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蒋介石宴请幕僚,席间他猜测孔家资产:不会超过50万美元吧

觅波评过去 2024-04-14 10:41:22
前言

孔氏家族当时究竟有多少钱?不仅普罗大众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蒋介石本人也十分好奇。

蒋介石厌倦了孔氏夫妇的贪婪

在国民党中,以宋霭龄、孔祥熙为首的孔宋家族和以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为首的CC系,两派之间一直对立,明争暗斗,互争权位。

进入40年代,蒋介石越来越倚重陈氏兄弟,反而对孔宋家族逐渐失去信任。

他认为,经过过去这么多年的检验,他和青帮兄弟结下的兄弟情义越来越坚固,远远比他和孔宋家族结下的姻亲关系更稳定、更可靠。

而且,蒋介石觉得,如果不是陈氏兄弟等青帮领袖一路扶着他,把他送上权力之巅,并且全力以赴地辅佐他,恐怕他不可能一直稳坐国民党头号人物的宝座。对于这一点,蒋介石在心里想得很清楚。

而相反的,在过去许多年里,孔宋家族一味地敛财、揽权,甚至一次次置他的利益于不顾,损害他的名声。

他们不像是他权力之路上的得力帮手,更像是他权力之路上的“吸血鬼”。

对于宋霭龄、孔祥熙的种种恶劣行径,蒋介石心里早就感到不满,并把对他们的反感和厌恶统统发泄在了日记里。

蒋介石的日记是他的私人机密,一直是由他自己秘藏起来的。除了他本人,几乎没有人能够接触到他的日记。

但是,宋美龄从来不是一个对丈夫的私事放任不管的妻子。相反的,她喜欢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感觉。同时,她有好手腕,有些事你瞒着她不让她知道,她就更想知道得一清二楚。

在得知蒋介石有写日记的习惯后,宋美龄觉得不能放过这个了解蒋介石心理活动的机会。

阅读蒋介石的日记就能够知道蒋介石在想什么,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她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也能够更轻松地应对。

于是,宋美龄开始悄悄看蒋介石的日记。为了不让蒋介石发觉,她每次看都小心翼翼,看完后马上恢复原样。

1943年8月的一天,宋美龄像往常一样在阅读蒋介石的日记,发现他在日记里滔滔不绝地指责了宋霭龄、孔祥熙一顿。

看到自己的丈夫如此指责自己的姐姐,宋美龄又震惊又气愤。

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他们宋家一直在为蒋介石鞍前马后地效劳,付出了多少心血,出了多少力,现在却被这样对待,宋美龄心里一阵寒心。

宋美龄觉得日记上的字一个个都非常刺眼,越往下看,她心里的怒火越是噌噌噌地往上冒,一时间顾不了那么多,拿着日记就去质问蒋介石:“如此诉诸文字,何居心?”

意识到自己的隐私一直在被宋美龄窥探,蒋介石气得嘴唇直哆嗦,当场就和宋美龄吵了起来,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

以前他们俩发生争吵,吵到最后,蒋介石的态度都会软下来。但这一次,蒋介石一副怎么都不肯低头的架势,让宋美龄很是惊讶,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只好使出了中国妻子“惩罚”丈夫的杀手锏,收拾行李离开了家,跑到宋霭龄重庆的家里去了。

当时,孔祥熙担任着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两个重要职务,在国民党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虽然宋美龄一直坚定地站在宋霭龄、孔祥熙这一边,为孔宋家族保驾护航。但这个时期,就算是她,也无法改变蒋介石想要放弃孔祥熙的决心。

1943年年末,重庆一批国民党军官凭借出色的战功获得提拔,迈入高级军官的行列。

然而,在官场“得意”之际,这批军官并不感激给予他们高官厚位的蒋介石。相反的,他们内心早已对蒋介石失望至极。

这些军官一致认为,蒋介石是使中国陷入一片混乱的罪魁祸首。他们决定策划一场政变,将蒋介石推下台。

但是,当政变还在秘密谋划中时,就被军统头目戴笠发现了。随后,戴笠联合中统负责人陈果夫、陈立夫抓获了参与政变的军官600多人,处死了16名将军,将政变扼杀在了摇篮里。

