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派史之义和团:慈禧为何会支持义和团?权利博弈最后的疯狂

刘洋瀚海聊之 2024-12-18 13:49:49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大清帝国的首都第二次被西方人攻破。

这场战争的结果并不只是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那么简单。大清朝廷对外割地赔款,对内也失去了统治力。在战争开始之初,以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汉人重臣为代表的数名地方督抚私下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拒绝了大清朝廷的征召,并未参与八国联军的作战。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大清朝廷已经不再能对地方进行完全掌以及制约汉人官员了。

这还没玩完,为了做最后的挣扎,清廷随后又做出了改革,持续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现代学校出现,大批青年才俊被送往海外留学。这场源于庚子国难附加影响的改革,不但改变了几千年来的“祖宗理法”,也对后世即后来的民国以及新中国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但如果我们再来回顾这场战争,会注意到这一切巨变的起因竟然与一个民间团体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当时大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慈禧竟是这个民间团体背后真正的操盘手。

今天的中国帮派史咱们接着来聊义和团,聊一聊慈禧在这场义和团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和心路历程。

清朝末年连年天灾,这让本就生活困苦的百姓日子过得愈发艰难。当普通人面临苦难又无法解决的时候,往往都爱把精力寄托在神秘主义身上。再加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下行的时候往往保守主义都会开始盛行。近些年全球经济放缓,各国的保守主义不都在抬头吗?

就是在咱们的身边,近些年来那些打着国学名头宣扬民粹和迷信的账号越来越受追捧,那些自称一种成药配方就能包治百病的医学奇迹越来越多,就连过年前后那些告诉你跪下磕头就等于尊重传统文化的视频也越来越频繁的被刷到。

这还是在唯物主义教育进行了大几十年后的今天,更何况是民智尚未开启的古代呢。

另外一边,清朝末年大清在外战中屡屡失利,这使得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权益越来越大。咱们之前就讲过,西方人的战争,利益固然是第一诉求,但传教也是。伴随着大清朝廷对西方人的态度越来越怂,各国的传教士们想要让他们的思想伴随着枪炮一同征服脚下这片新土地的热情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一边是苦日子熬不过去进而越发寄希望于本国的传统神明能保佑他们的的普通大清民众,另一边是热情高涨且官府又不敢管的西方传教士,两边一碰撞,民间就先热闹起来了。

这就是那一时期全国各地屡屡发生各种教案背后的成因。

而对大清朝廷而言,他们作为这个帝国的既得利益者,面对外国殖民者的利益争夺,正面刚不过,背地里也是会希望那些百姓能闹的再凶一点的。

比如在山东地区,无论是大刀会还是义和拳,规模小的时候他们都会放任甚至是鼓励,事情闹大了就杀一批装装样子,然后继续支持下一批。这似乎已经成了地方官员处理民间土洋矛盾的基本操作。

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慈禧,自然也是这样的心态。

1898年5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报朝廷,称:“新立义民会名目,四处传单于直、豫、苏各省,欲与洋教为难。”义民会就是义和拳。约一个月后,张汝梅正式向朝廷提交了关于义和拳的奏折,里面详细陈述了义和拳的来历和宗旨,大意就是直隶、山东一带习武之人成立的乡团组织,而且也并不是什么新成立的组织,早在光绪之前的咸丰、同治两朝时就已经出现了,成立原因是为了防御盗贼,那个时候这边还没啥教堂呢,所以义和拳并不像传言中说的那样是专门跟洋教作对的组织。

(“直隶、山东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继改称梅花拳,今年复沿用义和名目。远近传讹,以义和为义民,遂指为新立之会,实则立于咸、同年间未有教堂以前,原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起见,并非故与洋教为难。”——张汝梅1898年6月30日奏折)

义和拳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具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大家可以去我的看上一个视频。

