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师收复七县城告诉你,八路军打县城没《亮剑》演得那么玄乎

一林话历史 2024-04-02 03:00:55

经典抗日剧《亮剑》里有一集堪称是这部剧的高潮。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就是李云龙为了救老婆秀芹而组织攻打平安县城那一集。

这一集让人看得热情高涨,血脉偾张,完美展现了我抗日军民在抗击日寇时,表现出来的那种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这一集也不断在网络上热炒,比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炮”的梗了。还有热心网友把攻打平安县比作斯大林格勒战役!称平安格勒战役是决定二战命运的伟大转折点。

当然了,还有一些貌似专业的网友,居然头头是道的分析,真实的抗战时期,八路军根本不可能攻打一个县城。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只能说,大家看一看乐呵乐呵就行了,没必要太较真。

一个县城的得失确实影响不了二战战局,而在真实的抗战史上,八路军也不可能劳师动众,为了单纯的攻占县城而去打县城。

不是因为我们没能力,而是那样蛮干不划算,也不过瘾!既不利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有生力量,也不利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我们要打,也要打十个,怎么着也要打下一片县城。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救老婆,而是要把被日军切割成数块的根据地连接起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本篇,我们就聊一聊真实的晋西北敌后战场上,八路军120师打得一场收复七县城的战役。

一、120师是如何开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

接上文:。

上文和前几篇,我们重点介绍了八路军129师和115师打得几场伏击战,基本讲清了八路军敌后伏击战的要领。

但伏击战介绍的多了,会让人以为八路军在敌后也只能打打游击战,根本不具备攻城拔寨的能力。会把李云龙攻打一个县城,看作是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其实,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八路军在敌后虽然是以基本的山地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但也没有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攻坚战。

毕竟我们还是以毛主席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为总指导方针的。所以,本篇就以120师收复七县城为例,看看我军是怎么攻打县城的?

八路军120师,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三大主力师之一。

他的基本盘是在贺老总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基础上,加入陕北红军和总部直属队改编而成。贺龙任师长,关向应任政委。120师下辖358旅、359旅,骑兵营、工兵营、炮兵营等部,约1.4万人。

由于120师还担负着保卫延安党中央的任务,所以在改编为八路军后,贺老总只率领着一多半兵力,约8000人来到晋西北敌后战场。剩余部队则留守陕北,归八路军留守处。

也就是说,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里面,120师的兵力是最少的。

但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最艰苦的。晋西北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土地贫瘠,气候恶劣,虽然有37个县,但总人口只有300万,都是一些人口不足10万的小县。

人口少就意味着青壮年也少,可发展的兵源也不多,队伍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但这里的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它隔同蒲铁路与晋察冀相邻,共同包围着日军占领的同蒲路交通线,同时它也是陕北党中央联系其他根据地的纽带。

客观条件差,战略地位还重要,贺老总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所以,1937年9月底,120师一踏上晋西北大地,就展开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一是打击日寇,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我们在忻口会战那一章节介绍过,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贺老总率领120师深入雁门关以北,同蒲铁路以西开展广泛的游击战,破袭战。

其中,宋时轮支队在雁门关以南的黑石沟设伏,击毙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切断了同蒲铁路交通,有力的驰援了忻口正面战场;而独臂将军贺炳炎更是两次在雁门关设伏,连续两次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太原失守后,阎锡山的晋绥军势力从晋西北纷纷南撤,其政权也随之土崩瓦解。整个晋西北成了盗匪横行、汉奸猖獗、各种反动势力纷纷而起的“乐园”。这里的人民期待党和八路军能够早日领导他们走上抗日道路。

120师先后派出700多人的工作团深入广大农村,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始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包括:

政治上,恢复党组织,建立民主政权,组织群众团体,团结各阶层爱国士绅,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济上,实行党的减租减息政策,废除苛捐杂税,改善人民生活。动员群众组建游击队,入伍参军,扩大抗日队伍;

社会治理上,严厉打击汉奸恶霸,剿灭盘踞多年的土匪,收容被打散的国民党军散兵游勇,进一步安定社会;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20师在北至雁北的平鲁、大同、怀仁,南到太原盆地的清徐、交城、文水的广大地区完成战略展开,初步打开晋西北抗日新局面。

二、风云际会的晋西北地区

伴随着晋西北根据地的扩大,120师的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

到1938年初,120师已经由出征时的8000人扩大到近2.5万人。部队内部机构也不断完善,指挥、通信、后勤、民运、敌工等部门相继建立,部队独立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在晋西北,除120师外,还有几支忻口会战后退到这里的晋绥军,分别是:

