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英雄辈出,但若论 “潜伏王者”,司马懿绝对是 No.1。曹操临终前曾警告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如此洞察先机的一代枭雄,为何没在生前除掉这个隐患?若曹操真的杀了司马懿,三国格局又会如何崩塌?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曾是曹操的 “职场贵人”—— 当年曹操初入仕途,正是靠司马防举荐才当上洛阳北部尉。这份恩情让曹操投鼠忌器,毕竟杀恩人之子,等于自毁 “重情义” 的人设。更关键的是,司马家是东汉顶级门阀,“司马八达” 名震天下,杀司马懿极可能引发士族集体反弹,动摇曹魏根基。
司马懿深谙 “保命法则”:曹操第一次征召时,他装病拒绝;被迫出仕后,又化身 “工具人”,献策不被采纳就立刻闭嘴。对比杨修的锋芒毕露,司马懿的 “平庸” 让曹操找不到借口。正如网友调侃:“领导说我有狼顾之相?那我就天天低头看地,当只温顺的狗!”
曹操一生爱才如命,哪怕郭嘉私生活混乱、许攸贪财,他都照单全收。司马懿的谋略更是让他又爱又怕 —— 关羽水淹七军时,正是司马懿献计联吴抗蜀,才救下曹魏一命。曹操自信能掌控司马懿,临终前将其托付给曹丕,却低估了儿子的 “猪队友” 属性。
若司马懿早死,曹操迁都避关羽的闹剧可能成真。当时曹魏内部反曹势力蠢蠢欲动,关羽威震华夏,孙权若不背刺,刘备极可能挥师北上,与关羽会师中原。曹操能否善终都是未知数,更别提曹魏代汉了。
后世总说司马懿 “龟缩战术” 耗死诸葛亮,但正史中,若没有司马懿的坚守,曹真死后谁能挡住 “卧龙”?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魏差点因谣言换皇帝,若司马懿不在,蜀汉极可能改写历史,“兴复汉室” 未必只是空谈。
曹操晚年已因杀荀彧、崔琰引发士族不满,若再冤杀司马懿,门阀士族或将联合汉献帝搞事情。内忧外患下,曹魏可能提前分裂,三国格局彻底洗牌,甚至孙权都有机会捡漏!
司马懿的可怕之处在于:他比曹操活得久,比曹丕更能熬,比曹叡更能忍。曹操若泉下有知,估计会气得掀棺材板 —— 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最终成了司马家的嫁衣。但换个角度看,司马懿的 “躺赢” 何尝不是三国乱世的必然?门阀士族崛起、皇权更迭频繁,历史的车轮终究碾碎了个人英雄主义。
结语:曹操没杀司马懿,或许是他人生最大的 “失误”,却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历史没有如果,但曹操的一念之差,确实改变了整个三国的走向。正如网友所说:“三国就像一场剧本杀,曹操是 DM,司马懿却是隐藏的最终 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