从张汝梅的这封奏折我们可以看出来,山东的官员是不愿意把义和拳定义为反动组织的。

原因有很多。其一,发源于山东的大刀会已经被定义为匪类给镇压了,山东的官员是不愿意承认大刀会死灰复燃,或者山东又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大刀会的组织的;其二,大刀会当年与洋教闹的势同水火,其引发的巨野教案更是导致德国以此为借口强占了青岛,但大刀会被剿灭后山东地区的土洋矛盾并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如果承认义和拳也是如大刀会那般是一个立志和洋教作斗争的组织,那不是说明山东的这些地方官很无能吗;其三,土洋矛盾已经如此尖锐的情况下,如果朝廷再下令剿灭义和拳,那么山东恐怕要出大乱子。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义和拳出现之初,山东的地方官是极力想把他们定性成一个合法组织的。

又由于“义和拳”这个名字乾隆朝、嘉庆朝都有过叫类似名字的组织参与起义军,换句话说这个名字是个敏感词,为了怕朝廷误会,他们也在奏折中第一次提出了“义和团”。就是为了向朝廷表明,我们山东可没有什么以武犯禁的反动组织,只有可以团结的好群众。

而朝廷呢,或者说慈禧也愿意认同。

尤其是慈禧,这时正赶上戊戌变法。慈禧虽然以雷霆手段迅速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废除了变法。但这件事也给他敲响了警钟,她并不担心内部出问题,她担心外国人会借着光绪的由头搞事情。后来也证明了慈禧这个担心是对的。

(防杠:这里并不是想说慈禧的做法是对的,而是想表达慈禧的预感敏锐)

因为有了这种担心,慈禧也想多点底牌和列强抗衡。于是她在政变发动后不久就接连下令,让各省督抚抓紧办理地方团练。

也就是说,山东的官员想证明义和团是合法组织,慈禧也想让义和团这样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而义和团想要做大也并不难,像咱们前面说的,这时候吃不起饭还对洋人洋教心存怨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几方一拍即合,历史的车轮就这么滚滚向前。

很快,慈禧的担心成了现实。

一方面,大清朝廷对外宣布光绪病重,并公开召集天下名医。这应该是想要弄死光绪前做的舆论铺垫。不料八国公使联名推荐了一个法国大夫来给光绪看病,慈禧无奈只得答应。法国大夫看完病后就说,放心吧皇上死不了。光绪被死亡的计划就这么落空了。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到海外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得到了日、英等国的庇护。不仅如此,康、梁二人还在海外又办报又组织社团,各种说慈禧坏话。这让慈禧对列强们的恨意再次加深。

1899年11月,慈禧给各省督抚下了一道上谕,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外国列强虎视眈眈,我们当然不能率先挑起战端,但如果有个万一,希望大家精诚团结。

(“现在时势日艰,各国虎视眈眈,争先入我堂奥。以中国目下财力、兵力而论,断无衅自我开之理,惟是事变之来,实逼处此,万一强敌凭陵,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亦惟有理直气壮、敌忾同仇,胜败情形,非所逆计也。……兹特严行申谕:嗣后倘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即行议和之理,各省督抚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督饬将士杀敌至果,‘和’之一字,不但不可出于口,并且不可存诸心。”——1899年11月21日)

由此可以看出,慈禧已经做好了随时可能和列强开展的心理准备,同时他也已经不怎么信任那些地方督抚了,这道上谕是试探,也是敲打。

而对地方督抚的不信任,也是慈禧想要放任和鼓励如义和团这样民间武装组织发展的原因。

就在这道上谕发出前的一个月,义和团首领朱红灯刚刚率众烧了山东茌chí平县的教堂,还击败了前来支援的济南候补知府袁世敦(袁世凯之兄)。虽说朱红灯年末就被山东巡抚毓yù贤擒杀,但并未对义和团做大规模的剿灭。随后调袁世凯接替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时还不忘嘱咐袁世凯,对义和团“不可一意剿击”。