赵承绶骑兵第1军,郭宗汾第2预备军,傅作义第35军(后来平津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的那支傅作义嫡系),何柱国骑兵第2军。

120师本着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正确处理与友军的关系。为了表达合作诚意,120师还协助友军收集丢弃的武器和失落的士兵,并向其输送2万多名新兵,帮其恢复战力。

除此之外,与120师共同开辟晋西北根据地的还有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山西新军。

山西新军是一支在党的领导关怀下发展起来的军队。他是应阎锡山的要求,我党帮他组建起来的军队,用来弥补忻口会战后晋绥军的损失。

用大白话说,就是我们借阎锡山的“鸡”,生的共产党的“蛋”,山西新军名义上归属阎锡山的晋绥军,但在思想上、政治上深受我党影响。

其实,我们在前面介绍115师和129师的伏击战时,里面的决死纵队就属于山西新军。关于山西新军的来龙去脉,我们以后再专门介绍。

当时,山西新军大部分都活动于晋西北,是配合120师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到1938年初,山西新军已经发展到了2万多人。

总之吧,当时的晋西北大致有五种势力在角逐竞争:如下图

1、占领同蒲铁路沿线大城市的日本鬼子,这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2、占领晋西北敌后农村的八路军120师,这是我们抗日的中坚力量;

3、占据晋西北一些县城的晋绥军,这些县城还是忻口会战后,120师收复后移交给他们的,这是我们抗日阵营中不太给力的友军;

4、转战于晋西北城乡之间,积极配合120师作战的山西新军,这是我们坚定的抗日友军;

5、流散于城乡之间的土匪,山大王,这里面一部分属于我们争取改造的对象,改造好的就加入抗日阵营;比较顽固不化的就容易沦为汉奸、皇协军,是我们坚决打击的对象。

云龙兄有句名言:“在晋西北,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晋西北既是一块藏龙卧虎、风云际会的英雄用武之地,也是一片各方势力犬牙交错、鱼龙混杂的懦夫葬身之地,关键看你怎么运作了。

三、闫长官放了我们鸽子后,引来日军疯狂报复

转眼就来到了1938年,此时的日军忙于在华中打徐州会战,在华北山西战场就消停了不少。这让我们的闫长官顿时来了精神,他就制订了个“反攻太原,收复失地”的作战计划。

我们前文介绍过这一计划。虽然这一计划有点操之过急,但党中央和毛主席从维护国共合作抗战的大局出发,还是很赞同阎锡山这一决定的。

毛主席要求八路军各部要积极支持阎锡山的反攻计划,在敌后大范围开展破袭战。前几篇介绍的129师神头岭伏击战,115师午城—井沟伏击战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得。

而120师也不遑多让,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再次破袭同蒲铁路,配合国军行动。

2月16日,359旅一部袭击了忻州和太原之间的高村车站,并歼敌数百,切断了敌人交通。

随后,359旅另一部在原平以北袭击日军运输队,破坏了轩岗至原平间的铁路。

358旅716团袭击了太原飞机场、火车站,一度控制了太原东山,对太原日军造成严重威胁。如下图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我们的闫长官却再次放了我们鸽子。八路军这边已经和鬼子打得热火朝天了,晋绥军那边却没有任何动静,只见计划不见行动。

晋绥军这一不仗义行为可把我们给坑苦了。因为120师配合阎锡山“反攻太原”的一系列行动,给日军的后方补给线造成严重威胁,搅得鬼子们昼夜不得安宁。

所以,为了消除后方威胁,鬼子也制定了一个扫荡晋西北根据地的作战计划,计划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晋西北抗日力量。

此次扫荡,日军集结了驻内蒙的26师团黑田旅团、华北方面军的109师团一部,伪蒙军的李守信部共10000余人,分5路向晋西北根据地发起围攻。具体部署如下图:

1、黑田旅团的竹内联队从平鲁出发,进占黄河沿岸的偏关、河曲;

2、伪蒙军李守信部3000人从清水河县南犯,在偏关与竹内联队会合;

3、黑田旅团的千田联队从朔州出发,一路进占宁武、神池、保德,后又突然退回,转而进攻五寨、岢岚,该路日军成为威胁根据地的主要一路。

4、在南线,日军109师团一部沿汾离公路进攻军渡、碛口,占领这两个渡口;

