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一部分人,他们需要比别人睡得更久。
比如他们只有睡够 10 小时,才能保证清醒时有好状态,这类人叫「长睡眠者」。
长睡眠者(long sleeper)是2020年公布的神经病学名词。
在24h内的睡眠时间与其同年龄组相比明显增多,通常超过10h,但睡眠的生理结构正常。
只要能保证其长时间的睡眠需要,患者无关于睡眠质量的主诉,无白天过度嗜睡。
家族中有多发趋势,以女性多见。
一旦被迫缩短睡眠时间,他们白天就会头昏脑涨,精神萎靡。
睡觉这事儿,也看命
睡眠对于人体来说,就像手机充电。
手机充电的快慢,大部分原因是由电池本身决定。
手机为了保护自身的充电安全会有一个电源管理芯片,对电流和电压做出一定的限制。
睡觉时间的长短就像手机的出厂设定,大部分原因是由基因决定。
一种名为ABCC9的基因会影响人对睡眠的需求。具有这种基因的人需要比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多睡半个小时。
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奥克尼群岛、克罗地亚等多地的1万多名参与者的睡眠时间和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大家的睡眠需求差别非常大:有些人睡4个小时就已满足,有些人则要睡11个小时才算够。
用血液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对比后发现,含有ABCC9基因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间要长于8小时(这是一种古老的基因,它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在果蝇身上也能找到类似的基因)。
人类与果蝇的基因相似率高达61%
研究者阻断果蝇神经系统中与ABCC9类似的基因,发现果蝇夜间睡眠时间明显缩短。
项目参与者蒂尔·伦内贝格教授还表示,在很多完全不同物种之间,基因对睡眠时长的控制很可能是基于相似的机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发问了:ABCC9基因不就只能让人多睡半个小时吗?这远远达不到长睡眠者的要求哇?
诶,别急,且听有觉娓娓道来。
让人犯困的基因有很多
目前,科学家们已发现多种基因会增加睡眠时长。
DQB1—0602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睡眠实验室里对92个携带DQB1—0602基因的成年人,和37个未携带此类基因片段的人作对照实验比较。
结果显示:携带DQB1—0602的人更困乏、疲倦同时睡得更不踏实。
Sik3蛋白激酶基因
日本筑波大学团队通过使用脑电图和肌电图,对随机突变小鼠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Sik3蛋白激酶基因的剪接突变,会导致清醒时间显著减少,使小鼠成为嗜睡鼠。
人类和老鼠的相似度高达85%
NEMURI基因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合作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超过12000个果蝇品系,发现了一个叫做NEMURI的调控睡眠基因。
NEMURI基因在大脑中表达一种抗菌肤,具有正常条件下调节睡眠稳态,以及感染后能提高睡眠时长和深度的双重作用。
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杂志发表过此研究的研究成果
人类拥有超过 100种不同的抗菌肤,因此这项工作也表明,人类抗菌肤很可能具有类似的诱导睡眠特性。
PARP1基因
Appelbaum团队发现PARP1基因是一种“睡眠开关”。
当研究人员控制PARP1过表达时,斑马鱼就会进入睡眠状态;而当他们调低PARP1表达时,斑马鱼就会因为缺乏提示而保持清醒。
……
咦?
明明说的是长睡眠者,为什么上面列举的这些实验基本都是动物实验?没有人类实验?
因为用动植物做基因编辑做坏了可以扔掉,而人不行。(必须不行!)
更何况目前对人类基因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以及涉及伦理和道德法律问题,所以人类活体基因实验少之又少。
不过动物与人类在功能上有许多共性,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长睡眠者?
带着什么样的基因来到人间,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根据美国睡眠协会的统计,世界上大约只有2%的人是长睡眠者。
想要知道自己是单纯的喜欢睡懒觉还是长睡眠者,可以通过日常详细记录睡眠日志,并以体动仪监测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确定每天的睡眠模式。
(至少)在七天时间内,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且排除与嗜睡相关的疾病,在经过充足睡眠后清醒状态下没有功能受损主诉,即可确诊为长睡眠者。
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9%
全世界所有的人类,基因相似度在99.9%,而剩下的0.1%就决定了现在的各种不同(比如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弯直、睡觉时间的长短等)。
如果你是每天早上3个闹钟都叫不醒的那种人,那赶紧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让妈妈看看,爱睡觉不是你的错,都是基因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