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论述过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是军阀割据,红军在夹缝中生存。这是区域原因,还有个情况是军阀混战。军阀们混战,无暇镇压红军。北伐后,蒋介石忙于“中原大战”,和冯玉祥、阎锡山等大战。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兵力,对付红军;江西中央苏区,是首位作战对象。史称“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围剿红军。江西省主席鲁涤平担任南昌行营主任,作战方案是“并进长追”、“分进合击”。老蒋的这一战略存在问题,有可能被各个击破。蒋介石调集十二个师,张辉瓒、路孝忱、公秉藩、谭道源、徐克祥等统领;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蒋介石的围剿作战目标是“中央苏区”,中央苏区的军队是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有两个军团: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共4万人。红军方面召开会议讨论应对,策略是“诱敌深入,找机会歼灭”。
红军调动军队布防,并开始政治动员,向官兵群众说明解释“诱敌深入”的必要与正确。进一步分配土地,获得人民的拥护,肃清反革命、坚壁清野,以创造反围
剿的社会基础;这些,为反围剿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1930年11月5日,国民党大军直扑袁水,马上交战、消灭红军。不想,扑了个空,没有找到红军。又向赣江东岸逼近。红军以少量兵力诱惑国军,红一方面军主力后撤;于11月26日撤到东固、龙岗。12月1日,秘密转移到黄陂、小布。
1930年12月16日,国民党各路大军向中央苏区中心逼近,红军诱敌部队边打边撤,国军没有察觉是诱敌,认为红军不过几个农民赤卫队改编的乌合之众,一打就跑;国军只想快速推进,一战消灭红军。红军把谭道源部引诱到乐安,将公秉藩和张辉瓒诱到东固。东固山红军又悄悄撤走;当天中午,公秉藩部占领东固,向蒋介石、鲁涤平报功,蒋介石发电嘉奖表扬,奖了公秉藩一万大洋。12月20日,张辉瓒部开到,事先不知公秉藩已占领东固;侦察兵、扫雷兵去扫雷侦察,当日,东固山大雾。发现了几个哨兵,以为是红军,不辨真假,向张辉瓒报告,发现红军。张辉瓒下令开枪作战;公秉藩以为红军到了,猛烈还击;双方混战两小时,反复争夺阵地,发现阵亡士兵的军装,才知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张辉瓒气恨不已,不与公秉藩会面;公秉藩也怒而丢弃龙岗要地,率部离去。张辉瓒为了发泄心中怒火、况且东固是“红区”,对东固老百姓进行为期三天的烧杀抢掠,杀人、放火、抢夺财物、奸淫妇女;杀了1000多人。
红军两次打算在小布歼灭潭道源,都未实现。隔了几天,出现了歼灭张辉瓒的战机。国军在红军主力附近有五个师,国军深入苏区,战线拉的过长,不断受到游击队赤卫队的骚扰,疲惫不堪,士气低落。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在小布召开誓师大会,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亲自写了副大对联挂在会场上,“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指出取得胜利的六个作战原则:1.军民一致;2.选择有利作战阵地;3.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一部,一口一口吃掉敌人;4.拣弱敌打;5.把敌人拖的精疲力尽,然后再打;6.造成发现敌人的过失,乘机打击。毛泽东决定先打国军五十师或十八师,打开敌人阵线的一个缺口,然后各个击破,粉碎围剿。红军两次开进到国军五十师周围想打,但由于五十师不脱离居高临下的有利阵地,只好两度撤回。12月29日,国军十八师急于找到红军主力决战,立功受赏,孤军向龙冈推进;这里地形条件对红军有利。红军抓住时机决定歼灭十八师;红军主力秘密开进,埋伏在山上密林中。12月30日,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率部进入龙冈的小别,红军主力开枪攻击,猛烈砍杀,张辉瓒部9000多人被歼灭,张辉瓒被俘。听说张辉瓒被歼灭,驻在源头的谭道源急忙撤退;红军乘胜追击。谭道源撤到东韶,想休整一下并进一步观望军情。红军追到东韶,乘谭道源立足未稳,进行袭击,谭军大败,被歼灭一半,俘虏3000多人,剩余残部逃跑。张辉瓒部、谭道源部大败后,国军其他各部都仓皇撤退。红军召开公审大会,由于张辉瓒烧杀抢掠,被斩首示众。
国民党愿意出20万大洋、可以装备5000人的枪支弹药、释放关押在南昌监狱的100名中共党员,换回张辉瓒。但“公审大会”上,群众都怒火中烧、要求杀张辉瓒。何长工请示毛泽东,毛泽东长叹一口气,说“那就只能把他杀喽,老天爷都不留张辉瓒,可怪不得咱们。”国民党就把南昌监狱里的100多名中共政治犯,全部装入麻袋,投入赣江。
毛泽东指挥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在此战役中,歼灭国军一个师部三个旅,1万5000多人,缴获步枪、机枪、冲锋枪1万2000多支。还取得了大军作战经验,以往红军还没打过这样的大仗。蒋介石原想红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中原大战打败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一脚就可以踏平红军。红军如果和国军硬拼,自然打不过国民党;可红军有毛泽东的正确指挥。毛泽东没学过军事,也没上过军校,只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参加过革命军,当了几个月兵。一方面,就像林彪说的,毛泽东是天才;另一方面,毛泽东天赋高,善于学习,就像太平天国的杨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