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狂犬疫苗,被狗咬了怎么办?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让人折服

钟校说过 2025-02-18 09:16:37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每年的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即便是到医疗发达的现代社会,全球每年也有5.5万人因狂犬病病毒而死。

从病发到死亡最快仅有7天时间。据有关数据报道,全球5.5万人中有大约40%是青少年和儿童。

简单来说,狂犬病就是狂犬病毒通过侵入神经中枢的手段,迅速致人死亡。时至今日,它依旧被国际卫生组织定义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就是这么一个令现代人束手无策的狂犬病,古代史料却鲜有记载,如果古人被狗咬了,老祖宗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东晋时期的葛洪,在《肘后方》中曾这样记载道:若是有人被狗咬了,将狗杀掉,然后把咬人的这只狗的脑浆涂于患处,可以防止染上“疯狗病”。

虽然听起来没什么科学依据,但从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古人在研究防治疯狗病这个问题上也曾进行过临床研究。

古代狂犬病的病症与救治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研制有效疫苗进行狂犬病的治愈,但对于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百分之百的致死率,依然是致命威胁。

狂犬病的痛苦症状令人不寒而栗:恐水、狂躁、瘫痪甚至于呼吸衰竭。

那么在中国古代又是如何面对狂犬病毒的呢?考察和了解古人对于病毒的治疗和预防,就会发现其独到的智慧。

追溯最早的关于狂犬病的记录是在《黄帝内经》中,古人称之为“疯狗病”。

古代治疗疯狗病非常注重对伤口的处理,被疯狗咬中之后,毒气会迅速入侵体内,所以及时清理伤口是必要的。

《本草纲目》中就提到可以用醋或者酒精来处理伤口,甚至于古人还会用烧红的铁具、艾灸来灼烧伤口,以达到祛病毒的目的。

手法虽然显得痛苦难忍,但及时祛病毒的医疗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再者就是运用中药来杀病毒。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黄连、黄岑对于解毒的特殊功效,除了内服,外敷也可用雄黄、麝香来缓解症状,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古人不仅仅注重狂犬病毒的治疗,还强调预防。在《齐民要术》中强调,养狗者要定期检查狗的健康状况,对于疯狗要主动隔离。古人的预防意识是与现代医疗理念不谋而合的。

古人在医疗技术远不如今天的条件之下,通过观察疯狗的行为和被咬伤者的症状,得出“毒气攻心”的结论,并且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毒和控制。

病毒宿主,以毒攻毒

对于威胁性极大的疯狗症,东晋葛洪甚至提出,将咬人的疯狗打死之后,将疯狗的脑髓涂抹在患者被咬伤处,试图运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控制病毒。

据同时代的文书记载,确实有人运用此方式顺利获救。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几乎99%的狂犬病毒案例都是来自疯狗的攻击,但猫、狐狸、蝙蝠等有可能是病毒宿主,一旦宿主感染了狂犬病毒,通过咬伤、舔舐皮肤都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古人早已观察到狂犬病毒在疯狗身上的反应,并指出疯狗的典型特征包括流口水、畏光等。除特殊情况外,疯狗在后期通常会瘫痪、呼吸困难,在此期间极易攻击人类。

在清代的医书《医宗金鉴》中曾详细记载了狂犬病的医治方法:被狗咬伤之后,尽快用砂壶烫酒,然就把壶嘴对准伤口,就像拔罐一样把毒血逐一吸出来,然后用艾灸烧,狂犬病就不会再复发了。

总体而言,古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非常符合中国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念,将疾病量化且积极治疗,充分观察病原和受伤者的症状。

总的而言,提前预防、积极治疗、以毒攻毒,从预防到治疗整体把控,用巧妙的办法和务实的态度,将狂犬病毒预防于无形,医治于萌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辩证思维方式,将狂犬病医治上升哲学高度。

整体观和辩证思维,正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所在。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古人的智慧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参考资料:

人民网:疫苗起源于中国 东晋就能防治狂犬病

0 阅读:12
钟校说过

钟校说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