如不要干了、于是毅然脱下戎装,回到家乡当了两年的小学教师。

虽然小学老师的生活悠闲自在、但徐庭瑶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1922年10月,在无为同乡、保定三期老同学、时任粤军总司令部总务处长的戴端甫的邀请下,徐庭瑶南下广州、参加了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新革命,于许崇智的部队里任连长。之后随军东征,克复潮缸,积功升为营长。1925年,国民政府将基干之第1军,整编为9个团,徐庭瑶升为第3师第8团团附。第8团在肃清滨桂军叛变后,随即参加了对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在征讨惠州之役中,敌杨坤如部负隅顽抗,徐庭瑶和友军第4团合力编组突击队、并亲冒弹雨率队冲上城头,惠州因此攻克,战后蒋介石亲自嘉勉其勇敢、并将他升为第8团团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誓师北伐,主力从湖南北上、仅留下少数部队于闽粤边境警备。当时北洋政府任命的福建都督周荫人欲趁粤东空虚,率兵南下偷袭,但其企图为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所侦知,何应钦先发制人,对其先发动进攻,以第3师第8团为先锋,攻击敌之司令部永定城,一战而下永定,俘获了人枪万余、之后徐庭瑶随东路军平定了整个福建、因功升为独立第4师副师长。后调第l军第2师副师长,在孙传芳大举反扑的龙潭之役中,第2师奉命兼程截击敌军、将当面敌军击溃、使局面转危为安、徐庭瑶因此役功绩,荣升中将军衔。

1927年10月,徐庭瑶率第2师死守临准关,屡败奉军张宗昌部,11月第2师师长刘峙专任第1军军长,遗缺由徐庭瑶继任。国民革命军解决了内部纷争后(指宁汉分裂),继续北伐,徐庭瑶参加了徐州、临城、济南之役,1928年5月1日被任命为济南警备司令,并亲眼目睹了“济南惨案”的发生,从此他开始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有所提防。1928年7月北伐成功,全国统一,中国军队召开了编遣会议裁撤过多的军队,此时第2师缩编为第1师第I旅.徐庭瑶也改任第1旅中将旅长,驻防江苏徐州。

1933年3月,日军在占领热河后继续向长城推进。

1933年2月,热河沦陷、日寇续向长城一线推进,国民政府一面进行外交调停,一面从南方调集部队准备北放增援。调关麟征的第25师、黄杰的第2师、刘战的第83师、两个骑兵旅,另外配属1个炮兵团及1个重迫炮营,以第17军军部为指挥机关,由军长徐庭瑶带队北上增援,于3月初陆续抵达古北口附近,以第25师和在本地的东北军第112师负责防务。

3月10日,日军全线发动进攻,日军火力密集使得第25师伤亡惨重,第149团团长王润波阵亡,师长关麟征遭到手榴弹炸伤而后送、由副师长杜聿明暂代师长一职。而协助防守的友军第112师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苦战过后制高点将军楼失守、日军占领古北口关口。最致命的是此时第112师竟然没有通报第25师就下达撤退命令.留第25师的官兵孤军奋战、在日军飞机和火炮的猛轰之下、第25师终于崩溃,一直退到南天门一线构筑阵地。

13日黄杰率领第2师前来南天门接防,不堪再战的第25师收拢残部后退往密云整补,4月5日刘勘的第83师亦抵达此处.两师共同守备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一线阵地。日军第8师团攻占古北口后并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就地转入防御态势,双方就这样以南天门为中心、僵持了一个多月。4月21日早上,沉寂已久的日军首先炮击八道楼子、并派出第16旅团第32联队担任正面主攻。中国陆军第2师官兵奋勇作战,无奈日军火力太强,阵地接连失守,第2师一天即伤亡营长聂新、吴超征以下1500余人。24日、第16旅团得第4旅团一部增援后、向南天门正面及其两侧阵地猛攻,并施放烟幕掩护坦克、步兵多次冲锋。守军第2、第83师顽强抗击,激战至28日,由南天门撤守磨石山、大小新开岭、北香岭、丰城庄之线。第2师在这七天里共伤亡了5000多人,无力再战,只能由第83师独力支撑。

在古北口前线指挥作战的第17军军长徐庭瑶(执地图者)。

从4月28日到5月上旬、第83师继续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新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作战,伤亡惨重,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师长刘裁一度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拦阻。第1 7军3个主力师于古北口激战了两个月,官兵伤亡惨重,所余官兵不过三分之一,何应钦鉴于第17军战斗力已彻底丧失,只能下令撤退,长城古北口战役因面结束。徐庭瑶时为第8军团领上将衔的代总指挥,率官兵四万余人,奉命退守北平,分五路后移,且战且退。

