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哥特式风格只存在于法国?

夏凤凰壹 2024-06-12 10:35:24

本书谈论的是14世纪欧洲的艺术作品。然而,可以明确指出的是,编者建议加上笔者所选择的作品,一般都是读者猜测不到的,相反,这些作品却可以“预料”到意大利大众的反响,因为作品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与意大利半岛几个世纪的艺术史较为接近:往后看是15世纪、16世纪、17世纪等,往前看则要追溯到12世纪至13世纪。本书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与14世纪的艺术及艺术的更迭相关,事实上,大部分涉及这一时期的文献和资料都将14世纪的艺术事件纳入哥特式风格的诞生、传播和转变之中。根据《圣经》记载,第一座哥特式建筑是法国靠近巴黎市区的圣丹尼教堂,诞生于1140年前后。后来这种风格的建筑从法国的皇家领地发展到整个欧洲大陆,直到15世纪前25年都在欧洲的艺术版图中占主导地位;而在意大利、佛兰德斯或其他地区,这种主导地位则一直维持到16世纪初。从历史的角度看,(编者和笔者的)这种做法已经在展现14世纪艺术史的进程中显现出多种影响。

一方面,艺术史学家的注意力很长时间都集中在一个主要争端上,即在哥特式艺术的规则中,一些起源于法国但又衍生出的新的艺术形式被欧洲其他国家所接纳和欢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仍旧在探讨和分析这一问题:“真正的”哥特式风格只存在于法国;而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更热衷于追求在哥特式新艺术形式下被创作出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段时间被看作缺乏哥特式内涵,失真,在法国以外的土地上高卢词汇和句法被误解或变形。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用新的艺术形式创作这种做法被推广之后,向大众展现了一种优美的、革新后的法国式哥特艺术,这种艺术为14世纪整个欧洲的艺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至于直到13世纪80年代末,人们在定义这种14世纪的艺术的时候,都称为“欧洲的成就”(当然是就法国哥特式艺术形式而言)。然而在笔者的文本中,阿兰·埃兰德-勃兰登堡正确地避开了这种框架上的束缚,他遵照前几十年发现、研究出的成果,重新确立了针对这种艺术所开展的讨论的目标:如今问题在于要明白哥特式艺术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时间出现和发展的,以及出现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法国境外,哥特式艺术为了适应新的国家、新的环境背景下的要求,又被艺术家们重新进行诠释、塑造与展示。

另一方面,经过与早期哥特式艺术所处的辉煌时期对比,或在15世纪已然国际化的哥特式艺术所闪耀的光辉中,人们已不自觉地将14世纪的艺术归入范围更广泛的哥特式框架中。这种态度和行为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个国家大众的眼中,与其他时期相比,14世纪显得并不是那么出众。1981年至1982年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历史性展览中,一篇名为《哥特式艺术的荣耀:属于查理五世的世纪》的文章就向大众证明了这一点。在那之前,14世纪的法国因模仿主义与矫揉造作的风格遭受指责,一直笼罩在“大教堂的影响”与“天才斯吕特的力量”(F. 巴隆)的阴影中。

然而,这种情况在阿尔卑斯山另一侧却变得截然不同。在那里罗伯特·隆基是这么定义14世纪艺术的(尤其在绘画方面):“或许这是我们的艺术史中最伟大的一个世纪。”对专家学者来说,通常意大利的情况看起来比较特殊,有两部著作对这一点有所涉及:《宇宙的形式》(L’univers des formes)和《鹈鹕艺术史》(Pelican History of Art)。这两部著作都对意大利哥特式艺术脱离欧洲式的发展有所论述。哥特式艺术在这片靴子形状的土地上被排斥在历史上属于一种极端情况:比起前一个半世纪,14世纪艺术创作的研究被国家主义约束得更加严格,没有一点宽松之处;而在20世纪上半叶,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民族主义对艺术就有约束。对14世纪的德国的重新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威廉·平德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传播的。平德不仅是一位目光敏锐、聪明出色的学者,更是一名推广者。今天来看他的作品与德意志鲜明的民族主义发生了冲突,在纳粹制度下他的妥协对此前建筑上的一些学术研究产生了干扰。然而从人文和政治概念上来看,平德所提出的对德国14世纪艺术研究的核心却被大众所强调和重视。而平德的其他一些观点,就像是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答复一样,没有在其他国家被系统地运用,也没能被德国所接受。

摘自《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

全球艺术史

〔意大利〕米凯莱·托马西 著

梁琦 译

河北美术出版社 凤凰壹力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进自意大利,

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

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如果将14世纪从整个哥特式艺术发展阶段中分离出来,我们不难看出14世纪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现代往往被放大,被强调,被研究和被解释。这种变化体现在个人对自然的关注上,体现在艺术家创作的图像对政治产生的作用上,体现在被定义为具有传统民族意义的创作上,也体现在享有艺术作品的新群体的崛起上。

 ★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属于“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引进于意大利,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全书,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图片细节、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带读者了解14世纪欧洲艺术史的发展图景。

 ★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全书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涵盖多种流派,详尽介绍名家名作及重要艺术观念,助读者全面把握欧洲14世纪错综复杂的艺术史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米凯莱·托马西,洛桑大学中世纪艺术史教授,曾是巴黎国家艺术史研究所和盖蒂资助项目研究员,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在比萨高等师范学校获得博士学位。他致力于13世纪至15世纪早期意大利和法国的雕塑和装饰艺术研究,已出版多部专著。

译者简介

梁琦,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长期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艺术》《卢浮宫博物馆馆藏油画精品》《纽约狂热症》等。

内容简介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为“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图片细节、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带读者了解14世纪欧洲艺术史的发展图景,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涵盖多种流派,详尽介绍名家名作及重要艺术观念,助读者全面把握欧洲14世纪错综复杂的艺术史发展历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0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