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水浒第一回,龙虎山为何要刁难洪信,洪信又为什么会释放妖魔

猪哥谈文化 2024-03-24 14:24:44

手机前的各位好,今天来分享水浒传的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确切来说,这一回应该算是本书的一个楔子。

因为这一回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出处,真正的正文应该从第二回开始。

金圣叹老爷子对这一回是这样点评的:

以瘟疫为楔,楔出祈禳;以祈禳为楔,楔出天师;以天师为楔,楔出洪信;以洪信为楔,楔出游山;以游山为楔,楔出开碣;以开碣为楔,楔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此所谓正楔也。

我对这几句话表示赞同。

但这一回的精彩之处也不是这几句话就能概括的。

洪信是这一回的关键人物,所有的戏份都在他身上,他的表现也决定了这一回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洪信身上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来。

接了皇帝委派的任务之后,洪信一路夜宿邮亭,朝行驿站,远程近接,渴饮饥餐好不容易来到了龙虎山。

他本以为自己是皇帝所派下来的信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此次任务应该很好完成才对,

谁曾想,他来到龙虎山后,第一次见面便碰了一鼻子灰。

他问监宫真人:

“天师今在何处?”

真人告诉他:

“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可能洪信都没想到,他高高在上的太尉身份,在龙虎山并不管用。

洪信又问:

“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

真人又说了一大段话,总结出来三个字:

“志诚心。”

需要洪信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

虽说内心很不爽,但既然来了,这山还是要上的。

第二日洪信香汤沐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穿了一双麻鞋草履,吃了斋供便步行上山。

山路自古难走,何况住着神仙的龙虎山。

走了大概二三里路,洪信便脚酸腿软走不动路。

内心不由怨道:

“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

这几句话也透露出当时达官贵人生活之奢侈,与京城那些正在遭受瘟疫毒害的苦难百姓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对洪信来说,他遭受的不过是身体上的一点疲困,而对那些百姓来说,他们遭受的却是生命的威胁。

再往上走,洪信先后遇到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虎和一条水桶般粗细的巨蛇。

金圣叹老爷子在这里这样评价:

以山中一虎一蛇,楔出陈违、杨春。

这里的陈违应该是陈达。

不过我不太苟同。

我倒是认为,这里的一虎一蛇代表的就是龙虎山上的龙虎二字。

先遇虎,再遇蛇,然后遇到了天师。

而水浒传这本书也是按照这样节奏来写的。

躲过了一虎一蛇,洪信遇到了一个骑着黄牛的童子。

童子告诉洪信,天师已经知道了京城瘟疫之事,已经驾着仙鹤去了。

洪信本来不信,但又惧怕遇到别的危险,于是给了自己一个理由:

“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分付他,已定是了。”

然后就下山了。

洪信下山后又把道士埋怨了一通。

道士解释山上的蛇虎并不伤人,而且告诉洪信,骑黄牛的童子就是天师。

天师是神仙,一般不以真面目示人。同时也表明了洪信肉眼凡胎识不得真人。

这其实是一种戏弄。

洪信嘴上不说,内心一定不是滋味。

果然在接下来的游山活动中,洪信找到了刁难这些道士的机会。

在游山过程中,遇到了伏魔殿,不管道士如何解释,洪信非要进去看一看。

真人三回五次禀说:“此殿开不得,恐惹利害,有伤于人。”太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洪信飞扬跋扈蛮横无理,他只是稍稍改变说词便可以把这群道士定下死罪。

真是应了那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而王进与林冲这两位教头便是被高俅用同样的方式迫害的。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官府,离亡国亡朝也就不远了。

当然在这里洪信也有报复的意思在里面,他内心认为自己来到龙虎山受到了刁难,而此时正是借助这个看魔王的机会来报复这些道士。

破开伏魔殿的殿门,便见到了一个石碣。

这个碑碣特别有意思,书上这样描述:

“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

而在水浒传的第七十一回中,出现的那个石碣上,同样刻着龙章凤篆,天书符箓,同样是人皆不识。

前后呼应,不等不赞叹作者水平之高,实在是高。

碑碣的后面刻着四个大字:

“与洪而开”

洪信大喜,认为这是上天的意思。

不管道士如何劝阻,他都要推开石碑,看看里面镇压的到底是什么妖魔。

在这里施耐庵描述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

真人慌忙谏道:“太尉,不可掘动!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不当稳便。”

洪信听后大怒。

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

洪信根本不听。

真人又苦禀道:“不可掘动!”

洪信更是不听。

多次劝说都没能挽回洪信的倔强。

道士的态度与洪信的蛮横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局可想而知,妖魔被释放,世间变得生灵涂炭。

洪信是皇帝派来的,又称天使。

他外出办公,背后代表了皇帝,也就是执政者。

而在这里,施耐庵只是用了短短几句对话,就把当时执政者的刁蛮与蛮横刻画的淋漓尽致。

把老百姓的性命交到这样的执政者手中,结局一定是凄惨的。

洪信成功释放了魔君,而我认为洪信释放的并不是魔君,而是社会底层百姓为了生活而奋起反抗的怒火与勇气。

金圣叹老人家曾拼注,以洪福骄情傲色,楔出高俅、蔡京。

那么高俅又是何人?在他身上又能看出什么奇事来?我们下一回再见。

0 阅读:3

猪哥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