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有很多藩王都梦想成为皇帝,为了这个梦想他们不惜冒险造反,但很少有成功的例子,最终都是家破人亡,惨淡收场。只有明成祖朱棣成功逆天改命,成就大一统王朝唯一一个登上神坛的藩王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历史上的藩王叛乱
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力倡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政策引起了各诸侯王的不满和恐惧,他们担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损害。于是,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七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叛乱。
七国之乱的爆发,给西汉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汉景帝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汉军平定叛乱。结果仅仅经过三个月的激战,周亚夫就成功平定了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大规模皇族内乱,对西晋王朝的统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场动乱涉及了八位西晋皇族诸侯王,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展开了长达十六年的血腥斗争。尽管东海王司马越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此时的西晋已经满目疮痍。战乱波及全国,朝廷无力掌控天下。更致命的是,西晋朝廷的精锐兵将在这场战役中几乎全部折损。偏远的少数民族敏锐的洞察到西晋朝廷的虚弱,纷纷揭竿而起,拉开了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的序幕。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涉及了三位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为了反抗清朝的统治,发动了长达八年的战争,最终结果是三藩的势力被彻底消灭,清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靖难之役,朱棣为何会成功
少年天子严重缺乏政治、军事经验
朱允炆,这位少年天子,自幼在深宫之中成长,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和军事经验。尽管他饱读诗书,对儒家经典了然于心,学富五车,但却缺乏实践经验。治理国家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对于朱允炆来说,他需要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实际政务,了解社会民生,才能更好地应对国家面临的各种挑战。然而,他成长的环境使他缺乏这样的机会,这也为他日后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建文帝刚登帝位,就迫不及待的对自己的亲叔叔们下狠手,严重削藩,这引起了激烈的反抗。建文帝削藩的顺序是先弱后强,从燕王的同母弟弟周王开始,周王被废为庶人,逮捕到京师,之后代王、岷王也分别在建文元年和建文二年被废。湘王朱柏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建文帝害怕他权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因此在建文元年派人到他的封地去抓他。朱柏不愿受辱,阖宫自焚。在湘王自焚后,建文帝将齐王朱榑、代王朱桂也废为庶人。几乎是逼着朱棣造反。
建文帝和他的猪队友们
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主要有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他们都是科举出身,学识渊博,且为人正直,对朝廷忠诚,这些是他们的优点,也是朱元璋所看重的。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点:书生气太重,只善于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经验,缺乏高明的谋略和智慧。
再加上草包将军李景隆,戏称深藏功与名的永乐第一大功臣。朱允炆好好的老将耿炳文不用,愣是启用李景隆让他取代耿炳文率兵去平叛,给了他50万大军,还“捧毂推轮”,想让他快速解决叛乱,结果在围攻北平,及郑村坝战役中,在李景隆一顿瞎指挥下,屡战屡败,人员折损大半。
建文帝的性格因素
李景隆战败连连,建文帝却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充分信任他,再次交给他几十万的军队,结果可想而知,惨败收场。至此,李景隆已经丢到了大明的半壁江山,理应当斩,方孝孺、练子宁等人也请求诛杀李,可建文帝妇人之仁,还是稳稳的保下了李景隆。结果朱棣进攻南京第一个开城门迎降的就是他。
朱允炆曾下令不要伤害朱棣的性命,“不要伤害我的叔叔,使朕背上杀叔叔的骂名。”当时耿炳文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估计心中一万只小动物在奔腾,历史上只有“打仗先打将,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却没有打仗的同时还得保护对方主帅的军令。这无疑是给朱棣开了金身使得朱棣在战斗中多次逃过一劫。
朱元璋的助攻
朱允炆真没有想到,爷爷朱元璋大杀功臣,为自己剪除异己的行为,反倒为叔叔朱棣做了嫁衣。
朱元璋在位时,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平道路,通过郭桓案、胡惟庸案、炮轰庆功楼、蓝玉案等,将开国元勋宿将几乎屠戮殆尽,以至于后来燕王起兵,朱允炆放眼文武百官,竟然找不出一个统兵御敌的帅才。
如果朱允炆有一个像徐达、蓝玉那样的不出世的大将在世,结局基本会反转,甚至燕王朱棣都没有发动靖难之役的勇气。但历史没有如果。
总体而言,靖难之役能成功还是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的:朱棣的才能和谋略: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谋略。他指挥军队进行了多次成功的战役,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建文帝的失误: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一些列错误的决策。他对朱棣的仁慈和宽容,以及对将领的猜忌和替换。
历史的必然性:靖难之役的发生,也可以看作是明朝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建文帝推行的改革和削藩政策,引起了一些藩王的不满和反抗,这也为朱棣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