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金到创业,对奥运冠军们来说哪样更难?

具光谈财经 2024-08-26 19:39:01

小夏曾经设想过,假如自己是奥运冠军,退役之后除了拍广告还能干点啥?如果能将自己所长用于回馈或者服务社会可能是最有意义且价值深远的。比如现在很多奥运冠军下场办学或者创业的事情,小夏就非常支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近期,一家名叫陈梦(国科大)乒乓球特色学校在各大平台登上热搜,虽然从公开信息上,这家学校和陈梦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依然还是遭到了不少网友质疑,据说学校的教练现在都不敢接电话。该学校的一位教练表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学就是教学,我们并不擅长解释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陈梦(国科大)乒乓球特色学校由北京宽高教育集团旗下的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国科大青岛附属实验学校与培养出奥运冠军陈梦的青岛鑫梦彤乒乓球运动俱乐部共同组建。企查查显示,该俱乐部是陈梦的恩师董熙2019年创办的,注册资金3万元。俱乐部为鲁能乒乓球俱乐部人才培养基地。(资料来源:第一财经0814)

对此,有业内人评论,像陈梦、郑钦文等年轻运动员如果再创业,背景基本还处于双轨并行时期的拉扯阶段。衡量40个奥运冠军的意义与价值有许多维度,但从体育产业的维度看,应该跳出他们个人品牌价值的“几亿收入”这种狭隘的“眼球”经济,更要重视他们能否推动相关体育项目的市场化发展,能否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到体育产业,扩大各自项目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受益,来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

从近几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创办特色学校、俱乐部以及创业打造体育明星个人的运动品牌,基本是现役或者退役后的明星运动员较为普遍的选择之一。比如从体操王子变为品牌大亨的李宁,曾在2023年入选全球十大最有价值的服装品牌,品牌价值高达30.65亿美元。又比如邓亚萍则进入金融圈,发起并设立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体育产业链的全领域投资。(资料来源:上游新闻0815)

奥运冠军拥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吸引大量关注,而奥运冠军下场办学创业,不仅是个人职业转型的一种方式,也反映出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从当前的体育产业发展来看,前景是越来越广阔了。根据《全民健身计划》,预计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只是靠奥运四年一次的红利,若要体育产业像奥运精神一样“更高、更快、更强”,这其中还需要产业融合的创新、体育场景的创新以及服务方式的创新。

据悉,当前体育产业正通过与科技、医疗、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融合,不断创新发展。体育与科技的结合,如智能场馆、体感游戏设备等,提升了体育消费的科技含量和体验感 。体育与医疗的结合,推动了运动康复等领域的发展,为大众健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体育与教育的结合,通过体育培训等业态,培养了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和参与度。

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其中,奥运冠军们凭借自身的IP优势,不仅丰富了个人的事业版图,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大家对奥运冠军办学创业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0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