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全球还有七千多种语言,到了2021年,全球还剩余5651种语言,虽然目前2022年的语言目录还未更新,但相比于2021年,肯定还会减去很多。
而目前有1400多种语言没有被人们所承认,也可以说是正在慢慢消失的语言,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则只有十种。有专家说过每14天就会消失掉一种完整的语言,而到了本世纪末,将有超过一半的语言消失。
随着每种语言的消失,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不同的濒危语言,由于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语言特点又有所差异,因而造成语言濒危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流失,我们应该及时采取复兴。
翻译对于濒危语言的保护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语言是文明的DNA”,当一些语言不再被传递给下一代的时候,意味着一个文明正在被人们所忘却。因此,如果一门语言没有人所继承,那么翻译无疑是对于濒危语言最好的保护。为什么会说翻译是对于濒危语言最好的保护?
雅言翻译很多次都有强调过,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是用户沟通不同民族、语境和生活背景下人与人的桥梁。一门语言想要将文化输出出去,亦或者是将外界文化融入进来,都将面临语言差异的问题,而这时候翻译则能够很好地填补上语言差异。
文化流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今年就有一则新闻,他被人称之为“洞中人”。他在巴西亚马逊雨林的棚屋之中,静静地迎接自己的死亡。一直到他死亡,他也从未和这个人类社会接触过,我们无从得知他的姓名,只能用“洞中人”来称呼他。
人类社会对他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他的文化,不知道他的语言,也不知道他究竟发生过什么。但人类知道的是,他是这个亚马逊森林原始部落中的最后一个人。随着他的过世,一个原始部落彻底消失了,带着传承了千万年的文化,和无数问题的答案,一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由于这起事件有着太多的遗憾,因此濒危语言再一次被大家强烈呼吁要保护,要有传承。国际社会正在为挽救和复兴濒临灭绝的语言作出越来越多的努力,也打算复兴世界上垂死的语言。
翻译的出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翻译和语言文字一样,是从0到100%,而不是从0到1。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每个节点都有翻译活动在默默推动,可以说翻译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明形影不离。
翻译,难在语言是“死”的,也就是没有传承的语言,没有人会的语言,这就会造成翻译的难度。但语言是“活”的,翻译也就变得容易。因此,只要是还有人在使用的语言,不管是多么濒危的语种,翻译都能够产生交互行为。
语言的没落,也代表着各种不同文化以及历史传承的遗失,而拯救语言其实也相当于是在拯救文化,更多的也是一种记录,记录于当时每一种语言状态下所生活的人、经历过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