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就听长辈们念叨“春捂秋冻”
当我踏入血管外科医疗行业以后
更听前辈们传达“春捂秋冻”
以前听来听去对这些概念不甚了解
只当是“名词”,不用解释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参加工作以后才明白
“春捂”对有血管病的人尤其重要
那么,“春捂”应该捂哪儿?
1. 颈部
做好颈部的保暖可以避免颈部的疲劳,避免头颈部因为血管受寒而收缩。
调查显示,超过60岁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是80% ,超过70岁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人群是100%,再加上现代人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的习惯。很多人过早就出现了颈动脉斑块。
当血管遇寒收缩后,斑块还是堵在那里,就会引起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等。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2. 腹部
女性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护,因为腹部后面就是盆腔。该处的血管多且细,原来的血液到了这个部位就会减速,分流进更细小的血管。
如果一受凉,血有遇寒则凝的特点,盆腔就会有淤血的风险,形成盆腔淤血综合征。站久了觉得腰酸、肚子坠、痛经、疲劳等是其主要表现。
3. 腿部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老。跟下肢相关的血管疾病不在少数。像我们常见的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深静脉血栓、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等,做好下肢的保暖工作尤其是重中之重。
很多女孩子在春天乍暖还寒时节便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和短裤,疏于对下肢的照顾。但静脉曲张形成和加重就是在这个时候,大家也可以测测自己现在是不是就有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在线测评】
我们都知道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而保证血液从底部回流到咱们的心脏,主要依靠静脉血管内的静脉瓣膜和腿部肌肉泵双重作用。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当下肢受寒以后,血管遇冷收缩,静脉血流淤滞,给瓣膜造成巨大压力,闭合不上,久而久之就会使静脉血管开始迂曲和扩张。同时受寒以后,还会引起腿部肌肉疼痛、痉挛。所以春季防护不当,静脉曲张形成和加重就在这个时候!
温馨提醒
“捂”讲究“815”原则
当昼夜温差处在8℃以上时
需要“捂”
当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
就不需要“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