5、109师团另一部进占吕梁地区后,继续向娄烦进犯。

其实啊,别看鬼子的五路进攻看起来咋咋呼呼的挺吓人。但他总兵力才一万来人,平均到每一路也就2000来人。

而合围圈里的晋绥军每个军也有一万多人,加上120师的两万多人,山西新军的两万来人,整个包围圈里的中国军队饱守估计也有十万大军。

如果我们的各路友军能拿出忻口会战时的勇气,坚决抵抗的话,不敢说全歼这伙鬼子,但粉碎他们的围剿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或许是我们的友军在忻口会战后被鬼子打怕了,这里面除了傅作义指挥35军对进犯临县的日军稍作抵抗外,其余友军都作鸟兽散,纷纷溃退。

晋绥军的不战而逃,让鬼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晋西北七个县城,宁武、神池、保德、偏关、河曲、五寨、岢岚纷纷陷入敌手。阎锡山委派到这几个县的县长也都跟着晋绥军,带着政府跑路了。

四、我方的作战计划

前面介绍过,当时的120师正在同蒲铁路的忻州至阳曲段开展破袭战,离晋西北根据地腹地还有300多里。如下图

得到这一情况后,贺老总立刻召集会议分析形势,认为日军可能有三种企图:

1、把120师赶出晋西北根据地,并赶过黄河赶回陕甘宁;

2、封锁黄河渡口,切断八路军与陕甘宁的联系;

3、在黄河渡口军渡和保德建立桥头堡,进攻陕甘宁边区。

贺老总认为,不管哪种可能,120师都要要马上返回晋西北。

身在延安的毛主席立刻判明了这伙鬼子的真正意图,并电示贺老总:

“敌企图压迫我军渡河情况已明,但敌每路兵力均不大,我贺师应与傅作义协力各个击破,,,应集中两个旅打败敌之一路,破坏它的围攻计划,巩固晋西北根据地。”

毛主席的意思是:日军每路兵力并不多,不会进犯陕甘宁,你们要放开手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粉碎日军围攻。

好了,如今的情况是,晋西北的七座县城已经被鬼子占领。虽然八路军的根据地是以县城以外的广大乡村为主,但这些被鬼子占领的县城像钉子一样钉在根据地的腹地,是很难受的。

这样很有利于鬼子下一步切割、压迫根据地。到时候,根据地被分割的七零八落的话,我们就会寸步难行。

所以,为了确保根据地不被鬼子分割、孤立,我们也必须把这些占领县城的鬼子全部赶出去。也就是说,打一个县城是不够的,要打就七个。如下图

那么,下面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该怎么打下这些县城了。

按照传统的军事观点,我们应该一个一个的打。此时的120师主力部队有两万多人,而日军虽然有一万多人,但被这七个县城一分摊,每个县城也就有一千多人。

貌似我们可以像云龙兄那样,集中起上万人的部队,以绝对优势兵力先围攻一个县城,等打下一个后,再打下一个。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八路军缺少攻城的重武器,没有那么多意大利炮,想要炸城只能依靠战士们背着炸药包往城门冲,那还不成了鬼子的活靶子?

二是抗战初期的鬼子武器精良,战斗力强,他们如果据城死守的话,你上万人的部队强攻也不一定能打得下来。

所以,强攻不是办法,我们要巧取,要充分发挥我军善打运动战,伏击战,夜战的优势。

于是,贺老总决定:集中358旅、359旅主力,采取围困一点,断其补给,迫敌出逃,在运动中歼敌的战法,粉碎日军的围攻。

他把第一个需要打击的县城,就选择了岢岚县。一是岢岚县深入根据地腹地最深,对根据地威胁最大;二是岢岚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十分有利于我军的围困战。如下图

可以看到,岢岚县城三面都是山,只有三条过道可以通向外界。如果我军占据三座山头制高点的话,居高临下就可以封锁整个岢岚县城。

贺老总把围困岢岚县城的任务就交给了王震的359旅。接到命令后,王震率领359旅顶风冒雪,星夜兼程,两天强行军300里,就来到了岢岚城下。

五、围困岢岚城,夜袭三井镇

3月7日,王震率359旅到达岢岚城,他们迅速按预定方案夺取城东、西、南的高地,从三个方向把敌人压缩在岢岚城内,只留北门让敌人撤退。

这就是我军采取的战术:围而不攻,围三缺一,逼敌逃跑,运动歼敌。

与此同时,358旅也到岢岚城东30余里的辛家湾、寇家村一带集结,准备截击从岢岚城撤退之敌并打击增援之敌。如下图

让我不理解的是,既然你要留出北门让鬼子逃跑,为什么要把358旅截击部队埋伏在东面?这不是南辕北辙吗?没办法,战史上就是这么记载的。

岢岚县城城墙坚固,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在岢岚县城的是千田联队的一个大队,有1000来人。

