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世间,你我都会遇到一些人,如同水蛭,接近你只为吸血,还很难摆脱他的纠缠。这些人,很善于伪装,看似善良,实则内心黑暗,会让你知道人心叵测,只好防范。有些人,本身就是“寄生虫”的性格,和你在一起,只为牟利。
人生路上,总有一些人,为了钱而轻视感情。与之相处,你会发现,他们总是找你借钱,却不及时还钱。这样的人,大多嘴里没有一句实话,找各种理由,频繁向你借钱,例如:要创业、家人患病、闯祸了要赔钱……总之,次次找你借,就没有还的时候。
借钱只借不还的人,要么利用你的感情,要么是他无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只知道花钱,不知道赚钱、攒钱。古人云: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遇到这样的人,心狠一点,划清界限,才能保护自己。别和“只借不还”的人走得太近,上当一次可以,频繁上当就是你的问题了。
2. 为了利益而不惜一切手段的人《琅琊榜》中的夏江,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构陷忠义之士,对自己人痛下杀手。后来,他害怕事情败露,想要引与之对立的萧景琰等人入局,对于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夏冬,一点顾念之意都没有,想把她一并炸死。在他的心里,只要能保住他的利益,牺牲多少人都没有关系。
为了权力、财富、地位,不择手段,不分善恶是非,心中无情无义,行事太过于阴狠,没有真正的朋友,只会追求共同的利益。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很可能沦为他手中的棋子,因为,于他而言,不管是谁,都可以轻易抛弃。
拜伦说: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有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只考虑利益的人,他会把其他的一切都看轻,妻儿、家庭、朋友,都可弃之不顾,一切都可以成为他平步青云的垫脚石。总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近人情,觉得你付出什么都应当,与之合作,他总是会算计你。这样的人,不必再来往,离他远一点,比较安全。
人生路上,一个人与什么样的人为伍,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塞缪尔·约翰逊说:“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人再善良,也要学会择友。如果,对方是一个充满了恶习,总是触犯道德底线的人,要学会拒绝。
充满恶习的人,意志力不坚定,忘了初心,形成某些不良习惯,越来越上瘾,他已经被自己的欲望吞噬,意识被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把他拉回正轨上来。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当你帮不了他的时候,切记不要被其同化,也染上同样的恶习。
对于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人,要敬而远之。可以尝试唤醒他,让他回归正途,若是无用,别被其传染,与其划清界限,走好自己的路。
4. 得寸进尺的人你帮了他一次,他觉得不够,就来找你帮忙第二次、第三次,让你愈发不耐烦。到最后,吃亏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本来帮了一次,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些人还会来纠缠我们呢?因为我们太好说话了,让他们产生了“好欺负”的感觉。
太好说话的人,说得好听点,叫做“善良”,说得难听点,叫做“天真”。总认为自己的好能够换来别人的感恩戴德,殊不知,人性当中存在着“贪婪”的天性。你越好说话,别人越是纠缠你不放,就跟吸血虫找到了好的宿主一般,能够一直吸血。
人过六十,再怎么好说话,也该对这些“得寸进尺”的吸血虫狠心了。你不狠心,别人就会对你狠心。有些时候,人变得薄情冷漠,不是因为性格问题,而是江湖险恶,让人不得不如此。
网络上有这句话:“不要把所谓的兄弟姊妹当家人。”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兄弟姊妹的关系如此亲近,为什么就不能当家人呢?后来才明白,在父母离开后,兄弟姊妹,就只能各走各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顾,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活,又怎么可能顾得了别人呢?
