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杀了阎婆惜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很多书友还是支持宋江,觉得阎婆惜死不足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大家觉得宋江帮助了阎婆安葬了丈夫,又为她们母女提供住处,这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
可掉头来阎婆惜却威胁宋江,最重要的是背叛宋江,为宋江戴绿帽子,所以阎婆惜该杀。
手机前的各位好,欢迎来到我的频道,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我的胡侃水浒系列之第二十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01、在第二十回开头,施耐庵写了这么一首诗:
为恋烟花起祸端,阎婆口状去经官。
若非侠士行仁爱,定使圜扉锁凤鸾。
四海英雄思慷慨,一腔忠义动衣冠。
九原难忘朱仝德,千古高名逼斗寒。
施耐庵这首诗写得很好,在第一句已经交代了宋江惹官司的缘由:
为恋烟花起祸端,阎婆口状去经官。
宋江当初帮助阎婆一家人没错,但阎婆同样报了这份恩情,她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宋江当了外宅。
不管阎婆出于什么目的,最终宋江接受了这份礼物。
说白了还是宋江贪恋了阎婆惜的美色。
在这里我也多说一句,在整个水浒传所出现的美女中,最媚的女人应该是阎婆惜,毕竟阎婆惜是娼妓出身。
阎婆看上了宋江的财力势力,宋江看上了阎婆惜的美色。
这是平等交换,从接纳阎婆惜的那一晚上开始,人家阎婆已经不欠宋江什么了。
另外关于阎婆惜偷情问题:
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
这是书上的原话,至于后来宋江为什么渐渐来得慢了,书上给出的原因是因为宋江是好汉,只爱弄枪使棒,不愿贪恋美色。
却是为何?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我觉得施耐庵为宋江找的这个理由太牵强了。
既然是好汉,在女色上不十分要紧,那为何初时天天与阎婆惜睡在一起呢?
如果真不喜欢女色,当初就不应该答应这门亲事。
最合理的解释是,宋江现在把阎婆惜玩够了,然后把人家甩了,到头来反而怨女方偷情,这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是有错在先。
哪怕真不喜欢了,写一纸休书,把阎婆惜休了也可以,这样即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阎婆惜。
而宋江的做法却是,不理阎婆惜,也不休掉阎婆惜,只是把她养在阁楼中,这与软禁没什么区别。
阎婆惜是人,何况还是一个娼妓,天天一人待在房中,肯定免不了偷情。
从这件事中,我认为先是有宋江冷落,后才有阎婆惜偷情,我觉得宋江有错在先。
至于后来大街小巷到处都在传播阎婆惜偷情事件,宋江也不理不睬。
我不明白宋江为何宁可忍受戴绿帽子的侮辱,也不愿休掉阎婆惜。
至于后来阎婆惜被杀,这是她估算不足造成的,同时也说明阎婆惜涉世未深,对人性还没有琢磨透彻。
02、从我上面的分析来看,既然阎婆惜不欠宋江什么,那么宋江杀人就应该负全部责任。
可宋江是怎么做得呢?
宋江道:“我是烈汉,一世也不走,随你要怎地。”
宋江这话说得霸气,可结果呢?
当阎婆在街上一吆喝时,吓得宋江如丧家之犬。
这与他先前吹过的牛逼大相径庭,真是可笑。
看看杨志当初杀了泼皮牛儿是怎么说的: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
杨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人家真没逃跑,可宋江呢?只会吹牛逼。
在这里出现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唐牛儿,这是一个妙人,施耐庵真是会安排,我们后面再聊。
接下来便是社会败坏,道德沦丧,人性中的恶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公堂上当阎婆诉说冤情之后,知县大人如何做?
他没有先问主犯宋江逃往哪里了,而是先审问唐牛二:
知县道:“你这厮怎敢打夺了凶身?”
当唐牛二言明情况后,知县又说:
“胡说!宋江是个君子诚实的人,如何肯造次杀人!这人命之事,必然在你身上。左右在那里?”
可见知县上来就想把这个案子直接做死,把唐牛二判成凶手替宋江顶替罪行。
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只把唐牛儿来再三推问。唐牛儿供道:“小人并不知前后。”知县道:“你这厮如何隔夜去他家闹?以定是你杀了。”唐牛儿告道:“小人一时撞去,搪碗酒吃。”知县道:“胡说!且把这厮捆翻了,打这厮!”左右两边狼虎一般公人,把这唐牛儿一索捆翻了,打到三五十,前后语言一般。
人命关天,这样一桩大案身为父母官的知县竟然如此荒唐判罚,而很多书友还替宋江逃跑喝彩?我不明白有什么可高兴的,当官府变成这样时,你觉得你还能享受到该有的公平吗?
一旦社会变成这样,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你。
如果没有张文远,像阎婆这样一个没钱没势的老太婆,这件案子就会这样草草了解了。
当张文远向知县分析案情,让他派人去勾宋江父亲到庭时,书上是这样写得:
知县本不肯行移,只要朦胧做在唐牛儿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怎当这张文远立主文案,唆使阎婆上厅,只管来告。知县情知阻当不住,只得押纸公文,差三两个做公的,去宋家庄勾追宋太公并兄弟宋清。
各位书友没觉得人性中的恶与社会中的黑暗吗?
