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大大小小几百个帝王,他们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但是有一种帝王,他们在位的前期,励精图治,将自己的国家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他们功成名就后却选择了耽于享乐,最终导致自己的国家开始走下坡路。如果看他们的前半生,是个明君,然而看他们的后半生,却是个昏君,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6位这样的帝王。
1、齐桓公姜小白齐桓公姜小白是姜姓齐国的第16位国君,姜子牙的第12代孙。齐襄公在位时,齐国国内政治混乱,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在鲍叔牙和管仲的保护下出逃齐国避难。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后自立为君,不过很快他也被杀了,齐国一时之间没了君主。这时候在国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往回赶,谁先回到齐国谁就会成为齐国的下一任君主。
当时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鲁国想要公子纠回到齐国成为国君,于是派管仲在半路截杀小白,管仲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死亡,管仲回去禀告后鲁国就慢慢悠悠的送公子纠回齐,而这时候公子小白则是快马加鞭的回到齐国,成为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并没有因为管仲曾经射过自己而追究管仲,反而是重用管仲,拜管仲为相,在他们君臣的合作下,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齐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齐国一跃成为东方大国。而且齐国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然而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重用易牙、竖刁等人,导致他们专权。在齐桓公执政的第43年,齐桓公病重,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率领自己的党羽争夺齐国国君之位,以至于齐桓公去世后尸体在床上放了67天都没人管,尸虫都从窗户里爬出来了。可怜一代霸主,原本是一个励精图治之人,可惜晚年昏聩导致齐国国力衰退,最终自己也落得个无人收尸的下场。
2、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颇有作为的一位君主,可惜他在巅峰时期走错了路,导致自己的下场也很惨。
赵雍是赵肃侯之子,他年少继位,在朝中一众贤臣的辅佐下平稳的前进,等到他亲政后,因为赵国于中原诸侯争霸战争中常年处于不利地位,且赵国疆界常受邻近诸侯国威胁和游牧民族的侵扰,于是赵雍奋发图强,提倡胡服骑射,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赵国在他的努力下成为唯一能够与秦国相抗的国家。
公元前299年,赵雍在正值壮年之际将王位传给次子赵何,他则称“主父”的称号。赵雍这么做的目的是以赵何来处理朝政,他自己则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以实现“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志向。可是他却没想到,自己的做法却给赵国带来了内乱。
赵雍舍弃贤明的长子赵章却把王位传给次子赵何,此举进一步引发了赵章与赵何之间的矛盾,而赵雍眼见亏待长子,想把代地分给他让他做代王,可惜最终没能实施。公元前295年,赵雍与赵何到沙丘,分居两宫,此时赵章发动叛乱,兵败后逃入赵雍的宫中,李兑、赵成等围主父宫,诛杀赵章及其党羽。他们害怕解除包围后被灭族,于是就继续围困主父宫,并向宫人下令“后出来的灭族”,宫中的人全都出来,只留下赵雍一人。赵雍被围内宫,欲出不得,存粮很快耗尽,被迫掏鸟窝找幼雀来充饥。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之后,赵雍被活活饿死在主父宫中。一代雄主就这样被饿死。
3、梁武帝萧衍萧衍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在南齐后期,他逐渐掌控朝廷大权,公元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的禅位,建立南梁。在称帝前,萧衍有一定的从政经验,对齐末的腐朽统治耳闻目睹,所以在即位后,他励精图治,作出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的复苏,使得南梁的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然而在执政的中后期,他开始大兴佛教,修建寺院,三次舍身同泰寺,并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怠于政事。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次年渡江攻破建康,萧衍被围困在台城,他的要求也大多不能被满足,日常饮食供给也被减少,年迈的萧衍变得忧愤交加,一病不起,最后在饥渴交加中去世,终年86岁。侯景密不发丧,将其遗体暂压,到二十六天后方才发丧。
4、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创造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同样他也把唐朝带入了深渊。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去世后,韦后立李重茂为帝,而她则临朝称制,想要当第二个武则天。可惜李隆基没给他这个机会。不久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及韦氏集团,拥立相王李旦为帝,而李隆基因为这份大功被封为太子。
