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街道办强拆鱼塘被判赔380万,拖了近一年,如今方案来了!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2025-03-29 16:20:14
重庆这街道办强拆鱼塘被判赔 380 万,拖了近一年,如今方案来了!

最近,重庆璧山区大路街道办因一起强拆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4 年前,街道办在未妥善处理赔偿问题的情况下,强行拆除了万朝林夫妇承包的鱼塘。法院判决街道办需赔偿约 380 万元,然而近一年过去了,这笔赔偿款却迟迟未能到账。好在,经媒体报道后,事情迎来了新进展。

招商引资,夫妻开启养鱼事业

万朝林 10 多岁就开始学养鱼,2000 年结婚后,和妻子殷正兰在陈家桥一带养鱼。2007 年前后,璧山县大路镇(现璧山区大路街道办)为打造渔业生产(垂钓)示范基地,四处招商引资。镇长亲自开车接万朝林夫妇去考察。后来,他们与大路镇三台村村委会签订了 30 年养鱼合同,承包了 120 余亩鱼塘。

为了经营好鱼塘,夫妻俩投入了大量心血和资金,不仅修建了公路、管理用房,还购置了新设备。每年鱼塘产出几十万斤鱼,日子原本越过越好。2015 年,他们还成立了水产养殖场。

深夜强拆,鱼塘惨遭破坏

2021 年 3 月,万朝林夫妇突然接到通知,鱼塘要关停整治。得知消息后,他们多次与大路街道办商谈赔偿问题。一开始,街道办同意按拆迁补偿标准赔付,但现场测量后却反悔了。

2021 年 8 月 13 日深夜,鱼塘边的狗叫声惊醒了殷正兰。她查看监控,发现有人在砸监控,便立刻报警。民警回复称是街道办要拆除鱼塘。天亮后,多辆挖掘机开来,掘开鱼塘堤坝放水。更让夫妻俩没想到的是,附近村民和其他地方的人闻讯赶来捞鱼。他们哭着阻拦,嗓子都喊哑了,也没能阻止这场哄抢。

维权之路,法院判决街道办担责

鱼塘被拆后,万朝林夫妇痛心不已,将大路街道办告上法庭。2022 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街道办对鱼塘强制放水拆除的行为缺乏法定职权,判决强拆行为违法。

随后,万朝林夫妇再次起诉,要求街道办进行行政赔偿。经鉴定,各类鱼流失 37 万余斤,2024 年 5 月 31 日,法院判决大路街道办赔偿他们包括鱼类流失以及设施设备等损失 379.9 万余元及相应利息损失。

然而,判决生效后,街道办不仅 3 万余元卖鱼款不翼而飞,还一直以没有钱为由,拒绝支付赔偿款。万朝林夫妇向沙坪坝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查询后发现,街道办账户无存款,名下房屋多为老百姓安置房屋,无法处置。

媒体介入,赔偿有了新方案

3 月 28 日,华商报大风新闻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当晚,璧山区大路街道办相关人员就联系了万朝林夫妇,双方在茶楼进行了协商。参与协商的有璧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和大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他们提出 3 月 31 日将判决款的 30% 支付到法院账户,再由法院转交给万朝林夫妇,余下部分通过拍卖国有资产来支付。

3 月 29 日上午,“璧山发布” 发布情况说明,称已就赔偿事宜与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将尽快履行相关法律义务。但万朝林夫妇表示,这只是初步方案,他们还未签字同意,接下来会咨询律师,争取一次性解决问题。

律师支招,保障合法权益

针对这一情况,四川法蜀律师事务所主任龚继承表示,沙坪坝区法院可采取查询财产并划拨存款、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申请财政专项拨付这 3 种措施强制执行。对万朝林夫妇来说,也有申请财政直接支付、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监督、申请检察监督这 3 条救济途径。

这起强拆事件,不仅给万朝林夫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暴露了个别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街道办能尽快履行赔偿义务,给受害者一个交代,也给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

0 阅读:22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讲过去的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