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淮教授揭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背后的炎症因素

有眼的视野 2024-07-24 03:21:04

编者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微血管病变、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及慢性低度炎症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对DR研究的深入,炎症因素在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在2024眼底病学术交流会议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 China2024)上,《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教授,就炎症因素在DR中的作用、抗炎治疗的应用现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为DR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国际眼科时讯》:请您谈谈炎症因素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刘庆淮教授

糖尿病在我国工作人群中,尤其是青壮年群体中,已成为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因素。这一病症的根源在于多种因素导致的血糖升高,在缺氧和炎症的联合作用下,对血管造成损害。这一结论源于大量的基础研究,包括细胞水平、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以及临床工作中对样本的细致检测。因此,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问题,首要任务是进行全身治疗以控制血糖。同时,眼睛局部并发症的处理也至关重要。治疗策略主要围绕抗新生血管、抗炎免疫调控等方面展开,以有效控制眼部出血及新生血管等相关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抗炎治疗是绝不能被忽视的。

《国际眼科时讯》:目前国内抗炎治疗在DR中的应用现状如何?

刘庆淮教授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抗炎治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手术为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如白内障手术或眼底玻璃体切除术时,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常处于不正常的炎症状态,所以特别强调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炎治疗,以预防细菌等感染。同时,也采用糖皮质激素等非特异性药物来控制炎症,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情况,如眼底新生血管出血等,在进行眼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时,虽然主要目标是抗新生血管,但绝对不能忽视炎症的作用。因此,我们会在玻璃体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炎症,确保治疗效果。这种抗炎治疗在糖尿病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被置于重要地位。

《国际眼科时讯》:您的团队曾进行过在玻璃体切除手术前应用抗VEGF辅助治疗PDR的研究,该研究结果如何?根据您的经验,对于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抗VEGF药物一般在术前几天注射比较适宜?

刘庆淮教授

DR患者往往需要通过玻璃体切除术来治疗。随着抗VEGF药物的应用,在玻璃体切除术前的适当时机为患者进行抗VEGF药物治疗,可稳定新生血管,减少其通透性,并促使其萎缩退化。这种治疗方法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并加快了手术进程,有时还能减少必要的药物注入量。这一结论是基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进行的大量临床工作得出的,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抗VEGF药物治疗存在一个时间窗。一般而言,注射抗VEGF药物后7~10天进行手术, 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近年来,特别强调精准治疗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团队致力于探讨注射抗VEGF药物后手术的最佳时机,并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

观察了注射抗VEGF药物后VEGF因子的变化。由于进行的是手术研究,从伦理角度出发,可以获取患者的血液、房水和玻璃体样本。研究发现,注射抗VEGF药物后第一天,以VEGF为主的新生血管因子显著下降,并持续至术后7天,呈现一个平台期。因此,从VEGF因子的变化来看,注射抗VEGF药物后第一天即可进行手术。

利用影像学数据进行了研究。对于符合条件的DR患者进行了OCTA检查。通过观察注射抗VEGF药物前后新生血管的长度和面积的退缩情况,发现注射抗VEGF药物后第三天新生血管明显萎缩。从影像学数据来看,术后第三天进行手术可能更为合适。这也与一般规律相符,即先有VEGF的下降,再有影像学上的变化。

这是我们医院发起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了200多例DR患者。尽管数据量不大,但这项研究仍然具有较强的循证医学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利用芯片技术检测了炎症因子在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我们发现,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后,VEGF浓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其他炎症因子并未出现明显变化。这进一步印证了在治疗DR时,不仅要关注新生血管的变化,还要密切观察炎症因素的影响。

《国际眼科时讯》:您认为中西医应该如何联合,才能给予DR患者更好的治疗?

刘庆淮教授

中医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无可争议。在过去的历程中,中医的治疗效果在许多疾病中都得到了显著体现,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DR。中药的成分确实复杂,难以简单地用单一因素来分析其作用。然而,作为一种合成的药物,中药在疏通微循环、促进局部水肿吸收方面确实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围绕DR患者的水肿问题,我们在进行抗VEGF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口服治疗,并在一些公司的支持下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的辅助治疗对于视力的恢复和微循环的疏通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从眼科的一些敏感指标中也观察到了这些变化,并已经发表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章。当然,关于中医、中药具体作用机理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但从目前的临床效果来看,中医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0 阅读:27

有眼的视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