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夺取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却要优待柴家并赐予丹书铁券?
读《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十大英雄之一的“小旋风”柴进,就是后周皇室的后人,他的家族拥有宋太祖赵匡胤赐予的丹书铁券,可以免除死刑,甚至有传言说,赵匡胤曾经叮嘱过自己的后人,不要惩罚后周皇族,哪怕后周柴家造反,也可以免除死刑。但后周太祖的名字叫郭威,郭氏显然是后周皇室,赵匡胤为何要让后人对柴家百般照顾?
事实上,关于宋廷对柴家一直很好的传闻,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宋廷对柴家确实很好,但并不是很好,因为宋廷对柴家的特殊照顾,并不是真的周朝柴家,所以宋廷老赵对柴家的特殊照顾,也只是一种顺水推舟的做法。
后周皇族,原为郭家
九百九十五年,隐帝刘承佑登基,想要集权,削弱武将的力量,于是暗中刺杀郭威,却没想到事情败露,郭威趁机出兵,攻打开封。
之后刘承佑便将郭氏一脉的妻儿,侄女,侄子,以及郭威居住在开封的郭氏子孙尽数斩尽杀绝,郭威一怒之下攻入开封,将刘承佑斩杀,之后郭威便迁都开封,成为后周王朝的一部分。
郭威登基的时候,已经四十七岁了,妻子儿女都死在了刘承佑的手里,所以他并没有子嗣,以他登基的年龄,完全可以再生一个,但是他不想要,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寿元耗尽,所以他决定让最小的儿子继承皇位,他知道,五代十国时期,最小的一个继承皇位的人,很可能就是后周的更替,而这个年轻的儿子,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继承人。
郭威已经不想要儿子了,他想要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做他的义子,并把他的姓氏改成郭来,继承后周的江山。那时候,郭威从剩下的三个人中,挑选出了三个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一个是郭威的张永德,一个是他的侄子李重进,一个是他的妻侄柴荣。
三个人中,张永德是距离最近的一个,因为他是郭威的姑爷,所以他的儿子体内流淌着郭威的血液,所以张永德的后代应该是郭威的嫡系,所以郭威只需要将姑爷和孙子的姓氏改成郭,就可以继承大周的江山。
李重进是郭威妹妹的孩子,俗话说侄子像舅舅,李重进和郭威长得很像,所以李重进才会被选为侄子。
只有柴荣,是郭威老婆柴氏的侄子,和郭威并不是亲兄妹,但郭威却选择了柴荣这个不是亲兄妹的人。
郭威之所以会选择柴荣,一是因为柴荣要比张永德、李重进强得多,二是因为柴荣的家族在河北邢台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只是柴荣从小家境贫寒,被柴守礼收养,从小就被郭威养大,两人虽然不是嫡系,但却是亲如兄弟。
所以,无论是出于能力,还是出于感情,郭威最后都将自己的小舅子柴荣收为义子,并且将柴荣的名字改成了郭荣,而郭威在活着的时候,专门将郭荣立为储君,并且命令张永德、李重进在自己面前向郭荣行“君臣叩首”,以示李重进、张永德不会再打皇帝的主意。
郭威死后,郭荣顺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事实证明,郭威的选择是正确的,郭荣才华横溢,野心勃勃,在五代十国时期,他曾经制定过三个十年的计划,分别是:“十年开疆扩土,十年抚恤民脂民膏,十年太平”。
只可惜郭荣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三个十年计划,就在三十九岁的时候夭折了,郭荣虽然有几分本事,但是和他的义父郭威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因为郭荣对自己的姐夫张永德和自己的表弟李重金非常忌惮,所以他故意将这两个人排除在外,然后将赵匡胤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最终,他却将自己信任的赵匡胤推上了后周的宝座。
郭荣这辈子一共有七个孩子,前面三个在郭威叛乱中被刘承佑杀死,剩下的郭宗训老四,郭熙让老五,郭熙谨老六,郭熙诲老七。郭荣死的时候,郭宗训只有七岁,是他们之中最大的一个,所以郭宗训继承了王位,但不到半年,郭宗训就被赵匡胤剥夺了王位。
赵匡胤在夺取皇位后,强行将郭荣本的名字改成了柴荣,包括郭宗训在内的四个兄弟,都改回了柴氏一族。不过,后周皇室是郭氏,柴荣是郭威收养的,现在改成了郭荣,赵匡胤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削弱郭氏在后周皇室中的影响力而已,按理说,郭氏才是后周皇室,而不是柴氏,所以赵匡胤才会这么做。
于是,郭威的侄子李重进,在知道赵匡胤要谋朝篡位的消息后,决定造反,夺回后周郭氏,结果李重进的阴谋暴露,被赵匡胤打败,李重进自杀,在自杀之前,李重进痛哭流涕,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李重进自杀之后,郭威的女婿张永德更是心惊胆战,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张永德从来不敢把自己当成后周的皇族,好在赵匡胤给了张永德很大的帮助,让他在宋朝的时候,行事谨慎,这才让他活了下来。
正因为如此,后周皇族原本就是郭氏,所以赵匡胤才会让郭宗训改为柴,以礼相待,以此来削弱后周郭氏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但柴氏和郭氏之间,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柴家在宋朝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待遇,只是一个装饰品,用来笼络人心
赵匡胤在柴宗训退位之后,封了柴宗训为“郑王”,赵匡胤在册封郑王的时候,专门赐下了“丹书铁券”,并对后人说得很清楚:“柴氏后裔,虽有罪孽,却不能加刑,若有叛徒,则下牢自尽,不得市曹刑戮,也不能牵扯旁人。”