如果没有张文远,唐牛二一定会被判死刑,因为只有死人才能更好地保护好秘密。
这可是两条人命啊!可知县的做法如此随意,说明人命在他眼中真如草芥。
看到那些还在为宋江暗自庆幸的书友时,我只能呵呵,遇到这些傻白甜的人真没办法。
有人会反驳《水浒传》只是小说,没必要较真。
我只想说,小说来源与生活,尤其像《水浒传》这样的小说。
有了张文远的坚持,知县无奈,先后派了两拨人去送太公的庄上。
第一波人去了之后是这样回复知县的:
众公人相辞了宋太公,自回县去回知县的话,说道:“宋太公三年前出了宋江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
这话一听就是在糊弄人的,前面施耐庵也写了,众人明知这是预先开的门路,但为了保护宋江,并没有说透。
而知县得知这样的情况后,是这样做得:
知县又是要出脱宋江的,便道:“既有执凭公文,他又别无亲族,可以出一千贯赏钱,行移诸处海捕捉拿便了。”
知县这样处理,看似有结果,实则无结果。
虽出赏钱捉拿宋江,但并无时间限制,可以捉拿一天,也可捉拿十年,谁知什么时间才能捉拿到呢?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捉拿不到。
像这样的处罚结果,在现在社会我想也是常见现象。
派出去的第二波人就更无耻了,朱仝明知宋江的藏身地点,而他的做法不是捉拿嫌犯,而是支开雷横掩人耳目去告知宋江逃跑。
朱仝道:“兄长可以作急寻思,当行即行,今晚便可动身,勿请迟延自误。”
历史上关羽被称为美髯公,而水浒传中的朱仝恰巧也有美髯公的称号,这是借助关羽的名声来提升自己,但他做出的事简直是在侮辱“美髯公”这三个字。
嫌犯就在家里坐着,而派出去的两波公人偏偏都是瞎子,结果可想而知,出去转了一圈,都是空手而回。
再加上与宋江交好的人游说张文远,朱仝又上下使钱,让阎婆别再告状,这件事的结果就不了了之了。
而作为与此案毫无相干的唐牛二却祸从天降,他成了宋江的替罪羊。
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像唐牛二这样的人,代表的就是社会的最底层老百姓,面对命运的不公,他们毫无办法,只能选择默默承受。
与唐牛二有相似命运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武松。
武松杀嫂也是被逼无奈,他想过走法律程序,但走不通,法律不为他做主,他只能拿起屠刀自己为自己做主了。
而可怜的是唐牛二没有武松那样的本事,不然,水浒传中就会出现另一条好汉——唐牛二。
03、如果详细分析一下,我们一开始就能下一个结论:在这个案件中,最终的胜者一定属于宋江。
为什么?
大家可以看看晁盖就知道了。
晁盖等人得罪的可是当朝太师,而且从州里面派人下来抓捕,最终结果却是晁盖逃出生天。
何况这次与宋江打官司的只是一个外来户的老太太。
双方之间势力悬殊太大。
当然,阎婆可能也没有想过能把宋江怎么着,但毕竟死的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能将宋江绳之以法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尽可能多要点钱财。
但令阎婆没想到的是,从一开始遇到的阻碍就如此的大。
这里他忽略了阶级的重要性。就像网络红人凤姐所说,纵然她考上了大学,但依然脱离不了农民阶级,当被有势力的人踩在脚下时,她能做得就是默默忍受。
这就是社会现实。
04、前面我说“唐牛二”是个妙人,之所以妙,是因为他总是在关键时候出场,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没有他这个故事也不能这么完美地成立。
从唐牛儿这个人物的设立上也能看出,高人就是高能,水浒传这本书的文学成就能有如此之高是有原因的。
唐牛二先后出场两次,而这两次都是为了解救宋江而来。
第一次是宋江被阎婆困住,一直想办法脱身,但苦无机会。在这关键时候唐牛二来了,两人通过眼神交流编造了一个理由,但不幸被阎婆识破,并打了唐牛二。
这婆子跳起身来,便把那唐牛儿劈脖子只一叉,踉踉跄跄直从房里叉下楼来。
唐牛二是个小混混,如何能受这虔婆的气?于是便有了第二回一上来就殴打阎婆的事情。
唐牛儿见是阎婆一把扭结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鸟气来,便把盘子放在卖药的老王凳子上,钻将过来........
第一次唐牛二是真心想救宋江,但没有成功,第二次是为了出气,反而误打误撞救了宋江。
不光解救宋江的身,连命也一块救了。
同时唐牛二又是个单身汉,没有家人,当他被官府按了个杀人的罪名后,他能做的只有等待官府的判罚。
想想唐牛二,既觉得滑稽,又让人感到唏嘘。
刘唐给宋江送礼传递的消息让他内心起了波澜,一个朦胧的计划出现了,那就是“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谁知报应来的如此之快,当天夜里宋江救误杀了阎婆惜,这次出逃他的计划正好开展。
下一回出现了我最喜欢的一个好汉,他是谁?为什么能让我如此喜欢?咱下一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