一个大队的鬼子在没有后续给养的情况下,凭借自身携带的弹药和口粮,最多能坚持个十天半月。而这十天半月内,他们应该能等到别处鬼子的救援。

但我们怎么会不知道鬼子那点心思呢?岢岚城四面环山,城内没有水源,就城东有一条岚漪河,城内的饮水全凭引河入城。

人在没饭吃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啃啃树皮充饥,但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能坚持3天就不错了。所以,王震不慌不忙的派出一个连队截断了岚漪河,断绝了城内的水源。如下图

果然,三天后的3月10日,这伙鬼子受不了了,他们一个个渴得喉咙冒烟,眼冒金星,终于在午后3时,这伙鬼子从岢岚城北门撤出了,向五寨方向逃窜。

王震这时来精神了,他立即命令:敌人出城,不要阻拦,统统把他们放出来,在运动消灭敌人!就这样,我军以极小的代价,就将第一个县城岢岚收复!

日军逃出县城后,王震命令部队咬着敌人的屁股追击。而贺老总也命令358旅从辛家湾、寇家村出发,急行军赶到岢岚通往五寨的要道麻子涧沟设伏。如下图

看到上图,我也是无语了,为什么不让358旅提前在岢岚城北面的三井镇设伏,结果还要跑到更远的五寨附近去设伏,这一顿山路急行军跑得,不怕把战士们累坏吗?

如上图,岢岚城北15公里有个三井镇,日军从岢岚撤出,天黑前就到了三井镇。由于鬼子不善于夜战,所以他们在这里构筑了防御阵地,准备在这里过夜,天亮后出发。

但乡镇不比县城,没有高大的城墙保护,四周只有残破的土围子。当359旅717团追至三井镇时,天色已晚,鬼子们正在埋锅造饭。

我军决定暂时稳住不动,悄悄的把三井镇围起来,等午夜后再发挥我军善于夜战的优势,发动攻击。如下图

到了后半夜,我军突然发起攻击。战斗开始,我军就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从东、南两面发起猛烈攻击。

战士们和敌人展开了逐街逐巷的肉搏战。日军被迫退入北面残堡之中,他们仗着大炮的优势与我军对峙。717团二排排长杨时雨带领全排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将敌炮兵阵地摧毁。

日军丢掉炮兵阵地,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残敌趁我军重新发起进攻的间隙,向五寨方向夺路而逃去了。

当鬼子逃至五寨附近的麻子涧沟时,又进入358旅埋伏圈,被我军一顿猛烈输出,鬼子伤亡惨重,残部逃窜到五寨城。

这次战斗我军歼灭300多人,俘虏28人,缴获山炮1门.

六、敲山震虎,再克五城

随后,这股残兵由三井镇逃入五寨县。385旅和359旅随后跟上来把五寨县包围了。五寨县也城池坚固,外围还有神池、义井、三岔的日军策应。我军炮火不足,强攻也是不可取的。

贺老总认为:应以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五寨。主力则转向五寨东北和西北,以“围点打援”的战术打击三岔、神池的援军,逼退五寨之敌。贺老总作出如下部署:

1、以718团2营及地方游击队继续围困五寨县城;

2、张宗逊率358旅进至义井镇、虎鼻乡、神池县之间,打击神池方向援军;

3、王震率359旅进至五寨与三岔镇之间,打击三岔镇方向的援军。如下图

3月16日,当358旅走到虎鼻乡一带时,果然与神池前来增援的1000鬼子遭遇。我军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发起攻击。激战6小时后,歼敌300余人。

日军受挫后退入义井镇。第二天,他们伙同义井800余鬼子向358旅反扑,我军勇猛反击,日军再次被击退。

同时,三岔镇日军也出动200余骑兵增援五寨,中途被359旅拦阻,逃回三岔。

至此,五寨城内日军完全孤立。如下图

如果站在更大的范围看,就会发现其他各支抗日队伍也在积极配合五寨围城战。

警备第6团、雁北支队、骑兵营及地方游击队等部,也在袭扰利民堡、八角镇以及朔州、神池、三岔的日军交通,断其补给。如下图

五寨的日军孤立无援,彻底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他们终日惶惶不安,终于在五天后弃城而逃,五寨被我军收复。这是我军收复的第二个县城。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可能是为了避免被逐个围歼吧,西北三县偏关、河曲、保德的日军和伪蒙军悄悄地就弃城东撤了,我军又收复了3座县城。

我军敲的是五寨,震的是偏关、河曲、保德的日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三座县城,这在抗日战场上还未曾有过!

