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面试出了一道题,问什么叫“石鼓体”,有一部分人回答不出来

四海易文字 2024-09-26 03:08:22

所谓石鼓体即是以书写《石鼓文》为根基而形成的书法风格或流派。《石鼓文》虽早在唐初就已被发现,但书写石鼓文的风气却是在清晚期形成的。任何一种书风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都与相关书法家的个人努力密切相关。石鼓体就是在乾嘉以来金石考据学和碑学兴起、篆书勃然中兴这样一个书法大背景下产生的,又因吴昌硕等书家的推波助澜而盛行一时。

研习石鼓文并融人到篆书风格中的,首先是杨沂孙,其所书《篆书诗经》借鉴了石鼓文的行笔圆浑、结体方整等特点,杨氏篆书可以说是石鼓体产生前的序曲。

开石鼓体之先河并发扬光大者为吴昌硕,观吴所临石鼓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临摹,而是创造,重在“变”,与原著相比,变线条匀净为浑厚跌宕,变结体方整为左右参差,变章法疏朗为疏密相间,后人评之:“既有篆书的凝练遒劲,又有草书的气度恢宏”,以古茂雄强、气势磅礴胜。

吴的石鼓体一改传统篆书整饬、刻板的局面,在当时书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使书家们开始注重对石鼓文的研习,并成为一时风尚,石鼓体由此盛行;另一方面有一些书家认为学石鼓文可以直接取法吴氏,由此形成了吴派石鼓体。吴的弟子王个簃、诸乐三等就深得缶翁衣钵,是吴派石鼓体的传承者。学吴而能自出机杼者当推陕西的刘自椟先生,刘习石鼓文学吴而不囿于吴,在用笔上增以渴笔,并强调墨色的变化,结体上,吴左右参差强调纵势的舒展,刘则更注重横向的开合有度,在吴派石鼓体中独树一帜。

吴派之外习石鼓文成就较著者有以下诸家:

王福庵:其为愉庵临《石鼓文》线条匀净,结体方整,比原作更为整饬,风格恬静儒雅,如智永书恪守古法以功力精熟胜。

萧退庵:其所集石鼓文字对联“平子归囿乐我道趋,翰公好古辞如天章”(《中国书法》1986年第二期)线条敦厚遒丽,结体雍容稳健,有颜真卿书博大深宏的气度。

马公愚:其所临石鼓文线条挺劲凝练,结体从容不迫,章法清朗,与原作神形毕肖,堪称石鼓文之墨迹版。

邓散木:其所临石鼓文线条婉约流美,结体中宫紧密,风格以劲秀妍雅胜。

朱复戡:晚年所临石鼓文以金文笔意书之,气象浑穆凝练,苍劲金石之气逼人。与原作相较:一是其书不是写而像是錾刻上去的;二是其体貌风韵似比原作尚要古远。

石鼓体形成于清末,盛行于近代。吴昌硕开石鼓体之先河,其后各家所书石鼓体各有干秋,把千年石鼓文演绎得精彩纷呈并一直影响着当代书坛。

2 阅读:76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