到了次年,更激烈的矛盾出现了。

1900年1月,慈禧以光绪的名义下诏,把端郡王载漪yī的儿子爱新觉罗·溥儁过继给没有子嗣的先帝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当儿子。

给已经死掉的先帝过继一个儿子,这个行为就相当于立储。这说明慈禧已经下定决心要换掉光绪(爱新觉罗·载湉)另立新君了。

但这种有违祖制的行为,不但国内反对声一篇,列强们也并不买账。与此同时,受命伺机刺杀康有为、梁启超的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也跑来跟慈禧说,因为外国人保护的太好了,他俩我杀不了。

慈禧这回恨的后槽牙都咬碎了。

这时朝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就更加暧昧了,面对各地频出的教案,朝廷不但不想管,反而开始申饬各地官员多管闲事。说你们天天就只会把会党挂在嘴上,这不是搞株连吗?你们查案子就查案子,只问犯罪者本人犯没犯罪就好,扯他背后的什么组织、教派的干啥?大部分拳民都是好人嘛,别大肆株连搞的人心惶惶。

慈禧这算盘打的,我在哈尔滨都听见了。

之所以这时候各地的教案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是因为1900年的华北地区赶上了大旱。

咱们前面一直说,当时的百姓把天灾的原因怪在了这些洋教和洋人头上,所以发生旱灾大清的老百姓慌,来大清传教的洋人也慌。这倒不是因为这些洋人有什么国籍人道主义精神,异端的平民死不死他们并不关心,但如果不下雨这些异端是真杀人啊。

比如1900年的6月30和7月1日这两天,保定府有15个洋教徒被杀。但你说巧不巧,人杀了,还真就下雨了。

(防杠:下雨与杀人没有必然联系,旱灾是天气原因,这件事只是无数教案中少数赶上恰巧下雨的事件)

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教案,各国公使开始频繁照会清政府,要求他们取缔义和团。

慈禧虽然心里恨恨,但也摆出了一些姿态,以廷寄的方式责令直隶、山东两省的巡抚张贴告示取消义和团。但外国公使并不买账,因为相对来说廷寄属于朝廷的内部文件,不是明发的官方公文,影响力很有限。他们想让慈禧登报,那老佛爷能干吗。

袁世凯并不喜欢义和团,他到山东接任巡抚后开始镇压义和团,由此山东的义和团也开始向直隶以及京津地区转移。

因为京津地区集中着各国的使馆、租界以及侨民,义和团的大规模涌入也带来了更为频繁的针对洋人的暴力事件。各国公使开始照会大清,必须取缔义和团,同时要求派兵进入北京保护使馆和侨民。

而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仍然只是明面上说要管管,但背地里却会派人私下考察这股力量到底可不可用。哪怕是直隶地区的义和团已经开始攻击州县,杀掉了副将级别的武官,朝廷的态度仍然暧昧。毕竟这时对慈禧而言,与洋人可能的战争才是第一大患。

到了6月局势更加紧张,八国联军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已经组成了先遣部队集结在天津准备开往北京。

期间,聂士成、董福祥以及义和团组成的联军还曾在廊坊击退过这支刚刚组建的

八国联军。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除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外其他八国均派兵参战,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清即遭陷落,慈禧领着光绪仓皇出逃。

随后八国联军进一步将战火面积扩大,在直隶、乃至山西等地大肆杀戮。沙俄更是趁机兵出东北,制造了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最后大清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大批主战派官员被惩处,包括那个刚被过继给同治,还没来得及当上皇帝的溥儁,和他爹载漪yī一起被发配去了新疆。

至于义和团,本来也只是件可怜的工具而已,没用了自然就被随手丢掉了。

参考文献:

《义和团运动时期慈禧太后心态剖析》 欧阳跃峰

《论义和团运动起源的三个阶段》 王如绘/初晓京

《义和团、基督徒和神——从宗教战争角度看1900年的义和团斗争》 柯文(美)

0 阅读:8

刘洋瀚海聊之

简介:刘洋瀚海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