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仓颉造字开始为中华文明计时,则中华文明传承了6600多年,这6600多年发生了不计其数的大事,各路英雄豪杰、雄才伟略之主轮番登场、逐鹿中原,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历史素材。
而与此同生的则是华夏儿女凝练而成的各种思想。不必说迸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即便是众望所归的一家之言——儒家思想,后世也是在不断传承中使其翻新升华,并屡屡突破,衍生出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这样的崭新学科。
当然这还只是明面上、上得了台面的中华思想,还有许多在背后发光发热,但不登大雅之堂的阴谋权术,比如说讲究“以政驭民、以刑治国”,讲究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则在助秦快速崛起之后复又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致沦为众矢之的,从此遁形于世间了,但统治者却还在悄悄用它,并与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外儒内法、阳儒阴法”的格局;
另外盛行于官场上的官场厚黑学、百官行述,虽然太过腹黑、为人不齿,但因为言辞“太过真实”、屡试不爽,千百年来为历代统治阶层沉迷吹捧。
由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人民聪慧勤劳,导致中华文明内涵极其丰富、覆盖面及其广泛,倘若谁只想用一两句话,妄图对中华文明的真谛进行概括,想必很多华夏儿女必会反对。
不过,中华有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是事物不论怎么变化无常,它总得有个根基,有个准绳,而它的改变必然不会偏离这道根基和准绳,这句话用在有着波诡云谲变化特征的中华文明上,也有其符合之处。
荷兰学者弗洛伊德·科恩在考察中华古代文明的时候,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中国文明以及中国思想从一开始,就直面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才能建立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只有与人性相一致才能稳定。
虽然仅这一句话就妄想概括整个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实属痴心妄想,但还是切中了中华文明的要害:求治避乱,所谓的“害莫大于乱,利莫大于治”便是这个道理;另外,如何才能求治避乱呢?科恩点出了中华文明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所聚焦的方向:人。
乍一听,天方夜谭,细细想来,还真是这么回事。中国几千年来萌发出来的各色治国思想虽然内容丰富、琳琅满目,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为人处世、驾驭百姓的治国思想。也正是因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视角总是聚焦于人身上,才会萌发“民贵君轻”、百官行述这样那样的生存“真理”,以至于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的作用依旧占据了主导地位,衍生出了“把人管好了就行”这一类的万能箴言。
如此看来,科恩的语言虽然很朴素,但眼光毒辣,一眼看透中华文明的核心。
历史上将其看透的还有一人,就是一代雄主刘邦,在他临死之前,面对2000多年的朝代传承的根基,他说了一句话,因为太过真实,被后世帝王广泛采用,确实起到了政权稳固的作用。
那刘邦说的一句“至理名言”是什么呢?
“非刘姓者不能封王,非有功者不能封侯”。也即不是姓刘的人,不能进入皇家圈子,没有功劳的人,不能享受体制内的待遇。
首先,这句话肯定是针对人性而言的,作为一个政权,必然是由很多人组成的,既然是人组成的群体,君主以及君主专制自不必说,夏启这厮开了先河,由平等公平的禅让“乾坤大挪移”改成了极不公平的世袭制,大家居然都没有异议,说明大伙心里早就认同人生来就不平等这一理念。而君主的圈子也必然只能家人才能进入,否则“肥水流了外人田”,天下不然大乱;
其次,国家发展的红利都让君主家人坐享其成,其他人只能拿死工资,没有绩效吃大锅饭,大伙干得肯定也没劲,还真的以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就能压制住底下人的蠢蠢欲动之野心?孔子的故国——鲁国,就是一门心思独享国家发展红利,并且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在傻傻地贯彻“忠君爱国”思想,最终鲁国越来越弱小,被楚国所灭。
考虑到这一关键点的刘邦顿悟:还得给非皇家圈子的人留点希望念想,只要不觊觎刘姓天下即可。因此,刘邦在君主圈子以下,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并进行公平竞争、论功行赏,让有才的人甘心为刘氏王朝卖命。
不得不说,刘邦真不愧乃一代雄主,2000多年的朝代传承根基,他一句话就说明白了,果然在之后的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是这么做的,也确实迎来了王朝的繁荣期。而王朝末期,由于皇权衰弱,权臣当道,异性王崛起,最终新王朝取代了旧王朝,并且,旧王朝的异性王摇身一变,又成了新王朝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的异性王——魏王曹操,曹魏政权的异性王——晋王司马昭,司马氏晋朝的异性王——宋王刘裕,都是严格按照刘邦的设想实现朝代更迭的。
金刚不怕骂
统治果佳的核心,是用最小的利益换取各个阶层的劳动回报。而儒法结合的效果1、是用儒家思想调控人心,减少法制管理成本。 2、用名欲代替物欲,减少调动人力所需的物质成本。 这两者结合,很难不让铜质阶级动心,因此才能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本质是求稳没错,因为这么庞大的体量,只要内部稳住就不怕任何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