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像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曾国祥导演的《少年的你》,娄烨导演的诸多作品,这些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青春片,风格大多是苦大仇深的,而且佳作数量相对较少。
反观欧洲的青春爱情片,往往轻松愉悦、青涩唯美,前几年大火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便是典型。这背后,自然与不同的历史文化、教育背景紧密相关。
那么,国内有可能拍出类似《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样的电影,并收获广泛认可与成功吗?
01
“花季雨季”式青春片
其实,青春片,从始至终存在两条基本脉络、两个不同层次。
其一,是望文生义、一目了然的青春片,讲述的是“花季雨季”的故事。
我们把镜头对准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展现他们的生活点滴,传递青春的活力、理想的光芒,描绘年轻生命尽情舒展、尚未遭受现实挫折与摧毁的迷人模样,透着青涩的美好状态。
这类青春片,主题可能涉及情窦初开,关乎青春时代特有的纯真友谊,聚焦成长的烦恼。总体而言,在此脉络下的青春片,风格轻松,满是希望与活力。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电影工业历经一系列美学变革、新浪潮冲击,欧洲艺术电影与好莱坞商业电影走向分流,第三世界电影蓬勃崛起。
也是在这个关键转折点,“青春期”这一概念被创造出来,“青少年”(teenager)一词愈发重要。与之相关的青春期萌动、骚乱、痛苦、烦恼、反抗、冲突等现象,才在这个全新概念下,被明确界定为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必经过程。
02
“青春残酷物语”式青春片
随之而来的,是另一条路径、另一层次的青春片。用日本新浪潮代表导演大岛渚的影片名来精准概括,便是《青春残酷物语》。相较于洋溢着希望、轻盈迷人的“花季雨季”式青春片,《青春残酷物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象。
何为青春?在这里,青春是化冻的沼泽,泥泞不堪、危机四伏,水冷刺骨,薄冰尚存,是混乱、甚至带着污浊的生命体验。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少年的你》等,大致都属于“青春残酷物语”这一范畴。
部分群体不太钟情于此种风格,而是期待那种轻盈美好的“花季雨季”式青春表达,渴望迷人的中国青春片早日亮相。
在我看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影片介于两种青春片风格之间,既是青春迷人的序曲,某种程度上也是“青春残酷物语”。
尤为关键的是,它触及“同性”题材,展现了男孩对自身性向的觉醒与青春初体验,这让它别具一格,难以简单归类为青春洋溢的典型作品,如青春圆舞曲、协奏曲那般。
实际上,我们所期盼的青春片,绝非仅仅局限于青春爱情,而是渴望看到对青春时光里丰富多元、阳光初透时生命体验的深刻描绘。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日本以青少年为主角、略带忧伤却依旧迷人美好的青春故事,还有好莱坞那些小成本且独具特色的青春佳作。
03
“成年人视角”式青春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中国电影中,确实缺少以青春为主调、原汁原味展现青春、再现青春的作品。我们过往对“花季雨季”式青春的想象,常常掺杂太多成年人一厢情愿的臆想,把年轻人的单纯视为绝对无知,甚至略带贬义的天真。
观众不满意的是,总有一个不言而喻、常由摄影机代表的成年人视角,投向年轻人,带着欣赏却又不乏引导说教的姿态,在叙事中灌输太多成人思维。
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我常调侃,这是一群青春已逝之人,回望青春,还带着“终将逝去”的喟叹。
青春固然会消逝,但青春本无价,无可替代。像《青春万岁》所传达的那般,反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已然带着青春已逝的沧桑感,隐隐透着成年人世故审视青春的姿态,这也是我不太喜欢曾经风靡一时的这类中国青春片的主因。
不过,刘杰导演的小成本影片《青春派》,是为数不多我颇为欣赏的校园青春片。它避开了双重成人视角陷阱,既没有生硬的说教训导,也没有青春已逝的缅怀审判或玩世不恭。
尤为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有个极为珍贵的彩蛋,监制人何小贤导演亲自上阵,在中学课堂上扮演一位极具自嘲意味的老师,形象鲜活典型。
所以说,中国还是有不错的青春片的,只是数量稀缺。放眼全球,不低俗、不轻浮、不训导、不审判的青春片同样凤毛麟角。
那么,中国未来能否涌现更多优质青春片呢?
我们满怀着期待。但倘若我们始终秉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文化,教育制度中“应试机制”一成不变,社会处处以考试、考核计分论成败,那么更大的问题或许不是有没有精彩的青春片,而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拥有青春,在现实中畅享青春的美好。
我始终坚信,当我们真正拥抱青春、尽享青春特权之时,便是优质青春片在中国银幕大放异彩之日。
毕竟,电影不只是艺术,它与现实紧密相连,电影中的问题,往往映射着现实中的结构性或局部性困境。
【文本来源@戴锦华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