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500年前的玉器,博物馆可能搞错了名字

自说文史 2018-12-19 01:32:20

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早在五六千年前,先人们就已经用玉器祭天、祭人或者用作其他方面。另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佩戴各种玉,诸如玉笄、玉钗、玉钏、玉佩、玉韘乃至于死后的玉握等等。

也正因为作用不同,所以又出现了玉琮、玉璋、玉玦、玉璧、玉钺、玉戚等玉器,其名称根据形制而定。

在河南博物院中,有一件这样的玉器,名为玉钺。

这件玉器出土于黄季佗父墓,属于春秋早期,距今超过2500年,上宽4厘米,下宽6.3厘米,长15厘米,厚0.8厘米,上下几乎一致宽,似斧头,刃部窄且两侧有齿状凸起。

此玉器名为“玉钺”,似乎不妥。

斧和钺原本就是一种东西,后来就把大而美的斧头叫钺,其功能也从工具转化成刑器再转变为礼器,钺后来就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史书中常出现的“假节钺”,就是皇帝给了将领特权,比如可以先斩后奏等。

钺较之于斧,像斧但比斧大,尤其是它的刃部,很大,作为权力象征后,一般不开刃。夏商及西周时期盛行,有玉制、铜制,供礼仪、殡葬用。

《说文》:戉(钺),大斧也。

《疏》:钺大而斧小。

在《汉字字源》中,钺字的释义如下。

总结来说,钺就是大斧,其刃部大开,整体显得很宽。

戚也是从斧演化出来,一开始是从工具到兵器,后来转变为礼器。由于都是从斧演化而来,所以钺和戚的形状很像。

较之于斧,戚也大,但比钺小一点。这个小是指刃部窄,由于钺是刃部宽,所以戚刃部收紧,与上部差不多,这在王绍兰《说文段玉裁注补》中有提及。

也即是说,钺和戚在刃部宽窄方面有区别,但这不是关键,其实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形制,这一点可以从甲骨文看出来。

在甲骨文中,“钺(戉)”只是一个大斧加木柄的形象,到后来刃部越来越宽大,所以演变成了“戉”字样。

但戚不是这样。

甲骨文中,“戚”的不但是个大斧形象,而且最明显的就是比斧多了点东西——两边各有一排凸起,像牙齿,少则两派,多则三排,有的还很长。

这才是钺和戚的最大区别。

所以,这种似斧头、刃部窄而且俩侧有几排状的东西,通常命名为“戚”。比如二里头出土的玉戚和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戚,都是这样。

此件玉钺十分符合戚的特征,但却被命名为“玉钺”,是不是不太妥呢?文章根据手头资料而来,并非针对,只是有点好奇,若有不对,望请海涵哈,探讨一下。

0 阅读:1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