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突击炮的不合格替代品,四号坦克改进而来的四号突击炮

千历共婵娟 2023-12-09 11:55:26

谈起二战时期的德国突击炮,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战功赫赫的三号突击炮。超过9500辆的三号突击炮和那些身穿灰色装甲兵制服的炮兵精英们——突击炮车组被划归为炮兵序列——构成了德国抗击苏联钢铁洪流的第一线。然而,随着1943年11月盟军轰炸了位于柏林的阿尔凯特公司后,对于德军至关重要的三号突击炮就一度被迫停产,取而代之的则是由四号坦克为基础制造的四号突击炮,只可惜这是一种并不成功的设计。

事实上,尽管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四号突击炮是作为三号突击炮的替代品出现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早在1943年2月,德国装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的会议上表示,前线德军的装备过于复杂混乱,对于德国的军备生产和后勤工作都造成了巨大压力,应该尽可能统一前线装甲车辆的零部件。基于这一点思维,德国开始构思如何取代三号突击炮,也就有了四号突击炮的概念。

克虏伯公司提出了W1648号方案,这个方案是以四号突击炮底盘为基础,加装三号F型突击炮的封闭战斗室,车体正面改为倾斜装甲,侧面则将装甲提升为45毫米,履带更换为568毫米宽的东线履带,以适应东线战场恶劣的道路环境。严格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但可惜的是当时克虏伯公司预计的重量是28吨,可样车的重量大大超过了28吨,因此方案一度被废弃。

这个方案在1943年8月末又被重新拿出讨论,但可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结果。之后就如同我们所知道的那样,1943年11月23日和26日,盟军对柏林的空袭行动重创了柏林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设施,其中负责生产三号突击炮的阿尔凯特公司是重点关照对象,其麾下的博尔西格瓦尔德工厂吃了1424吨航弹,工厂几乎被空袭炸为了平地,三号突击炮的生产顿时跌入谷底。

虽然希特勒下令设法迅速恢复三号突击炮的生产,并命令阿尔凯特公司将生产设施撤出易遭到空袭的柏林地区进行重建复产工作,还要求法尔肯湖工厂也加入到三号突击炮的生产之中,可惜这些措施并没能起到太大效果。过去阿尔凯特公司一个月能交付255辆三号突击炮,可在空袭后的12月总共才交付了24辆三号突击炮,其产能直至1944年3月才得以恢复,足可见空袭对其产生的打击有多么巨大。

三号突击炮的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如何满足前线需求就成了重中之重。在三号突击炮无法立刻恢复生产的前提下,四号突击炮的生产被重新提了出来。1943年12月7日的军备会议上,四号突击炮项目被重新上马,目的是能够在三号突击炮恢复生产前,能够为部队提供必要的替换补充。在得到了德国高层的重视和投入后,克虏伯公司很快就在1943年12月14日拿出了第一辆四号突击炮样车。

四号突击炮的基本参数如下:车体全长(含炮管长度)6..7米、车体长度5.88米、车体宽度2.95米、车体高度2.2米,战斗全重23吨。四号突击炮配备的主炮是Stuk 40 /L48 75毫米火炮,其炮口初速为每秒930米。威力方面,在五百米距离上攻击30度夹角均质钢板时,穿甲深度可达120毫米。这个穿深数据来看,四号突击炮已经可以有效对抗苏联的T-34系列中型坦克,能够取代三号突击炮的地位。

至于防护方面,四号突击炮的防护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其正面装甲厚度为80毫米,在正常交战距离上面对T-34中型坦克有不俗的防护性能。当然,车体的侧面装甲就比较薄弱,3.毫米厚的侧装甲抵抗不住T-34中型坦克的攻击,车体正面的梯形结构也在某个角度上降低了防护性能。四号突击炮的封闭战斗室与三号突击炮相同,内部乘员布局也和三号突击炮相同,所以从外形上很容易将两者弄混。区分的重点在于四号突击炮的驾驶舱向前延伸,这成为了区分三号突击炮和四号突击炮的办法。

那么,四号突击炮的战场表现如何呢?很遗憾,严格说四号突击炮并不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突击炮。在作战性能方面,四号突击炮并没有比三号突击炮优秀太多,应该说两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为了生产四号突击炮,德国必须将四号中型坦克的部分产能转化为四号突击炮。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随着1944年苏军转入战略反攻,德军装甲部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补充兵力,这时候将四号中型坦克的部分产能用于生产四号突击炮,实在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方式。

四号突击炮的生产带来了问题除去削减了四号中型坦克的数量外,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产混乱。我们看二战时期的德军装备就能发现,当时德军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比如说四号突击炮是作为三号突击炮的替代品紧急投产的,可同时期德国也批准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生产,一并投入生产的还有四号坦克歼击车。换句话说,德国将许多产能用在了这种重复建设上,而得到的却都是一些功能相近的东西。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德国内部的兵种之争和资源匮乏所致。就如前文说过的那样,突击炮本身是归属于炮兵部队指挥,而装甲兵则认为炮兵们抢占了他们的装甲资源。古德里安作为装甲兵总监后就开始着手夺回这些资源,而坦克歼击车的出现则一部分是因为战场需要,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装甲资源争夺。希特勒非常推崇突击炮这种武器,对炮兵们大开方便之门,装甲兵们若想夺回这些装甲资源,必然就得拿出一款功能类似的装备,并将其归入装甲部队指挥下,其结果就是这样的重复建设。

四号突击炮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存在,作战效能上它不如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和四号坦克歼击车,生产成本上又比三号突击炮和追猎者坦克歼击车高不少。一来二去就成了就导致四号突击炮变成了一种非常不划算的单位,尽管它的产量也有超过1100辆,可如此低效率的一款武器却还要挤占宝贵的装甲资源,着实就成了一种严重的浪费。而最终结果就让四号突击炮变成了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单位,也使其成为了三号突击炮的不合格替代品。

19 阅读:2813
评论列表
  • 2023-12-23 05:14

    大量研制突击炮,说明德国用省钱的方式应对苏联的反攻。

  • 2024-01-18 15:33

    就是没有像前苏联那样制式生产,一个T34的底盘,生产了一大堆自行火炮和反坦克炮,KV1和IS2的底盘几乎一样,又是一大堆自行火炮,德三从一开始平行生产3和4号坦克,就注定好不了。

  • 2023-12-10 14:48

    啊,不是四姐吗

    倚楼听风雨 回复:
    不是,4姐是四号坦克歼击车这个是突击炮。
  • 2023-12-21 08:34

    初速770m/s,“可有效对抗T-34”得看是怎么个有效法了。根据1942年的测试,1000米PTP,500米PSP,是有效,但被帽弹对着角敏感,还是不保险。1944年要面对的是整改后的76mm炮弹,80mm垂直甲可以抵抗,但也不保险,500米PSP的样子。85mm炮就不用提了。

千历共婵娟

简介:为大家分享制作精彩的图文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