戴笠、陈果夫、陈立夫三个人一直对宋霭龄又敬畏又看不惯,在向蒋介石报告平息政变的细节时,他们很隐晦地暗示蒋介石,这场政变的幕后主使也许就是宋霭龄。

三个人的话,在蒋介石心里留下一个疑影,一直挥之不去。他想,自古以来,即便是亲兄弟,都有可能为了权力之争,把对方置于死地,更何况宋霭龄只是他的大姨姐。

而且,没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在背后推动的话,那600多名军官不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和他作对。

蒋介石越想越怀疑,更坚定了他放弃孔祥熙的决心。而在他放弃孔祥熙之前,他需要先去探探宋子文的底。

于是,蒋介石装着满肚子的心思安排了与宋子文的会面。两个人交谈时,蒋介石装作不经意地提到宋霭龄、孔祥熙,并询问宋子文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30年代,孔祥熙觊觎宋子文财政部长的位置,并成功把这个职位从宋子文手里抢走,使得宋子文从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变得失宠,从掌握权势变成无足轻重。

自那以后,宋子文和孔祥熙就结下了很深的梁子。而且这么多年来,宋子文在旁边看得明白,孔祥熙的夫人、自己的亲姐姐宋霭龄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玩弄权力。

因为从前的各种恩怨,宋子文对宋霭龄、孔祥熙这对夫妇的为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始终感到不满。

当蒋介石再次找上门来,当蒋介石重新对他报以青眼,宋子文虽然不至于大喜过望,但心里还是有一丝暗喜的。

他坦白地说出了对宋霭龄、孔祥熙的看法,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蒋介石,宋霭龄是宋美龄背后的“领导者”,宋美龄的想法和行为很多时候都受她的掌控。

从宋子文的话里话外,蒋介石能够感觉出来,如果他放弃孔祥熙,宋子文是很乐意再次出任财政部长的。

蒋介石表面看上去不动声色,但心里很是熨帖。他探底的意图实现了,安抚了宋子文一会儿,便告辞了。

当蒋介石决定舍弃孔祥熙,重新启用宋子文时,宋霭龄、孔祥熙也嗅到一丝不好的气息,明白他们现在的境遇十分恶劣,并开始思考后路。

宋霭龄和孔祥熙是命运共同体,如今宋霭龄被怀疑,孔祥熙也跟着遭殃了。而如果孔祥熙从政坛跌落,他的巨额财产很快就会被“洗劫一空”,这是宋霭龄、孔祥熙最不能忍受的。

1944年春夏之交,蒋介石委托宋霭龄陪同宋美龄到巴西看病、休养。在蒋介石还没有把撤销孔祥熙职位的问题摆到台面上之前,宋霭龄决定趁着这次巴西之行,把孔家的财产藏到国外。

正当宋霭龄、孔祥熙秘密谋划着把大半生财富一批一批带到国外时,已经下定决心放弃孔祥熙的蒋介石也做好了把孔祥熙彻底踢出局的准备。

1944年的一天,国民党中央执行会议召开。蒋介石气定神闲地坐在上首的位置,以观望的姿态等着他事先导演的一出好戏开演。

会议开始后,由于蒋介石提前打过招呼,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当着与会人员的面,毫不客气地指责孔祥熙:“权力太集中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监督,必然造成贪污和腐败。”

与会人员都是权力场上的老江湖,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立即明白过来,知道陈氏兄弟是冲着孔祥熙来的。

陈果夫、陈立夫说完,孔祥熙把目光投向蒋介石。此时,蒋介石正端坐着,脸色平静,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但孔祥熙透过他冷冷的眼神,看到了凶狠和无情。

孔祥熙心里一咯噔,紧张地连呼吸都停滞了,小心翼翼地看着蒋介石,说:

鄙人才疏学浅,本是委员长赏识,能为党国贡献绵薄之力,如有贻误,本人愿承担责任。为了国家大计,我请求委员长恩准,辞去行政院长和财政部长之职。

蒋介石好像已经料到孔祥熙会主动辞职,他褒奖了孔祥熙多年来的功劳,顺水推舟地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

