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一个“数学好”的孩子,在玩乐时,做好3点就足以

美妈很帅 2024-06-12 20:01:09

孩子三四岁时,我开始给他做数学启蒙。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他可以轻松从1数到100,但是问他桌上有几个橘子,他就不会了,必须按照顺序从1数到5,才知道是5个橘子。

当我问他,爸爸拿走一个,妈妈拿走一个,桌上还剩下几个橘子,他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抱着这样的疑问,我问了一个做数学老师的朋友,他是这样回答我的,“因为孩子没有理解数字背后的逻辑关系。”

说到如何培养一个“数学好”的孩子,朋友认为,平常带着孩子做自己小时候想做的事情就可以,没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报班。

孩子喜欢什么,做什么呢,无非就是玩。能在玩乐中培养孩子的数学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再好不过了。但是具体怎么做呢?

朋友是个热心肠,他告诉我,日常玩乐时,做好3点,就能帮孩子塑造强大的“数学大脑”。

1.比较

让小朋友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多少、长度、宽度、重量等,以此培养比较和排序的能力。比如:

孩子在收集大小不一的松果,你引导他,“宝贝,把大一点的松果放到红色袋子里,把小一点的松果放到绿色袋子里。”

早上你倒了两杯牛奶,“宝贝,左边这杯牛奶多,右边的这牛奶少,你要喝哪一杯?”

孩子指了指多的那一杯,你笑着说,”你要多的这杯,那妈妈喝少的那杯。”

孩子在沙滩上捡小石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把手当作称,把石头放到手掌里称一称,重一点的放在左边,轻一点的放在右边。看谁称得又快又多。”

2.计数游戏

孩子收集各种自然材料的时候,3-4岁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数一数手中的树叶,树上的果实、花园的花,让他留意身边的数量,帮他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4-5岁的孩子,可以让他用小木棍代表数量,做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5-6岁后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计数活动。

3.建立空间感

空间感是指识别物体的位置、方位、大小、形状、速度的能力。

3-5岁是孩子空间感高度发育的时期,大家可以通过各种小游戏,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空间感,方便他以后上学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

比如:

在玩接球游戏时,孩子能了解球的大小和速度,并且预测球会落到哪里。

在骑自行车时,孩子在控制速度的同时,要观察前面是否有障碍物,并预判安全距离。

折纸时,要先在大脑里建模一遍,在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手指的力度、动作与速度,才能把扁平的纸折成立体的形状。

躲猫猫、转圈圈、老鹰抓小鸡、砌积木、跳绳、拼图、绘画、垒城堡这些小游戏,都能够帮助小朋友培养空间感。

平常跟孩子交流互动的时候,也尽可能使用空间词汇去描述物体的形状、状态、距离、方向和位置关系。

不要说,“把积木放好。”而是说,“把积木放在左边这个红色柜子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在日常生活上略微花一点心思,在亲子互动中点滴渗透,孩子便能获得一些数学技能。

只要前期铺垫到位,后期就能井喷,孩子往后学数学,肯定是越学越轻松的。

11 阅读:1880
评论列表

美妈很帅

简介:专注分享孕产、育儿与辅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