这时,贺老总抓住时机,令各部积极追歼撤退之敌。

21日,保德和三岔日军会合后,向神池撤退,在田家洼又遭359旅717团截击,逃入义井镇。

22日,集结于义井镇的日军1000多人,向神池撤退,在凤凰山又遭遇到358旅716团的伏击。日军无心恋战,纷纷夺路而逃。这一仗,我军歼敌300多人。如下图

随后,我358旅、359旅乘胜追击,跟踪鬼子至神池城下。而神池日军惧怕被我军围歼,也弃城逃往朔州了,神池被我军收复。

至此,晋西北沦陷的七座县城,已被我120师收复六座,只剩下一座宁武县城。

七、解放宁武,大获全胜

宁武县地处恒山山脉与管涔山脉的两山交汇处,它和雁门关,偏关合称“三关”,是山西内长城防线的重要关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少数民族南下的重要边关。

到了近代,随着铁路交通的兴起,宁武更是成为纵贯山西的同蒲铁路的必经之地。占领这里,就能切断晋北日军和太原日军的交通补给,阻止鬼子进一步向南侵略。所以,她的战略地位要远远高于其他六县。

鉴于宁武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侵入晋西北的鬼子大部分被肃清后,日军千田联队长率领的联队主力1500余人仍然盘踞在宁武城,企图长期固守这里。

但不是你想待就能待的,还得问问八路军答不答应。

贺老总认真分析敌情后,认为日军屡遭打击,已处在被动挨打的态势,我军应继续采取“围而困之,逼敌弃城,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的战术,集中主力歼灭该敌:

1、358旅716团、359旅718团二营负责围困宁武,逼敌人弃城而逃。贺老总还告诉独臂团长贺炳炎:“鬼子如果出城逃跑,你就放行,让王震、张宗逊去收拾!”

2、359旅主力进到同蒲铁路东侧的石湖河村,358旅715团进至宁武西北的斗沟村,他们共同布下口袋阵。如下图

3月31,驻朔县日军6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向南进犯,企图接应宁武的鬼子突围。敌人行至石湖河附近时,遭到359旅顽强阻击。

宁武的千田联队长也亲自指挥500多人冲出宁武城,企图攻击359旅侧背。但他们又遭到埋伏在斗沟村的358旅715团的顽强阻击。

激战一整天后,我军歼敌300余人,千田联队长也被击伤,只好率残兵逃回宁武。如下图

同一天,原平之敌1000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紧急驰往宁武解围。但他们在轩岗镇神山堡村遭到718团主力的顽强阻击,鬼子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回去。如下图

千田联队获悉两路援军均遭惨败后,再也不敢在宁武坐以待毙了。

他瞅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率部弃城北逃了。但他怎么能瞒住擅打夜战的八路军呢?在走到石湖河村的时候,又遭到716团和719团的猛烈打击,被歼灭一部。

总之吧,从1938年的2月22日至4月1日,我军共作战40天,共计歼灭日军1500多人,缴获山炮1门、枪200余支、汽车14辆、骡马100余匹。

被日寇侵占的岢岚、五寨、保德、河曲、偏关、神池、宁武七座县城全部光复。此战过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更加巩固,日军再不敢轻易进犯我抗日根据地。

总结一下:

关于这场战役战术方面的总结,贺老总有过更专业的总结,我们就不赘述了。我们从另外一方面总结一下:就是把120师和同时期的115师,129师的战果比较一下。

我们会发现,120师作战的灵活性很强,围敌,逼敌,打援之间的转换很快,常常能出乎鬼子的意料。但他们打歼灭战的能力好像差了那么一丢丢。

我们前面介绍的129师的神堂沟伏击战,长乐村伏击战,115师的广阳伏击战,午城—井沟伏击战,每场伏击战歼敌人数都上千了。只要鬼子进了他们的伏击圈,就一个也别想跑掉。

而在120师收复七县城的几场伏击战:三井镇伏击战,虎鼻乡伏击战,凤凰山伏击战,每次歼敌都是300人左右,基本都打成了击溃战。整场收复七县城战役下来的歼敌人数和其余两个师一场伏击战的歼敌人数差不多。

当然,也不是说120师打仗不行,而是每支部队都有每支部队的特色,120师地处晋西北,那里自然环境恶劣,物资贫乏,基础较差,120师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也是很了不起的!

他向世人证明,在抗日战场上,八路军不仅善于打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也完全有能力打攻城夺地的攻坚战和运动战。

好了,本篇和前几篇,我们重点介绍了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在敌后打的一些经典战役。

转眼间,就来到了1938年的5、6月份。此时此刻,在陕北延安的窑洞里,一篇指导中国人民抗战的伟大著作也诞生了,她就是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我们下一篇就重点解读一下。

0 阅读:73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