为了不让大家觉得他独断专行,蒋介石像往常每一次会议一样,流程化地询问与会者:“诸位觉得怎么样?”底下的人自然没有异议,齐刷刷地点了点头。

之后,蒋介石提议让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他的这项提议同样无可争议地通过了。

1945年秋天,抗日战争胜利后,孔祥熙从重庆回到南京,住进了孔家在南京的老房子。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所老房子曾被日本人霸占,现在已经是七零八落、破败不堪。看到自己的家变得千疮百孔,孔祥熙心酸得想要掉眼泪。

而最让他难受的是,以前那些拜访过他,求他办事的人,也都人走茶凉,现在孔家几乎没有什么人登门了,这让习惯了在官场上被众星捧月、习惯了被其他人随从讨好的孔祥熙突然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淡,心里一阵悲凉。

不久后,宋霭龄回国。眼见孔祥熙被蒋介石晾在一边,眼见孔家被冷落、被打压,宋霭龄怒火中烧。

强硬霸道的性子注定她忍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找蒋介石问个清楚。就算不能使孔家卷土重来,她也必须为孔祥熙讨个说法。

孔祥熙给宋霭龄顺气:“我劝你别去,蒋介石的为人,你们宋家最清楚不过。”

宋霭龄的气还是没有消:“我咽不下这口气!”

孔祥熙无奈地说:“我已65岁了,早已过了耳顺之年,还有什么看不惯听不顺的?”然而,他的话并没有说服宋霭龄。

宋霭龄拨通了蒋介石的电话,向蒋介石提出要见面,有一种要兴师问罪的架势,蒋介石很干脆地答应了。

两人见面后,宋霭龄气势汹汹地质问蒋介石,孔祥熙在财政部长的职位上干了这么多年,为蒋介石支付了数额庞大的军费,对蒋家忠心耿耿,蒋介石为什么要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她要求蒋介石给个说法,孔祥熙到底做错了什么。

对于宋霭龄的质问,蒋介石不生气,也不辩解,悠悠地开了腔:“庸之这次辞职,一是为了照顾影响维护大局。二也是考虑他年纪已大。好了,我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的,在适当的时候,我会为你们说话的……”

宋霭龄知道蒋介石说的不过是客套话罢了,也明白这件事已经没有转机。她不禁感叹大势已去,自己也只能默默接受现实。但不管怎么样,她找回了一点面子,心里舒服多了。

回到家的时候,宋霭龄一扫之前的阴霾,变得高兴了些,把她和蒋介石的谈话内容详细告诉了孔祥熙。

孔祥熙一听就听出蒋介石说的是敷衍之词,生气地说:“我原本就没指望他能发什么善心。只要他没有什么新仇,能让我们安度晚年,我们也就阿弥陀佛了。”

这时候,孔祥熙以自己对蒋介石的了解,猜到他可能会发动内战。如果内战爆发,孔祥熙又要陷入国民党内的纠葛和缠斗中,而且蒋介石猜忌心重,未来会发生什么?孔祥熙的结局会怎么样?这些事情都难以预料。

孔祥熙觉得,不如趁现在还能全身而退,先走为快吧。

他和宋霭龄两人一合计,认为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出国,而且一切都要悄悄进行,不能被别人发现。

孔祥熙和宋霭龄经过商议,决定他们不一起出国,让宋霭龄以看病为由先到美国,孔祥熙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跟过去。

1947年,宋霭龄乘机飞往美国。

没过多久,身在美国的宋霭龄给国内的孔祥熙发了一份电报,称她的病情不稳定,让孔祥熙尽快赶到美国照顾。这份电报,是宋霭龄和孔祥熙共同演的一出双簧,蒋介石也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因此,当孔祥熙拿着宋霭龄的电报找到蒋介石,申请出国时,蒋介石对此心照不宣,知道孔祥熙这一去,可能很久都不会再回来了。