公元712年,李旦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但此时朝廷一大半的势力都是太平公主的,李隆基虽然成了皇帝,但是还不能完全控制朝廷,于是次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清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完全掌控朝廷。
而后李隆基重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贤相,君臣协力,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正如杜甫诗中所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如王维诗中所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当时的唐朝繁盛之况令诸国向往。
然而在取得如此成就后,唐玄宗也开始变得耽于享乐了,在位的后期唐玄宗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此后唐朝150年都没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而李隆基也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被迫成为太上皇,回到长安后凄凉的居住在兴庆宫,最终于公元762年凄凉去世,
5、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之君,他的一生也分为两个阶段,以建唐为分界线,两部分的人生也是截然不同。
李存勖早年随父征战,他们父子创立的晋国一直与朱温对抗,李克用去世后,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继续与朱温的后梁朝廷对抗,他厉行整饬,禁盗贼,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晋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公元923年,李存勖一举灭掉后梁,建立后唐。
然而,李存勖在灭梁之后变得心满志骄,大修宫殿,搜刮民财,猜忌功臣,宠信伶人,自取艺名“李天下”。又任用孔谦为租庸使,峻法剥下,厚敛奉上,赋役繁重,军士匮乏,四方饥馑,怨声载道,兵变蜂起。公元926年,李存勖派遣李嗣源率兵镇压以赵在礼为首的邺都兵变,李嗣源反与变兵合流南下,回师攻洛,李存勖在战乱中被杀。
6、乾隆帝弘历在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他应该是清朝最幸福的一个皇帝,可是清朝在他的统治下开始走向了衰败。
乾隆的继位毫无悬念,他的父亲雍正帝为他清除了一切障碍。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后,乾隆顺利继位,当时雍正帝给他留下了丰厚的家产,在雍正打下的基础上,乾隆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他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
然而与历史上的诸多皇帝一样,在取得如此成就后,乾隆帝也开始变得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贪污腐化又开始盛行,而且他本人的生活也是极为奢侈,乾隆多次巡幸各地,游山玩水,靡费特甚。晚年他更是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实行闭关锁国之策,使得我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过与上述几位帝王相比,乾隆的结局要要的多,他执政满60年后将皇位禅让给儿子颙琰,自己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期间仍然掌控朝政,最终以89岁高龄善终。
小结:
上述6位帝王,均在前期励精图治,使得国力得到飞速的提升,可是在取得成就之后,他们要么是选择安逸享乐,要么是执政出错,最终导致国力变衰。如果他们在极盛之时去世,无愧于一代明君,可惜国家在他们手上衰败,又当不得明君的称号。
Bianco
明神宗三大征抗倭援朝打完就死也是妥妥的明君,汉武帝晚年也昏庸的很跟着大将军卫青一起去世就很完美。当然李隆基妥妥的排第一,自己开创的盛世自己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笑着哭]
楛掵嘚鲑 回复 05-18 11:16
神宗那个小心眼,坑了后面两代皇帝,自己昏也就算了[笑着哭]
夏夜微风 回复 04-19 22:37
万历算个屁明君,万历三大征是因为张居正变法改革充实了国库才有了资本,张居正才死几年啊万历就把张居正近二十年的心血付诸一炬
用户52xxx36
乾隆配?
思路清爽的乖囡 回复 12-18 14:55
你配
天天 回复 思路清爽的乖囡 12-18 19:36
乾隆早死五十年是对大清最好的礼物
在这儿等我给你买俩橘子
还有汉武刘彻和康麻子,最惨的就是所谓康乾盛世里被败家儿子顶掉的雍正,几代人积攒下的家底都被弘历败光
江南烟雨
基本都是前明后昏的玩意,事实上年纪大了,基本都会,哪怕是太宗皇帝,隋文帝杨坚,到了晚年都不如年轻时,甚至由于前期的丰功伟业,晚年开始骄奢淫逸起来,杨坚最明显,独孤伽罗一起,妃嫔就开始纳起来,只是没来得及玩的花,可能前半生崩的太紧了,晚年一放开,命就短了,太宗皇帝晚年还心心念念的分封制,再加上儿子造反内斗,心力交瘁
2046 回复 01-24 14:37
我也正准备说隋文帝杨坚应该有一席之地[笑着哭]
下一季晴天
乾隆前期也就算中等水准,后期就是渣中渣
羽寒 回复 06-04 08:02
别说实话,满清的狗很多
下一季晴天 回复 04-26 18:34
忽略掉一系列不好的事情的话肯定都是好的
Neilyo
李隆基排第一没毛病[点赞]不用多,早死15年……只要避开天宝年间就好!后世评价绝对妥妥的一代明君[得瑟]安史之乱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生产力问题,并不是换个皇帝就能消除的[点赞]
苏格拉没有底 回复 12-14 17:43
确实应该排第一,一生转折太过于经典,中国通史纪录片里面介绍诸葛亮也才只用了一集,介绍他用了两集,前半段人生格局权谋手腕样样顶尖,后半段直接稀碎。李隆基要是死的早按照当时唐朝的庙号太高中都有了,他妥妥能得一个唐世宗的庙号
夏夜微风 回复 03-27 23:16
唐玄宗早死十五年何止一代明君,那都能撼动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地位了
飞锅
最后一个啥玩意儿?
