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与张居正处于同一时代,是高拱的悲哀

小博大史 2025-02-17 14:55:45

1572年,大明内阁首辅高拱被指责擅权无君,强令回归田野,不许逗留。随后又被冯保陷害,几乎丧命。幸亏好友杨博、葛守礼等人出手相救,他才保住性命。然而,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内阁首辅,究竟是如何落到这般田地的?

时间倒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当时严嵩刚被徐阶扳倒,后者成为内阁首辅。为了打下牢固基础,组建新的权力体系,徐阶安排学生张居正成为裕王朱载坖的教师,以便日后进入内阁。随后,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他推荐高拱进入内阁。尽管高拱并不需要徐阶的推荐,但他还是被安排进了内阁。

嘉靖皇帝驾崩后,朱载坖继位为隆庆帝。徐阶急于巩固地位,起草遗诏时拉着张居正而不是高拱。这引起了高拱的极大不满,他联合其他不满徐阶的官员不断上疏弹劾徐阶。徐阶在严嵩手下深受压力,自然不会容忍高拱的挑衅。两人斗争中,徐阶主动辞职,但在离职前指使胡应嘉等人弹劾高拱,迫使高拱辞职,坐了一年冷板凳。

多年后,得益于张居正和太监李芳的运作,高拱再次回京。重回权力巅峰的高拱挥舞权杖打击政敌,包括徐阶的两个儿子也难逃其手。徐阶第三子幸免于难,多亏张居正的斡旋。然而,高拱却当面指责张居正收受贿赂,为此事特别生气。虽然没有显露,但张居正已经决定与高拱的盟友关系到此结束。

冯保的出现加剧了高拱的困境。尽管冯保一直觊觎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位,但高拱两度推举他人而使冯保心生怨恨。隆庆五年,冯保与张居正开始密谋扳倒高拱。隆庆六年,隆庆帝病危,托孤时高拱、张居正、高仪与内监同在。当隆庆帝驾崩后,冯保借高拱失言之机,向两宫和小皇帝报告,称高拱质疑太子登基的资格。

高拱浑然不知,依旧意图罢除司礼监批红权,将其权力归于内阁,并与张居正、高仪联名上奏。然而,张居正暗中通报冯保,使高拱自陷大坑,最终被斥责擅权,被驱逐出京。高拱愤然回归故里,在政治上彻底失势。

为了进一步扼杀高拱的复起可能性,张居正和冯保合谋制造“王大臣案”,诬陷高拱意图刺杀皇帝,尽管最终其清白得以证明,但这一行动彻底斩断了高拱的政治复兴之路。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市井百姓都对高拱表示同情,但他终究未能再度掌权。

高拱的高傲和张居正的精明形成了鲜明对比。高拱,作为裕王朱载坖的教师,注定仕途光明。然而,与张居正同朝为官,反倒成为他的悲哀。高拱倔强,目中无人,终被孤立。

张居正的聪明才智、审时度势,使他成为隆庆、万历年间的伟大改革家。他的政策如“一条鞭法”,对晚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尽管张居正晚年饱受争议,但他无疑是明朝历史上一位政治精英。

0 阅读:5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