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ECOO J5纯电版车型突然曝光了,这事儿挺意外的。本来不着急写,但既然有人放图了,那就提前说说吧。说实话这车跟国内市场关系不大,主要是为了出口。
JAECOO J5纯电版的造型还挺干脆利落的,直来直去的线条,没什么多余的装饰。前脸格栅变成全封闭的了,毕竟电动车不需要进气。不过为了好看,在大灯中间加了块装饰板,上面还有透明罩,JAECOO的字母藏在后面。这么宽的装饰板,底下会不会还有别的花样不过想想这车的定位,应该也不至于搞什么灯语系统。
早期测试车前面是有快充慢充口的,现在看来量产版前脸是不打算放充电口了。尺寸方面,长宽高是4380/1860/1650毫米,轴距2.62米。跟瑞虎5x差不多大小,就是轴距短了1厘米。纯电版就改了个前脸,长度应该变化不大。
尾部变化不大,不过车标变成了JAECOO 5,旁边有个EV标识。看来这车可能就叫JAECOO 5 EV了。充电口在副驾驶那边后翼子板上,就是油箱口的位置。内饰跟燃油版差不多,都是电子换挡。仪表盘是个小液晶屏,显示还挺清晰的。中控是13.2英寸竖屏,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不过这是海外版才有的。
车顶是整块玻璃做的观赏天幕,跟早期瑞虎5x一个思路。除了纯电和燃油版,还会有个混动版,不过现在还没拍到实车。这个问题不大,反正瑞虎5x也在测试中,前期工作都差不多了,就等正式上市了。
底盘下面挂了个电池包,没什么特别的。个人觉得,混动版可能才是重点。毕竟很多海外市场,混动比纯电更主流。奇瑞这么搞肯定有自己的考虑,毕竟海外卖得不少,对市场还是有些了解的。没点本事也做不到出口这么多年还越卖越好。
奇瑞在海外市场混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一套的。不同市场需求不一样,所以要准备不同动力版本。纯电、燃油、混动,覆盖面挺广的。特别是混动版,在很多地方更受欢迎,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尤其如此。奇瑞这么布局,显然是想把市场吃得更透一些。
话说回来,JAECOO这个品牌在海外怎么定位还真挺有意思的。跟国内的瑞虎系列明显不一样,看起来更国际化一些。这可能是奇瑞为了适应不同市场做的调整。毕竟国外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跟国内还是有差异的。能做到这种因地制宜,也算是奇瑞这些年海外经验的体现了。
JAECOO J5跟瑞虎5x尺寸接近,很可能是共享平台的。这种做法挺聪明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过也有挑战,就是怎么在相似的基础上做出区分。看来奇瑞在设计和定位上下了不少功夫。这种平台共享的策略,估计以后会越来越普遍。毕竟开发一个全新平台成本太高,特别是对于想要快速扩张的品牌来说。
说到底,汽车行业现在竞争太激烈了。怎么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这是个大难题。奇瑞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解决方案吧。当然了,最终效果如何,还得看市场反应。毕竟纸上谈兵不算数,关键是消费者买不买账。
说起来,纯电动车的设计确实挺有意思的。没了进气格栅,前脸怎么处理就成了难题。JAECOO J5这种加装饰板的做法还算中规中矩。有些品牌搞得更夸张,弄得跟科幻片似的。不过话说回来,电动车设计到底应该怎么走,现在还真说不准。可能还得再探索几年,才能形成一些共识。
这种设计上的变革,其实反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从燃油到电动,不仅仅是动力系统的变化,连带着整车设计理念都在evolve。像JAECOO J5这种,其实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它既保留了传统车型的一些元素,又在尝试一些新的设计语言。这种平衡挺难把握的,考验设计师的功力。
说到纯电动车,充电问题总是绕不开的话题。JAECOO J5把充电口放在后翼子板上,这种设计还挺常见的。不过想想看,如果以后快充技术再发展,充电口的位置会不会也跟着变毕竟现在的设计,多少还是受燃油车加油口的影响。如果充电时间能缩短到加油差不多,没准充电口的设计也会有大变化。
当然了,这些都是瞎猜的。但是作为消费者,在选择纯电动车的时候,充电确实是个大问题。不光是车本身的充电口设计,还得考虑日常使用中充电的便利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混动版在某些市场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毕竟不是每个地方的充电设施都那么完善。
JAECOO J5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这明显是为了海外市场准备的。国内版本估计会用自家的系统。这种差异化处理挺有意思的,说明奇瑞在做全球化的时候,还是有考虑本地需求的。毕竟不同地方的用户习惯不一样,硬塞一个系统给所有人用,肯定会有人不满意。
不过话说回来,车载系统这块,国内厂商近年来进步挺大的。像奇瑞这种出口量大的企业,有没有可能反过来,把自己开发的系统推广到海外去当然,这需要很强的本地化能力和持续的技术投入。但如果真能做到,对品牌国际化肯定有帮助。这可能是奇瑞未来几年值得思考的方向之一。
JAECOO这个品牌名听起来挺洋气的,明显是为了国际市场准备的。这让人不禁想到,奇瑞在海外的品牌策略是什么。是想把JAECOO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国际品牌,还是作为奇瑞的一个子品牌来运作这两种路子差别挺大的,影响到方方面面的决策。
如果是独立品牌路线,那就意味着要从零开始建立品牌认知,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好处是,可以甩掉一些历史包袱,更灵活地定位。如果是子品牌路线,虽然有奇瑞品牌背书,但也可能被贴中的标签,在某些市场可能会有些阻力。这里面的权衡,估计奇瑞的高层没少纠结。
说实话,看到JAECOO J5这车,就让人忍不住想象奇瑞未来的发展。它现在走的这条路,算是一种比较稳健的国际化策略。先在一些新兴市场站稳脚跟,然后慢慢向发达市场渗透。这个过程中,像JAECOO这样的新品牌就起到了探路的作用。
不过,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说不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比如说,如果奇瑞在电池技术或者智能驾驶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是不是可以借机在高端市场发力当然,这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但是谁说奇瑞就一定只能做中低端车呢也许再过几年,我们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奇瑞。这种可能性,想想就觉得挺刺激的。