那兄弟姊妹减少往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特别是60岁之后,我们在这个城市养老,兄弟姊妹在别的城市养老。说句不好听的话,也许这辈子都不会继续往来了。不再往来之人,就是生命当中的陌路人,我们除了选择放手,别无选择。再纠缠,可能连仅剩的感情也都消失不见了。
放过自己的兄弟姊妹,放下对于感情的执著,给自己一点自由,给别人一点余地,也许,这双方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许多。
6. “害”你的人,要铭记于心看到过一个老实人,别人伤害他了,他还不计较,总是去讨好别人。后来,他人财两空,连老婆小孩都离开了他。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做错了。
也许,我们都会觉得这些事儿特别荒谬,这世上怎么会存在如此“老实”的人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他更老实的人数不胜数,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或者说,我们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不计较且过分善良的老好人。
做人,千万不要做老好人。你原谅了伤害你的毒蛇,这条毒蛇还会来到你的身边伤害你。就像《农夫与蛇》中的农夫,救了毒蛇一命,毒蛇还要将其咬死。不是所有人,都存在着感恩之心,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谨守原则的做人态度。这世上有太多“蛇蝎心肠”的人,他们对你的恶意,那是没有缘由的。
所以说,谁伤害过我们,我们都要铭记于心,因为伤害这种事儿,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分。
你得势的时候,就会有人来依附你,说尽好话,仿佛把你当成亲人一样;反之,你失势的时候,这些人就会离你而去,有恶意的人还会来踩你几脚。
比如说一些“特别现实”的亲戚,他们不会因为血缘关系而帮你,只会看到你有钱了才奉承你,这就是“唯利是图”的人性。
有一位老板,他还未发家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众亲戚的欺负,很多人都说他这辈子难以发财了,满是侮辱和瞧不起。过了十年,这位老板混出了名堂,在城里面有了自己的事业,还结交了一些有势力的人。因此,这些曾经欺负过他的亲戚,都来找他“认亲”了。面对这些亲戚,这位老板只说了一句话:“没好处时欺负我,看到我得势了就奉承我,要你们这些亲戚又有什么用呢?”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越是穷困,你越是知道人性的丑恶;越是富贵,你越要小心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都是来害你的。对贬低你的人狠一点,果断远离。
作家苏岑曾说过一句话:“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你的生命,有些人可以滋养你,而有些人可以摧毁你。”遇到否定你、贬低你的人,尽早远离,否则你真的会掉进陷阱。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被两闺蜜PUA8年被骗百万”的新闻。一个叫欣欣的女孩,因为长期被闺蜜贬低,变得自卑,没有主见。闺蜜说她长得不好看,她变得不爱出门,不敢抬头见人;闺蜜说她脑子不灵活,她变得不爱说话,也不敢出风头。长期以往,她变得唯唯诺诺,心里认定自己是差劲的人。她觉得闺蜜是唯一不嫌弃她的人,所以闺蜜说什么,她都相信。闺蜜鼓励她消费,让她去办信用卡,怂恿她去各平台借款,她都照做了。随着借的次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高,利息也越滚动越多,最后居然达到数百万。欣欣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中了闺蜜下的套。
欣欣特别难过,因为长期被闺蜜思想控制,自己失去主见,现在不仅失去原来开朗自信的自己,而且负债上百万。如果欣欣一开始就远离这位闺蜜,她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无独有偶,电视剧《闪耀的她》中,林浩也是透过PUA控制陈萱萱,林浩享受陈萱萱的人脉资源与经济基础,但却不停打压陈萱萱。林浩常告诉陈萱萱:“你离开我,活不下去。”“你啥都不会,还好有我照顾你,你既不聪明也不努力,嫁给我是你的福气。”陈萱萱开始相信自己没本事,配不上林浩,对他言听计从。陈萱萱在林浩的长期PUA下,变得脆弱迷茫,没有自尊和主见,一切以林浩为中心。直到林浩出轨,陈萱萱才彻底觉醒,删掉林浩一切联系方式,开启新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贬低、控制你的人,让你特别难受。这时我们不该软弱,而应该马上把他们请出生活圈。一味去包容,换来的不是反思,而是得寸进尺。心软是软肋,一旦被抓住,就会任人宰割。对贬低你的人,果断远离,越远越好。
8. 对畏难的自己狠一点,敢于豁出去海明威曾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发现自己止步不前、偷懒摆烂,应该逼自己一把。越优秀的人,往往对自己越严厉。著名的广告大佬华杉老师,他对自己就是如此。他觉得自己文笔不好,所以他逼自己五点钟起床写字。刚开始时,他眼睛根本打不开,只能拍打脸蛋,揉着睡眼,艰难从床上爬起来。在电脑面前不知道写什么,他胡乱敲字,也不敢坐着发呆。
在日复一日地坚持中,他的写作能力大幅提升,最后也得到大众的认可。现在的他,工作再忙,依旧坚持早起写作,至今已经20年。
写作如此,他在工作方面亦是如此。有一次,华衫老师在项目上遇到巨大的困难,很多人劝他放弃,他不但不听,反而积极面对。为了处理问题,他拒绝很多邀请,每天往办公室跑,天刚亮就进办公室,直到深夜才舍得回家。他常常忙碌到忘了饭点,一坐下就整整一下午。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除了查阅资料,还经常厚着脸皮请教专业人士,直到把问题弄透。