在这次的战斗中,徐庭瑶见识到了日军武器装备的厉害,并于战后检讨了此次战役的得失,上书给蒋介石,提出了五大建言:一、中日战争今后无法避免,中国应把日帝当成最凶恶的头号敌人:二、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国多年来饱受列强欺凌的一个惨痛教训;三、要想在今后对日作战中打败日本,我军军备革命刻不容缓:四、建立新的中国军队,应走现代化、机械化道路;五、培养专业军官,要先走一步。

徐庭瑶以为、长城抗战之役之所以我军无法以众胜寡,原因在于“日军训练有素、在空军、炮兵、坦克、步兵诸兵种的协同作战中,对我军发动猛烈攻势。我军是以劣势装备,凭高昂的爱国热忱与敌人拼杀,故每战伤亡极大,甚至十分惨重,而第17军的装备还远较其他部队优良。第17军如此,其他部队可想而知。因而我军的军备革命实迫在眉睫,不容稍缓”。

长城战后,为追念第17军阵亡将士壮烈成仁之抗日牺牲精神、徐庭瑶特在安徽蚌埠建立陆军第17军阵亡将士公墓,以慰忠魂。在和日本谈判的过程中,日方提出徐庭瑶为“抗日派”的代表人物,应予以惩戒,国民政府为使谈判顺利,于是宣布撤去其第17军军长之职,不过等风头过后,马上又命其为军委会保定行营主任。徐庭瑶上书后,蒋介石对其意见颇为重视,于是在1934年初,成立了由军委会和交通部组成的军事交通考察团,其中军事专家18人,交通与电信专家4人,分别由徐庭瑶、俞飞鹏担任正、副团长、其目的有二,一为考察军事的现代化,二为考察交通和通讯的现代化。

古北口战役期间第17军军长徐庭瑶和军医俞佑世摄于密云军部。

考察团于1934年5月11日从上海登轮出发,前后考察了意大利、瑞士、德国、捷克、苏联.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的军事院校、特种兵部队、通讯中枢、兵工厂等地方。历经了11个月、于1935年3月回到上海。返国后,徐庭瑶将军把这次考察之心得与收获,加上长城抗战之经历与检讨,写成了六十万字之报告书给蒋介石亲览,深得蒋之赞许。另外徐还撰写了《军备革命》一书,自费印刷两千册分送国军将领,并先后到中央军校、工兵学校、炮兵学校等地演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回国之后,徐庭瑶先是进行了对川军的整训工作、接着在1935年5月,出任了训练总监部(后改组为军训部)的交通.辎重、通信三个兵监,并兼任陆军通信学校和交辎学校的筹备主任。同年9月11日,陆军通信兵学校成立,蒋介石亲任校长,徐庭瑶任教育长,负责实际校务。10月,交通兵和辎重兵学校正式合并为“陆军交辎学校”,同样由蒋介石亲任校长,徐庭瑶任教育长,交辎学校设在南京市区的丁家桥原炮兵学校旧址,和通信兵学校暂时共享同一校区。一个月后,原归交2团管辖的战车营也转归交辎学校,并改名为战车教导营,这是中国装甲兵的开端,徐庭瑶见自己的理想开始慢慢实现,为了专注日标不要一心二用,他于此时辞去了通信兵学校教育长一职、全力于交辎学校的建设。

交辎学校虽然初步建立、但后面还有很大的难题等待徐庭瑶去解决,包括物力与人力的奇缺。物力方面、刚成立的新学校什么都缺,但在蒋介石的大力支持下,这方面的问题并不难解决。比较麻烦的是人力方面,由于国内机械化的人才奇缺无比,因此人才的网罗与往后的培养,便成了徐庭瑶的当务之急,他一方面礼聘了批外籍顾问来学校执教,另一方面网罗了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人便成了交辎学校的教学骨干,暂时解了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中国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由此初步建立、徐庭瑶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

在徐庭瑶认真办校的同时,1936年12月l2日,“西安事变”发生。军政部长何应钦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大举兴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任命了徐庭瑶为“讨逆军”前敌总指挥。由于当时南京政府的军政要员意见不一,加上事变很快地和平解决,两方始终没有大规模的兵戎相见、徐的前敌总指挥之职最后也不了了之。1937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委托徐庭瑶,将交辎学校战车教导营和交通兵第2团所属装甲汽车队合编、并补充了一批德制坦克、在南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装甲兵团,由徐庭瑶指派爱将杜求明担任第一任少将团长。同年6月、因为长城战役的贡献,国民政府补授了徐庭瑶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陆军交通辎重兵学校战车教导营装备的“维克斯”6吨半轻型坦克。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日军在上海挑衅,淞沪会战展开,装甲兵团的坦克第1营两个连由杜丰明率领,在上海汇山码头配合陆军阻击日军登陆。淞沪会战后,徐庭瑶率交辎学校和通信兵学校及装甲兵团大部分向湖南转移。交辎学校一分为二,扩编成机械化学校和辎重兵学校.徐仍兼机械化学校教育长。1938年1月、装甲兵团在湖南湘潭扩编成第200师,杜聿明升任师长。这是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也是中国机械化部队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徐庭瑶对第200师的训练与装备情况相当关心,在他与杜聿明二人的密切配合下,机械化学校成为中国装甲兵的摇篮,第200师则成为机械化学校的教育、训练基地,二者密不可分。

