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人至察则无徒”呢,《长短经》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鸥鹭忘机 2022-02-16 20:29:32

“人至察则无徒”,出自于班固的《汉书》,其源头则在于老子的《道德经》。此语一经问世,便成为理政统兵、做人处世公认的至理名言而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着后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思想和行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人至察则无徒“的现象呢?唐代高人赵蕤在其所著的《长短经》中,给了这样的解释:”明察则人扰,人扰则人徙,人徙则不安其处,易以生变“。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对于身边人的心思过于洞察秋毫、洞若观火而且表露出来的话,你身边的人与你相处起来就会感到严重的不安,他的心就会因为你看得太过分明而产生扰动和纷乱,没了安全感。然后他们就会远离你,去寻找能够得到内心安宁的处所。如果他们在你身边失去了安全感却又无法远离你,这时候就很容易给你自身带来变乱和祸端。

世上的人,个个内心世界都极其纷繁复杂,日常生活中各种念头和心思受环境的扰动千奇百怪,善良与恶毒并存,光明与黑暗同在。但人的内心世界,与这个人在社会中行为表现,并不是一回事。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是经过个人的道德素养、社会的法律规范以及现实环境中的利害得失等因素严格过滤后,才付诸实施的。也就是说,人的心思与人的行为,绝对不能等同起来。

知道了这个道理和事实后,你就明白,世上的高人与俗人,区别不在于能不能看破人心,而在于看破后是不是表露出来。能看破,不是错;看破后说破,才是错。

俗人也很聪明,也能够觉察和看破身边人的内心,但是没有智慧,觉察和看破对方不愿意让人知道的隐私后,就会表露出来,甚至自恃其能加以宣扬和讥讽,这就大错而特错了。觉察了人心,但违背了世理。

高人则不会这样,他们会像老子所说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就是心里明镜一般,但表露出来的却是”昏昏“和”闷闷“,就是表情上好像浑然不觉、言语上绝对闭口不言,这样才会与周围的人达到”和其光、同其尘“的高明境界,最终形成能够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所以,”人至察则无徒“,关键不在于”察“,而在于”察“后的作为。如果觉察后的反应和作为合乎世理人心,就不会”无徒“,反而会构筑起良好的人脉。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讲情面”“会做人”和“会给人留面子”。

做人精明没错,但太过”精明“,就是老子所说的”光而耀“,就走向了反面,反而成了低俗和愚蠢。就像天上的太阳光芒太过夺目而不能直视一样,你眼光刁毒、口无遮拦,人人在你面前都是透明人而无处遁形,那肯定谁都不愿意与你共处,更别说追随、拥护你了。

同样的道理,国家的法令也不能过于严苛和细密,要给百姓留有余地。如果法令太严太细,什么都管,同样也会违背天理人心,让人时时处处惶恐不安、无所适从,反而会引起变乱。这和不能用网眼太细的渔网捕鱼、会造成鱼群灭绝,都是一个道理。

 
18 阅读:2399
评论列表
  • SIx 6
    2022-04-22 14:08

    假,竟然有市场,徒。

  • 2022-04-19 12:32

    善恶因果,不可不察。

  • 2022-04-22 13:14

    反对这种说法。

  • 2022-04-24 14:34

    不错,作者其实已经把【人至察则无徒】讲的很细致了,洞察是人非常稀有和宝贵的能力,但是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手的格局,就是在无法拒绝的情况接手了一把烂牌,明知道胜率微乎其微,还是要一步一步地坚韧地尝试寻找获胜的可能性,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摆烂,动不动就撂挑子。

  • 2022-05-16 18:39

    明察不等于明理,故是非之人察别人不察自己!

  • 2022-04-24 17:42

    糊涂人生?有些事不重要,可以不说,有些事很重要,还不说,那是什么?

  • 2022-05-04 00:14

    有理[呲牙笑][点赞]

  • 2022-05-13 21:24

    不就是说要学着装傻充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