在他的努力下,问题得到解决,项目也取得圆满成功。他对自己够严厉,结果也往往卓有成效。电影《孤注一掷》的导演申奥,
电影《孤注一掷》曾经火爆全网,票房取得38亿,名列2023年内地票房第三。但筹划影片时,题材热度小,受众面小,剧情复杂,导演申奥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拍这电影,申奥研究上万个真实案例,还曾亲身落实一线。除此之外,申奥采访过大量受害者,认真把细节、情节记录起来,最后才拿捏住故事的节奏。
如果申奥不够较真和拼命,想必电影也没有那么震撼人心。
我们遇到困难也应如此,不要选择退缩,而是逼自己一把。若选择逃避,长久下去会形成畏难性格,注定一事无成。而如果选择迎难而上,往往能破茧而出,收获崭新的自己。
对自己严格,不仅是挖掘自己的潜能,更能提升自我。对摆烂的自己狠点心,往往能打开新局面。
有一位老江湖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单纯的感情,只有真实的利益。没必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意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人,越是有所经历,越会明白一个真相:恨人有,笑人无,虚情假意才是人间现实。并没有什么真爱,也并没有什么患难之交,一切都不过是天上的明月罢了。
人在江湖,是时候要“狠心做人”了。你的狠心,只会让你明哲保身,让你的亲人得以安稳,保全家庭。
严歌苓说: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你或你伤害别人,都会让你在心里病一场。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会明白,心太软不但不会得到他人的珍惜,反而还会增加自己被伤害的几率。
学着“心狠一点”,不是冷漠,也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自在。
狠心拒绝有人说:不要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真正在乎你的人,会考虑你的处境,在发现你为难的时候,会理解你的“拒绝”。而自私的人,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对这样的人,又何必不好意思拒绝呢?
每个人都需要先照顾好自己,然后才有余力去帮助别人。放下自己该做的事情,频繁地去顾及别人,只会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渐渐失去平衡。
事实上,别人并不是离不开自己。当自己拒绝了,也许会有更厉害的人出来解决问题。
古语云:“人活脸面树活皮。”有的人总是害怕别人小瞧了自己,于是透过透支自己来显示自身的“能耐”,结果让自己越活越累。愚者争无谓的面子,智者懂得务实。放下虚假的面子,把时间与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才是余生最清醒的活法。
狠心翻脸听过这样一句话:善良如果没有牙齿,那就是软弱。善良是一种美德,但是,也要把握好一个度。
对于同样善良的人,我们的善良能够得到他们温暖的回馈;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底线的人,我们的善良反而会成为他们欺负我们的筹码。
面对没有底线的人,只有收起自己的善良,亮出自己的锋芒来,狠心翻脸,才能守住自己的边界,避免不断被骚扰。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回答:那以什么来报德呢?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面对他人的伤害,如果我们总是抱着“以德报怨”的心态,那么很可能不但不能感化对方,反而会“鼓励”对方继续霸凌自己。
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对于某些人,我们越是后退,身后的路反而会越狭窄。面对某些人频繁的“挑衅”,一味的退让,就不是大方了,而是不明智的表现。
人生在世,适时翻脸,不是修养差,而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底线,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本有的宁静。
狠心自律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然,我们吃苦不需要以“人上人”为目标,但是,我们想要过上自己所期待的生活,那就需要克制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学会自律。
有的人总是一方面为自己树立目标,一方面又因为吃不了苦而半途而废,结果只能是在懊悔中虚度了光阴。
自律者出众,不自律者出局。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与情绪智商,而是自律的程度。只有那些通过自律不断打磨自己的人,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才能拥有掌握人生的力量。人生下半场,才会活得更从容淡定。
躺在“舒适区”是舒服,但是长时间躺在“舒适区”,只会让自己的斗志渐渐被消磨殆尽,也会让自己渐渐被周围的人所抛弃。
层次低的人,只会一味放纵自己,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层次高的人,却懂得对自己狠,懂得戒掉低级的快乐,去靠近“内啡肽”,所以他们最容易活出令旁人艳羡的人生。
人生路漫漫,充满了荆棘与磨难。只有让自己的心“狠起来”,才能避免“惯坏了”贪婪的人,白白委屈了自己。只有让自己的心“狠起来”,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磨练中变得愈来愈强大。
愿你我,都能“狠得下心”,有尊严、有底气地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