1938年11月,第200师扩编为新编第11军,徐庭瑶任军长,杜聿明升任副军长,起初下辖第200师、新编第22师和第77师,戴安澜、邱清泉、彭位仁分任3个师的师长,后第77师调出,改由郑洞国的荣誉第l师代替。该军是当时中国军队中唯一的机械化新军,从它一组建,就受到中国军界的瞩目,新11军组建后、从湖南湘潭移驻广西全州。不久,番号又改为第5军,隶属于第38集团军,徐庭瑶升任集团军总司令,杜隶明接任第5军军长。

在徐、杜的领导下,第5军很快成为一支战斗力颇强的精锐之师,在苏联顾问建议下,以步兵为核心,训练多兵种协同作战,其军事训练成绩当时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评为全国第一。1939年秋,第5军在广西界首地区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副参谋总长、军训部长白崇禧和训练总监徐庭瑶等人亲临视察。徐庭瑶看过演习后激动地说:“现在我可以告白天下了、国家创建这支机械化部队没有白花钱:我荐举了第5军军长,没有看错人。”第5军后来成为中国陆军的“五大主力”之一。

被编入第200师作战序列的“维克斯”轻型坦克。

1939年I1月,日军为切断中国西南交通线、派出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登陆广西,攻占了南宁以及周围的昆仑关等要地。国民政府军委会桂林行营为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南宁、命徐庭瑶第38集团军为北路军主攻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夏威第16集团军为西路军、助攻高峰隘;祭廷错第26集团军为东路军,截断敌后交通、待北路军攻占昆仑关后.会师南宁。位于南宁东北的昆仑关为兵家必争之地。扼守昆仑关之敌是日寇最精锐的第5师团所部号称“钢军”的第21旅团。徐庭瑶指挥第38集团军,以第5军为主力,经过十余天的血战,终于一举攻克昆仑关。此役歼敌4000余人,并击毙日军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及两个联队长、三个大队长。该旅团的军官死亡达85%以上。但第5军也因伤亡过大、官兵伤亡近17000人、不得不后撤全州基地整补。

在抗日战争期间,徐庭瑶除了担任一段时间的第38集团军总司令外(宾阳战败后去职)﹒大部分时间是在训练总监部机械兵监和机械化学校教育长的职位上。在日军的攻势下,机械化学校先是迁到长沙,再迁柳州.后迁湘西、最后迁往四川潼南双江镇,每一次迁移,对于该校师生的教学和士气,都是一次打击,但在艰苦的环境下,徐庭瑶仍想尽办法,给予机械化学校最好的装备与待遇、为以后的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昆仑关战斗前,中国陆军部队正在向战场行军。

1944年,徐庭瑶被免去机械化学校校长一职,专任机械化兵监部总监,免职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跟政治斗争有关,据说徐庭瑶和白崇禧桂系走得太近,不为蒋介石所喜。抗战结束后,1946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各部撤销,成立国防部,军训部改组为国防部下属之陆军总司令部一部。同年底,国防部设立科学委员会,主管军事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利用.国防部长白崇禧挂名主任,设委员6人,徐庭瑶为唯一的专任委员,主持科学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其他5名委员由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联勤总司令兼任。

1948年3月,徐庭瑶当选中国第一届国民大公代表,同年春,面对解放军在全国各地的凌厉攻势,蒋介石再度启用徐庭瑶,任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则出任装甲兵参谋长,但仍无法挽救国民党军事上的失败。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徐庭瑶逃往台湾。1950年初,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后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转入预备役。1958年7月正式退役。

昆仑关作战期间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右)和第5军军长杜辈明(左)

徐庭瑶一生好学,藏书甚丰,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著有《一元兵论》、《机械化军备论》、《机械化部队作战纲要》《战车兵操典》等书,且对国画、金石、考据等均有独到之造诣,1971年捐赠了一批他收藏的古籍文物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晚年除读书自娱外,颇好养鸡以消遣。1974年12月16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感谢您的观看,点关注不迷路,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主页橱窗,精选的军事、历史丛书等你选购哦

0 阅读:3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