但是,蒋介石没有离别的苦涩和伤感,这时候的他正为国民党在战场上接二连三的失利焦头烂额,只在孔祥熙拿来的电报上快速写下两个字“同意”。

1947年秋天,孔祥熙奔赴美国。

蒋介石:不会超过50万美元吧

在美国,宋霭龄、孔祥熙一开始住在纽约弗代尔独立大道4904号,后来又搬到纽约市长岛蝗虫谷菲斯克港。

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隐秘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仿佛与世隔绝。能住在这里的都是显赫的人物,普通人是无法靠近这里的。这就是宋霭龄心目中理想的隐退生活,富足、豪华、没有人打扰。

宋霭龄、宋美龄共同出了172.5万美元在这里置了二百多亩的地,修建了三栋庄园别墅,每栋有30间房。三栋别墅中,一栋留给了宋美龄,另外两栋供宋霭龄、孔祥熙一家人居住。

虽然人在太洋彼岸,过着近乎隐居式的生活,但宋霭龄对当时的国内形势了如指掌,她的谋算还对国内的形势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1948年,蒋经国查封了孔令侃旗下的扬子公司。经宋美龄斡旋,孔令侃和扬子公司都平安无事。而这还要得益于宋霭龄2年前的谋算。

1946年,扬子公司创建之初,宋霭龄就提醒孔令侃,在股东名册上记载宋美龄为股东,所挣的一部分收入,也要与宋美龄分享。宋霭龄此举,是想把蒋家和孔家紧紧捆绑,以防未来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

因此,当扬子公司面临危机,外界纷纷猜测孔令侃这次难过这一关时,宋霭龄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知道,这一次,孔氏家族一样不会输。

而事情的结果就像宋霭龄预料的那样,最终,孔令侃和扬子公司全都顺利地从这件事里脱身。

1949年春,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下野,回到老家溪口。在那段失意的日子里,蒋介石的心情很沉重,开始回想过去的种种,他认为国民党的溃败,孔氏家族要负很大的责任。因此,他对孔氏家族的怨气很大。

恰巧此时,宋霭龄派孔令侃给蒋介石送来10万美金。蒋介石见到孔令侃,没有给他好脸色,问道:“到此为何?”

孔令侃解释:“恐这里需要开支,奉父母之命送十万美金来。”蒋介石听了他的话,怒不可遏,声色俱厉地呵斥道:“滚回去。”

孔令侃头一次见蒋介石这么生气,一下子被吓住了。他对溪口很熟悉,以前他到溪口,都会住上几天,这一次,没有待多久就走了。

其实,宋霭龄派孔令侃给蒋介石送钱是一番好意。她觉得,蒋介石现在的处境不妙,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她以德报怨,不计较以前种种,在蒋介石艰难的时候为他送钱,应该称得上是雪中送炭的义举,蒋介石也许会念她的好。

但是,蒋介石认为,在他狼狈、不得志的时候,宋霭龄把钱送上门来,是在同情他、施舍他、羞辱他。他不愿意被孔家人看扁,根本不可能收下宋霭龄的钱。

此后数年,蒋介石与宋霭龄、孔祥熙相距万里之遥,彼此都对对方耿耿于怀。

宋霭龄、孔祥熙远走美国,消失在国人的视线中。后来,关于他们的消息越来越少,这更增添了他们的神秘色彩,人们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下降。

他们身上令人们好奇的,大概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到底积累了多少财富?

1954年,蒋介石宴请幕僚时,提到了宋霭龄、孔祥熙。觥筹交错间,蒋介石饶有兴致地猜测起孔氏家族的财产,他说:“我对孔先生知道得最清楚,不错,他过去是很有钱的人......说到他现在的财产,不会超过50万美元吧。”

从蒋介石的话里可以听出,他对孔氏家族的财产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奇。

1948年,南京《大众新闻》根据计算,估算出孔氏夫妇的财富高达数十亿美元。后来,孔祥熙曾经的下属徐家涵也表示,孔氏家族的财富在10亿美元左右......

事实上,各界人士都对孔氏家族的财富有过估算,所估算的具体数值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估算的数值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宋霭龄、孔祥熙夫妇当时到底有多少钱?除了他们自己,也许没有人知道真正的数字。正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所以充满想象......

参考资料:

《未加冕的女王宋霭龄》: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版。

1 阅读:1495
猜你喜欢

觅波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