赵匡胤的命令,就是让柴家的人,再也不能惩罚柴氏一族,哪怕是造反,也要在监狱里自杀,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处死,也不能伤及自己的亲人。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赵匡胤和柴家交好,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赵匡胤用来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
柴宗训登基为郑王,年仅二十岁便驾崩而亡,柴宗训虽有五子,但其中除了大儿子柴永崎之外,其他四子都是庶人,没有任何官职可言。况且郑王并没有世袭,柴永崎只是继承了“郑公”的封号,柴永崎一死,柴氏家族的封号自然也就没了。
而柴荣的五儿子柴熙让,则随着大宋的建国而销声匿迹,或者流落到了民间,或者已经被人杀害。
柴荣的两个儿子,六子柴熙谨,七子柴熙诲,在战乱中差点丧命,被赵匡胤的两位将军潘美和卢琰收留,潘美收留柴熙谨,取名潘惟吉,卢琰收留柴熙诲,取名卢璇,所以柴荣的两个儿子,都被改成了潘和卢,从此与柴家再也没有了关系,赵匡胤曾经说过,要对柴家的后人多加照顾,所以这两个人并没有被选上。
所以柴家唯一的血脉就是柴宗训,但自从赵匡胤死后,柴永崎死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关于柴家血脉的记载,直到宋仁宗赵祯时代,柴家血脉才重新出现。
赵匡胤之所以让后人对柴家好,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野心,他故意不说后周郭家,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后周皇位并不是他篡夺的,而是柴家继承的,所以他才会让后人对柴家好,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对他好。
在宋仁宗统治下,宋朝已经建立了近百年,在这段时间里,柴宗训的后代几乎都被人遗忘了,不过宋仁宗很清楚太祖赵匡胤的用意,宋仁宗也很想提醒世人,老赵家在宋朝的地位很高,所以宋仁宗才会将柴宗训的后代,封为“忠义”。
不过柴宗训的后代早就被大宋朝廷所遗忘,柴家被废后,柴宗训的后代就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而且他们为了不引起大宋皇室的怀疑,也都刻意隐藏了身份,宋仁宗又怎么可能找到他们。所以,宋仁宗一直没有找到他们,无奈之下,朝廷只好从邢台柴氏一脉中,挑选了一位年长、资历深、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柴咏,被任命为崇义公的继承人,负责供奉柴荣。
他不得不承认,宋仁宗的手段很高明,后周基业本来就是郭威一手建立起来的,现在郭威却被人给忽略了,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将柴荣当成祭品,让他继承自己的爵位。
再说了,柴咏和柴荣也未必是亲兄弟,柴咏的祖先是邢台柴荣的分支,很有可能在柴荣还活着的时候,就和柴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柴宗训的后代,所以才随便编了个柴的名字来蒙蔽柴荣的双眼,你想想,这算不算对柴家世世代代都很好?
再说了,就算柴荣的直系血脉没有找到,也可以找到郭氏的直系血脉,柴荣是从郭威那里继承皇位的,在他登基的时候,他的父亲柴守礼还活着,所以柴荣才会下令封柴守礼为叔叔,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从郭氏那里继承了皇位,和柴氏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宋国并没有向郭氏求婚。郭威一家,来自于唐朝和宋朝的第一世家——太原郭氏,那个时候的郭氏一家,在官场上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宋朝认可了郭氏一家,那就必须给郭氏一家一些特殊的待遇,这对宋朝的统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柴氏的势力远远不如郭氏,再加上柴氏从柴荣父亲那一代开始,就已经没落了,所以,宋朝或许会对柴氏家族照顾有加,但绝对不会对郭氏这样的豪门大族如此照顾。
柴荣的四个儿子中,柴宗训的后代失踪,柴熙的后代失踪,柴熙诲的后代失踪,柴熙谨的后代失踪,柴熙诲的后代也没有找到。难道宋国对柴家的后代,一直都很好?所以,他只是随便选了一个和柴荣非亲非故的人,给了他特殊的待遇。
赵匡胤给柴宗训的那块令牌,根本就是一个摆设,柴宗训一死,他的家族就被废了,他的子嗣也就成了普通人,根本用不上令牌。
北宋覆灭后,柴氏一脉的“崇义公”爵位也随之断绝,宋高宗赵构建国后,便在南方找到了一个叫柴叔夏的人,称他是柴荣的后裔,让他继承“崇义公”的爵位,并且将“崇义公”的爵位传给了他。
柴咏虽然和柴荣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他和柴荣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由此可见,宋朝并不在乎柴荣的后代,哪怕他只是一个阿猫阿狗,他也要姓柴,他的爵位,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的仁慈,他并不在乎他的继承者是谁,他在乎的只是一个供奉柴荣的仪式。
宋朝对柴氏家族一直都很好,甚至可以说,柴氏家族并不是最有权势的世家,只是因为郭威是太原郭氏的世家,所以宋朝才会对郭氏家族不闻不问。相比之下,柴氏家族对宋国的威胁微乎其微,而郭氏家族更是得到了宋国世世代代的恩惠,对宋国的统治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结束语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柴氏家族在宋朝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优待,只是成为了一个向世人展示自己宽容大度的标志。
至于郭氏,宋人自然不会去理会,因为郭氏出身于太原郭氏,在朝廷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再加上赵匡胤的赏识,未来郭氏必然会成为宋人的心腹大患。
而柴氏一族,本来就不是什么显赫的大家族,而且已经衰败,对皇室的威胁比郭氏要小得多,也正因为如此,赵匡胤才会给柴荣一个姓氏,让柴氏成为后周皇室的一员,给了柴氏一族足够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