呦呦白丁 回复 01-10 12:35
嗯呐,打错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没有名字的用户 回复 呦呦白丁 03-01 00:00
五胡乱华和东晋是一起的,杨坚是结束了南北朝
做梦梦到
汉武帝刘彻也是这种货色,晚年净是昏招,真不如早点死
偶像-缪希雍 回复 04-27 19:41
汉武帝是有不对的地方,但对比他的丰功伟绩,那些不值一提。
东床快评 回复 04-28 12:42
晚年没拉崩,所以上不了这个榜单
妇科江主任
乾隆是历史上罪幸福的皇帝,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同时寿命又最长,又得了个善终
鱼鱼笑
第一绝对是李隆基,二三就是刘彻和萧衍。这几位真的是前期英明,开创不世之功。后期拉胯到差点亡国。
反转
乾隆是什么玩意?
反转 回复 04-13 11:04
屁
鞑清始祖李成梁兼遗老遗少总指挥 回复 05-12 21:56
乾隆活着都不敢吹,你吹,即然认华夏,那就是收复失地,清末又丢精光,中国再次收复失地
离宸
李隆基玄字这庙号几千年独一份,开创千古盛世的是他,祸国殃民也是他,玄之又玄,其他人没人担得起,如果早死20年唐宗都指不定说谁呢[得瑟]
囧謌
最可惜的就是是李隆基,开元盛世,万邦来朝,真正可以超越所有朝代的文治大功
偶像-缪希雍
赵雍我觉得最不可思议,哪怕直接走出宫门被杀死,也比活活饿死强吧。再说,手下士兵不一定敢拿他怎样。
破天 回复 05-01 10:00
正常,弑君在古代是重罪,为了不让人发现,关在沙丘宫是最高的办法,反正普通民众又不知道里面的是赵武灵王
英特纳雄耐尔里的骆驼祥子
最后一个怎么进来一只狗?
我在种花家有块自留地
刘彻李隆基高祖
3601
相反,宇文邕,柴荣死的有点早。
虚无的黑光
宋徽宗赵佶早死几年,大宋最有为之君就是他了
楛掵嘚鲑 回复 05-18 11:23
徽宗是我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昏的君主没有之一,他上位之前就有人劝过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今夕 回复 04-08 15:14
两宋有点骨气的就是一个孝宗了
惠榴莲
玄宗真是活太久了,若是50多岁死,后人给他评价绝对是仁宗。
今夕 回复 04-08 15:15
李隆基要是早死完全可以和李世民相提并论
用户10xxx46
为啥没有魏惠王,雄才大略魏惠王但凡早死50多年可能就没有秦始皇啥事情了,他在位好像55年[得瑟]
肖尧
嘉靖。。。。。。。
天行健
完颜构要是33岁挂了也还行,至少保住半壁江山的功劳是有了
破天 回复 05-01 10:03
真早死的话你觉得宋孝宗能顺利当皇帝?
天行健 回复 破天 05-01 12:49
换个人也可以
用户10xxx16
王莽,隋炀帝,武则天
冷阱
乾隆不算,换王莽
哈哈
乾隆晚年比汉武帝强多了,汉武帝晚年就是昏君
野猪佩奇
玄宗早点死历史上能排个前十。 毕竟开元那可是中华之极盛啊
逝水镜年华
李隆基这货但凡早死几十年,妥妥的明君圣君那级别,历史爱好者心中的白月光[笑着哭]
不哭死神
北齐高洋[得瑟]
忍∑冰 回复 04-08 10:51
高家玩的太花了,没一个好货。
等级三等级四
赵章为什么要反 不是他要让位的吗 赵主父对他也够好了吧 有没有懂的说说[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